2022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发布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

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沈洁 许竹)2月25日,江苏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发布并解读2022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关键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省委一号文件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实,更富成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促进共同富裕,努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对全省“三农”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共分为八个部分42条。

文件明确确保粮食安全底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124.9万亩、总产量740亿斤以上,落实省级储备粮增储10亿斤任务;油料生产上,油料作物种植面积恢复到450万亩以上;蔬菜生产上,全省蔬菜播种面积2100万亩左右;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120万头,规模猪场数量稳定在5000家以上;全省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900万亩左右、水产品产量稳定在480万吨左右。同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吨粮田”,按照每亩投资3000元的新标准,高质量完成400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任务。此外,持续优化富民强村帮促政策体系,健全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政策,建立分层分类的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

文件聚焦三项重点。即聚焦乡村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培育一批“江苏精品”农业品牌,打造一批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的农业品牌,新增60个省级目录品牌,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6%,提升建设2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新建100个省级园艺作物标准园;繁荣县域富民产业,支持大中城市疏解产业向县域延伸,在城郊周边发展“中央厨房+”等新型业态,引导中心镇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打造优质粮油、规模畜禽、特色水产、绿色果蔬等超千亿元的重点链,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和典型县;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农村物流达标县、镇级服务站建设覆盖率分别达60%和95%以上,新建100个以上田头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改造提升基层供销合作社100个等。

聚焦乡村建设,着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2%,纳入全国采集与监管平台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率达70%,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达30%以上,成片整村建设美丽水库移民村20个,新建绿美村庄500个,建成命名10个左右省级特色小镇,创建120个“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新改建1500公里农村公路、500座桥梁,打造50条“美丽农村路”样板路,更新改造农村供水管网2000公里,农村广电网络全光网改造覆盖率超过50%,真正让城乡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聚焦乡村治理,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丰富完善“1+4+1”乡村治理江苏路径,有序推进清单制、积分制、数字化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提升乡村文明水平,县级以上文明村占比达62%;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系列活动,开展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同时,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新增建设40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200个甲级村卫生室,确保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最低标准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40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定最低标准增幅不低于8%。

文件强化四大支撑。即强化改革创新,对深化土地承包“三权分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改革、各类综合改革等重点改革作了部署;强化试点示范,明确在加快睢宁、东台、宜兴、宿城等4个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的基础上,启动13个省级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推动省市县各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强化要素集聚,今年继续把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要素集聚的重要抓手,组织开展“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提质增效年”活动,力争实施1000个以上项目、投资额1000亿元以上;强化科技支撑,明确加快南京国家农高区、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打造省级农高区、现代农业科技成果集成转化示范区、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等省级科技支撑平台。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