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天麻出山记。
戳上方观看视频
昭通彝良县小草坝镇,放眼所及满山苍翠,云雾飘荡在半山腰。贫困户车达显戴着手套,在土里扒拉。不一会儿,就挖出嫩黄色、沾满泥土的天麻。将天麻捧在手心里,车达显笑容满面:“这些都是宝贝。”
贫困户在收挖天麻。
来到小草坝镇的天麻博物馆,彝良县天麻产业开发中心主任王忠巧介绍,彝良的天麻产量,占据全国的十分之一,是世界天麻原产地、中国天麻之乡。根据《中国药典》规定,天麻的天麻素含量不得少于0.2%,而权威机构测算,小草坝天麻的天麻素含量达到1.13%。
目前,彝良有麻农6万多户,其中贫困户6千余户。农民种天麻已有四五十年,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没能带动大家脱贫?
车达显摊开双手,说:“缺资金、缺技术、没品牌,交通条件差,再好的东西,农民种不出来,产品卖不出大山。”
近年来,彝良县财政每年预算1000万元,作为天麻产业扶持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引进龙头企业,统一区域品牌。彝良累计发放3.87亿元“天麻贷”,每个农户最多贷款5万元,三年免息。
麻农收获后满脸笑容。
广东省第五扶贫协作组(东莞派驻昭通)扶贫干部、彝良县副县长罗小勇介绍,彝良贫困,根源在于产业基础薄弱,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为此,他们从深圳、东莞招商引资,引进世彭汇实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促进天麻产业转型。
2017年,18岁的彭锦濠和兄弟一起,从深圳来到小草坝,已投资约1.4亿,成立了世彭汇实业有限公司。这是彭锦濠第一次离开深圳,走进大山。他说:“家人不愿我来,但我想到山里吃点苦,提升自己。”
在4个月时间里,彭锦濠跑遍了小草坝的5.7万亩天麻种植园。当地贫困的面貌,让他深受触动。他回忆:“这里的孩子上学,要翻山越岭走三四个小时。有一位老人,一生从没见过卡车。”
要给这里带来一些改变!彭锦濠下定决心,并在山上一待就是4年。
小草坝镇生态环境良好。
他们成立天麻科技示范园,流转5.7万亩种植基地,进行规范化管理;主打“彝良天麻”区域品牌,提升市场影响力;建成1700亩种植示范基地,向贫困户推广天麻种植技术;建设小草坝天麻国际交易中心,已经免费让麻农经营一年,去年共销售天麻8千吨,占全县销量的80%;通过南宁(中国—东盟)商品交易所,推动天麻出口东南亚。
经过政府和企业多年努力,小草坝天麻产业正悄然改变。过去30多个小品牌林立的局面不复存在,区域品牌“彝良天麻”叫响市场。去年天麻产业综合产值20.3亿元,其中加工产值11亿、种植产值8亿多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5200元。
麻农居住在大山深处。
车达显的女儿患有尿毒症。为了给女儿治病,花去30多万元。彭锦濠知情后,免费提供10亩地给车达显种植天麻,并帮他提供菌材。车达显非常勤快,每年260多天,除了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都在地里忙碌,从不请帮工。去年,车达显收入接近30万,不仅还清所有外债,还有了一定积蓄。
另一个贫困户阳忠彬,因为文化程度低,学不会天麻种植技术,只好种植玉米,有时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在世彭汇公司帮助下,他学习天麻种植技术,并种了三亩天麻,如今每年收入接近5万元。
彝良天麻品质优良。
越来越多龙头企业进驻彝良大山。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彝良山益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星耀集团等企业,都来到彝良,投资天麻深加工产业。超高压保鲜天麻、天麻精华素、天麻面膜、天麻饮品、天麻睡眠喷雾剂等深加工产品,在云南试点推出天麻的药食同源国家标准后,有望推向市场。
彝良天麻正带着6万麻农的期待,离开大山,走向千家万户。
【采写】 吴擒虎
【摄影/摄像】 龚名扬
【设计】 袁永平
【策划/统筹】 江强 靳延明
【作者】 吴擒虎;龚名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