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背镇高山农业园。
优质水稻、有机油菜、高山蔬菜等粮油作物稳产高产,黄金芽、安吉白茶等特色茶叶年年增收,仿野生天麻产业发展壮大提振致富信心……如今,在托底性帮扶等政策优势的扶助下,万源市鹰背镇正加速从“偏远低产贫瘠”的传统农业向“绿色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鹰背镇位于万源市西南部,与宣汉、平昌交界,素有“脚踏三县,鸡鸣六乡”之称,距离万源城区121公里,是万源最偏远的乡镇。该镇是古代荔枝古道的必经之路,境内古道全长12公里,大垭口村、新恩岭村、鹰背村至今仍保留有拦马墙、饮马槽、关墙、衙门营盘等23处古遗迹,当地赫赫有名的“荔枝稻”正因荔枝古道穿境而过得名。
“荔枝稻等行距移栽时,尽量保证宽18厘米、长30厘米……”“五一”假期刚过,达州市中贸粮油有限公司技术员邹志文便像往常一样来到鹰背村,为当地村民们带来一堂田间稻谷种植技术小课。
2023年,达州市中贸粮油有限公司与鹰背镇签订了发展优质水稻“荔枝稻”1000亩的订单生产协议。第一期试种500亩,由该公司提供优质稻谷种子,开展农业种植技术培训,并以高于市场价0.6元/斤的价格进行回购,预计种稻农户亩均增收800元以上,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3万元以上。
作为“荔枝稻”的主产地,鹰背村过去以发展传统农业为主,但由于高山缺水,种植效益低微,一度成为全镇倒数的“集体经济薄弱村”。近两年来,村“两委”紧抓村企联建,规模化种植粮油作物,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成功实现“集体经济强村”的蜕变。
提到整个村子的变化,该村党支部书记苟中华感慨颇多。父辈种田靠堰塘打水,道路不通导致稻谷收割拖运极为困难,曾给年幼的他留下深刻印象。如今,村里整治病危塘、维修堰渠、代购农机、硬化生产便路,“泥水路”变水泥路,汽车直接开到家门口,大大免去了人工耕种、肩挑背扛的劳累。
“我们还通过‘支部+公司+集体经济+农户’的合作模式,引进四川山里禾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集中连片打造420亩高山农业园,通过机械化作业、错季种植、土地农机等生产要素入股分红的形式,让旱稻、莴笋、辣椒等有机农作物远销达州、重庆、成都等地。”苟中华介绍说。
如今,“高山粮仓”已然成为鹰背镇新标签。深耕高山粮油,兼以林下天麻、荔枝古稻、黄金新芽3个千亩级产业园为支柱,辐射中蜂、小龙虾、羊肚菌、青花椒等N个特色产业的“1+3+N”特色产业格局,正让这座万源市的偏远小镇重新焕发光彩。
“我镇将坚持抢抓托底性帮扶万源战略机遇,锚定‘一路二水三产业’,升级‘1+3+N’特色产业格局,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惠民生,以鹰背‘一域之变’助推万源‘五彩产业’新蝶变。”鹰背镇党委书记邱志勇表示。
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产业发展从点到链,这既是鹰背镇实现产业跨越发展的生动体现,更是该镇执着守正创新的“先手棋”。持续壮大的镇域经济,让群众幸福感越来越高,获得感越来越强。
□文/图 达州日报社记者 罗丹 冯津榕 何龙 通讯员 牟丽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