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清晨五点半,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杨官屯乡郭王网格党员冯春喜准时来到自己管理的坑塘投喂黄牯鱼,现在已经是她喂养黄牯鱼的第3个月。“村里改造了旧坑塘,撒上了鱼苗,再过不久小鱼儿就能出塘啦!”

如何让昔日“藏污纳垢”的旧坑塘变身如今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年初,杨官屯乡杨屯新村“两委”干部赴四川、重庆考察学习,在获得了乡党委政府的指导、征求了党员群众的意见后,决定利用郭王网格近10亩坑塘试点黄牯鱼养殖。从坑塘挖深、泥土翻新,到净化水质、绿植美化,郭王网格将“坑塘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紧密结合,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采用集体资产入股、劳动力入股等形式开展黄牯鱼养殖。如今的郭王,40余万尾黄牯鱼活蹦乱跳、长势良好,预计可实现村集体每年增收16万元。

小鱼儿游出致富路,郭王网格的黄牯鱼只是聊城市茌平区杨官屯乡特色水产养殖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杨官屯乡发挥党组织牵头作用,探索发展特色种养模式,呈现出基础产业提质增效、特色种养多点开花的产业升值新局面。

立足1200余亩棚菜种植和3000余亩大蒜种植优势,杨官屯乡成功创建省级乡土产品名品村1个、打造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处,以育苗基地、蔬菜恒温库、蔬菜交易市场建设带动大曹、小冯等10个村庄的棚菜种植产业提质增效,年产蔬苗600余万株,向北京、天津等地供应优质蔬菜5万吨左右。

扶龙头、建载体、搭平台,杨官屯乡指导各新村规范流转土地、开展集约化特色种养殖。杨北新村发展起滴管技术种植铁棍山药种植和集约化药用水蛭养殖项目;杨屯新村借助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牧原农牧科技优势,带动周边村庄发展起生猪养殖;滨城新村以国家级渔业专业合作社为核心,大力推广鮰鱼、锦鲤等特色水产养殖,以“订单化管理”推动新村、网格、群众三方增收。

激发产业振兴源头活水,杨官屯乡将持续聚焦“生态农业之乡”建设,做好“土特产”文章,让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断拓宽,农户收益持续增加,产业活力充分涌流。(刘阳)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