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业

中国地处亚洲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水域辽阔,水产资源丰富,为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早在原始社会,捕鱼就成为人们谋生的一项重要手段。以后随农业的发展,渔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但在部分沿海地区和江河湖泊密布区域,仍存在着以渔为主或渔农兼作的不同状况。

中国地处亚洲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水域辽阔,水产资源丰富,为渔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早在原始社会,捕鱼就成为人们谋生的一项重要手段。以后随农业的发展,渔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但在部分沿海地区和江河湖泊密布区域,仍存在着以渔为主或渔农兼作的不同状况。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国渔业经历了原始的、古代的、近代至现代的发展阶段;其生产规模、渔业技术,随着时代的前进得到不断的发展;水产教育和科学研究,近代以来有着长足的进步。

原始渔业(从远古到公元前22世纪)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为寻找食物而奔波。狩猎和采集,不足以维持生活,开始把生产活动从陆地扩展至水域,利用水生动植物作食物,出现原始的捕捞活动。据1933~1934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内发掘到的地下文物证明,18000年前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其谋生手段,除采集植物和猎取野兽外,还在附近的池沼里采捕鱼类和贝类。在山顶洞人遗址内有一块钻有小孔并涂了红色的草鱼上眶骨,那是他们将鱼食用后留作装饰品的明证。据推算这条草鱼约有80厘米长。这说明水产品已深入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到了新石器时代,发明了粮食的种植和家畜的饲养,扩大了食物来源,出现以采集、渔猎为主和以种植兼营畜牧的多种经济类型。由于粮食种植和家畜饲养尚处于原始阶段,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求,捕捞仍占有重要地位。在一些自然条件对渔业生产有利的地区,发展成带专业性的生产部门。随渔业生产的发展,捕捞工具也在不断进步。根据地下出土文物,新石器时代主要使用如下几种渔具:①鱼镖。出现于7500年前。早期鱼镖用动物长骨磨制而成,两侧各有几个倒钩,以后则发展成多种形式,有的将镖头直接捆绑在镖杆头上,有的用绳子一端系在镖头铤部,另一端系在镖杆头上,成为带索鱼镖。②渔网。有关渔网的起始年代,尚在探索中,至迟在6000年前的半坡时期就已使用了。在半坡出土的陶器上,绘有方形、圆锥形渔网,反映出半坡人已在根据不同的水域利用不同形状的渔网捕鱼。另外,在各地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内,出土有大量石质和陶质的网坠,说明渔网在原始社会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渔具。原始社会的渔网,在中国早期的古籍中也有记载,《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③鱼钩。最早也出现于半坡时期。早期鱼钩都用骨、牙料磨制而成,分有倒刺和无倒刺两类。④鱼笱。早在4600年前,浙江吴兴钱山漾人已经使用,是用竹篾或荆条编织而成,呈圆锥形,开口处装有倒须式漏斗,置于鱼类洄游通道上,鱼能进而不能出。此外,弓箭和鱼叉也是原始社会常用的渔具。距今7000年前,居住在今浙江余姚的河姆渡人,开始用木舟捕鱼,将生产扩展到更开阔的水域。5000年前,居住在今山东胶县的三里河人,开始大量捕捞海鱼。三里河人有很高的捕鱼技术,能捕获长约50厘米、游泳快速的蓝点马鲛。6000~4000年前,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主要以采拾贝类为生。在他们的贝丘遗址内,还发现箭镞、网坠、鱼钩和石斧,说明贝丘人兼事渔业和农耕。

古代渔业(公元前21世纪~1840)

中国古代渔业是以风力和人力为动力,以手工操作的小生产。这一时期渔业发展的主要标志,是除了利用天然水域的水产资源外,开始进行人工养殖。在生产技术上,也有不少创新。

水产捕捞的发展

古代水产捕捞,经历了内陆水域捕捞和沿岸捕捞两个阶段。唐代和唐代以前,捕捞主要在内陆水域进行;宋代以后,开始较大规模捕捞海洋鱼类。

夏代,中国进入奴隶社会,生产以农业为主,但渔业仍占一定比重。夏文化遗址出土的渔具有制作较精良的骨鱼镖、骨鱼钩和网坠,反映了当时的捕捞生产状况。《竹书纪年》载,夏王芒“狩于海,获大鱼”。说明海洋捕鱼也是受重视的一项生产活动。

商代的渔业区主要在黄河中下游,捕鱼工具有网具和钓具等。殷墟出土甲骨文“渔”字,有象征双手拉网捕鱼的和象征用手持竿钓鱼的象形文字。1952年,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出土有青铜鱼钩。这枚鱼钩钩身浑圆,钩尖锐利,顶端有一凹槽,用以系线。这是中国出土的最早的金属鱼钩。商代捕捞的水产品有青鱼、草鱼、鲤、赤眼鳟、黄颡鱼和鲻等。商遗址还出土有龟甲、鲸骨和海贝,这些产于东海和南海,可能是交换或贡献来的。

周代是渔业的重要发展时期。捕捞工具已趋多样化,有罛、九罭、汕、罜

、罾、钓、笱、罩、罶等多种。此外,还创造了一种叫罧的渔法,是将柴木置于水中,诱鱼栖息其间,围而捕取。这成为后世人工鱼礁的雏型。到春秋时代,随铁器的使用,鱼钩开始用铁制。由于铁质坚固,同时来源较多,铁鱼钩的出现推动了钓渔业的发展。随捕捞工具的改进,捕鱼能力也有相应的提高。据《诗经》记载,当时捕食的有鲂、

、鳢、鲿、鲨、鲤、鰋、鳢、鲔、鲦、鳟、嘉鱼等十余种。《尔雅·释鱼》记载的更多,达20余种。这些鱼分别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层和底层。近海捕鱼也有很大发展,位于渤海之滨的齐国,原先地瘠民贫,吕尚受封齐地后,兴渔盐之利,人民多归齐,齐成为大国。周代开始对渔业设官管理,渔官称

人。《周礼·天官》载,

人有“中士四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已形成一支不小的管理队伍。

人的职责除捕取鱼类供王室需用外,还执掌渔业政令并征收渔税。为保护鱼类资源,周代还规定了禁渔期,一年之中,春季、秋季和冬季为捕鱼季节,夏季鱼类繁殖,禁止捕捞。周代对渔具、渔法也作了限制,规定不准使用密眼网,不准毒鱼和竭泽而渔。

汉代捕鱼业比前代更昌盛,据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辽东、楚、巴、蜀、广汉都是重要的鱼产区,市上出现大量商品鱼。捕捞技术也有进步,徐坚《初学记》引《风俗通义》说,罾网捕鱼时用轮轴起放,说明当时已过渡到半机械操作。东汉时还创造了一种新的钓鱼法。王充《论衡·乱龙篇》说,当时钓鱼用一种真鱼般红色木制鱼置于水中,引诱鱼类上钩,这成为后世拟饵钓的先导。近海捕鱼也形成一定规模,西汉政府设海丞一职,主管海上捕鱼生产;汉宣帝时大臣耿寿昌曾提议增收海租(海洋渔业税)三倍,以充裕国库。

魏晋、南北朝至隋的三四百年间,黄河流域历经战乱,渔业生产下降;在长江流域,东晋南渡后,经济得到开发,捕鱼业在继续发展。郭璞《江赋》描述长江渔业盛况说:“舳舻相属,万里连樯,溯洄沿流,或渔或商”。在捕鱼技术上,出现一种叫鸣桹的声诱渔法。捕鱼时用长木敲击船板发出声响,惊吓鱼类入网。在东海之滨的上海,还出现一种叫沪的渔法。渔民在海滩上植竹,以绳编连,向岸边伸张两翼,潮来时鱼虾越过竹枝,潮退时被竹所阻而被捕获。这时对鱼类的洄游规律,也有了一定认识:“鯼鮆顺时而往还”(郭璞《江赋》)。

唐代的主要渔业区在长江、珠江及其支流。这时除承袭前代的渔具、渔法外,还驯养禽兽捕鱼。766~768年,诗人杜甫在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居住时看到当地居民普遍豢养鸬鹚捕鱼。7世纪末,通川(今四川达县)出现水獭捕鱼。唐末,诗人陆龟蒙将长江下游的渔具渔法作了综合描述,写成著名的《渔具诗》,作者在序言中对所述渔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作了概述,并进行分类。

宋代,随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开发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大量海洋经济鱼类得到开发利用,浙江杭州湾外的洋山,成为重要的石首鱼渔场。每年三四月,大批渔船竞往采捕,渔获物盐腌后供常年食用,有的冰藏后远销至今江苏南京以西。马鲛、带鱼也成为重要捕捞对象。使用的海洋渔具有莆网和帘。莆网是一种定置张网。帘即刺网,长数十寻,用双船布放,缒以铁,下垂水底,刺捕马鲛。淡水捕捞的规模也较前代为大,马永卿《懒真子》载,江西鄱阳湖冬季水落时,渔民集中几百艘渔船,用竹竿搅水和敲鼓的方法,驱赶鱼类入网。在长江中游,出现空钩延绳钓,其钓钩大如枰钩,用双船截江敷设,钩捕江中大鱼。竿钓技术也有进步,邵雍《渔樵问对》称竿钓由钓竿、钓线、浮子、沉子、钓钩、钓饵六个部分构成,这与近代竿钓的结构基本相同。这一时期,位于中国东北的辽国,已有冬季冰下捕鱼。

明初和明代后期,政府为加强海防,多次实行海禁,出海捕鱼受到限制,但海禁开放后,渔业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明代大宗捕捞的海鱼仍是石首鱼,生产规模比宋代更大。王士性《广志绎》说,每年农历五月,浙江宁波、台州、温州的渔民,以大渔船往洋山捕石首鱼,宁波港停泊的渔船长达十里。这时渔民已观测到石首鱼的生活习性和洄游路线,利用石首鱼在生殖期发声的特性,捕捞时先用竹筒探测鱼群,然后下网截流张捕。明代中叶,沿海因倭寇侵扰,政府实行罟棚制度,以八九或十余艘渔船为一

,组织渔民下海捕鱼。这时出现大对渔船,其中一艘称网船,负责下网起网,另一艘称煨船,供应渔需物资、食品及贮藏渔获物。由于用两艘船拖网,可使网口张开,获鱼较多,发展成浙江沿海的重要渔业。与此同时,东海出现饵延绳钓,钓捕海鱼,渐次发展成这一海区的重要渔业。随海洋渔业的发展,明代出现了记述海洋水产资源的专著。屠本畯的《闽中海错疏》,记载了福建沿海的水产生物200余种,成为中国最早的水产生物区系志。

清代海洋捕捞的对象进一步扩大,大宗捕捞的除石首鱼外,还有带鱼、鳓鱼、比目鱼、鲳鱼等经济鱼类数十种。捕捞技术也有进一步提高。清初,广东沿海开始用围网捕鱼。屈大均《广东新语·鳞语》记载,这种网具深八九丈、长五六十丈,上纲和下纲分别装有藤圈和铁圈,贯以纲索以为放收。捕鱼时先登桅探鱼,见到鱼群即以石击鱼,使惊回入网。围网的出现,为开发中上层鱼类资源创造了条件。在沿海其他地区,也因地制宜,创造了种类繁多的渔具。当时的海洋渔具,有拖网、围网、刺网、敷网、陷阱、掩网、抄网、钓具、耙刺、笼壶等类。内陆水域使用的渔具也基本相同,其捕捞规模也在继续扩大,太湖渔船多至六桅。在边远地区,一些特产经济鱼类开始大量开发利用,主要有乌苏里江的鲑鳟,云南抚仙湖的鱇

白鱼。

水产养殖的起始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水产养殖,唐代以前以池塘养鲤为主;宋代以后以养殖草鱼、青鱼、鲢、鳙为主,并在鱼苗饲养和运输、鱼池建造、放养密度、搭配比例、分鱼、转塘、投饵、施肥、鱼病防治等方面,形成一套成熟的经验,对世界养鱼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国养鱼起源很早,有关它的起始年代,目前有两说:一是始于殷代后期。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有“贞其雨,在圃鱼(渔)”、“在圃鱼(渔),十一月”的记载,认为是指在园圃内捕捞所养的鱼。据此,中国养鱼始于公元前13世纪。另一说认为始于西周初年。《诗经·大雅·灵台》是一首记述周文王建灵台的诗,诗中说到周文王在灵囿中养鸟兽,在灵沼中养鱼,认为这是中国人工养鱼的最早记载。据此,中国养鱼始于公元前11世纪。

到战国时代,各地养鱼生产普遍展开。《孟子·万章上》说,有人将鲜活鱼送给郑国的子产,子产使管理池塘的小吏养在池塘里。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也说,秦惠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11),张仪和张若筑成都城,利用筑城取土而成的池塘养鱼。这时的养鱼方法较为原始,只是将从天然水域捕得的鱼类,投置在封闭的池塘内,任其自然生长,至需要时捕取。

汉代是中国池塘养鱼的起始时期,开始利用小水体(人工挖掘的鱼池、天然形成的池塘等)进行人工饲养。西汉开国后,经60多年的休养生息、发展生产,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恢复和发展,至武帝初年,养鱼业开始进入繁荣时期。《史记货殖传》说,临水而居的人,以大池养鱼,一年有千石的产量,收入与千户侯等同。主要养鱼区在水利工程发达、人口稠密、经济繁荣的关中、巴蜀、汉中等地,经营者有王室、豪强地主,也有平民百姓。这时开始选择鲤鱼为主要养殖对象。鲤鱼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生长快、肉味鲜美以及在鱼池内互不吞食等特点,同时可在池塘内产卵孵化。鱼池通常有数亩面积,池水深浅有异,以适应所养大小鲤鱼不同的生活习性。在养殖方式上,常与水生植物兼作,在鱼池内种上莲、芡,以增加经济收益并使池鱼获得食料来源。在鱼池四周,常植以楸、竹,以美化养殖环境。

汉代还从池塘养鱼发展至湖泊养鱼和稻田养鱼。湖泊养鱼主要在西汉时期的京师长安。葛洪《西京杂记》说,汉武帝在长安筑昆明池,用于训练水师和养鱼:所养之鱼除供宗庙、陵墓祭祀用外,多余的在长安市上出售。稻田养鱼始于东汉汉中地区,当地农民利用两季田的特性,把握季节时令,在夏季蓄水种稻期间放养鱼类。另一种养殖方式是利用冬水田养鱼。这种冬水田靠雨季和冬季化雪贮水,长年蓄水,一年只种一季稻子,人们利用冬季休闲期间养鱼。稍后,巴蜀地区也开始稻田养鱼。曹操《四时食制》:“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在汉代养鱼业发达的基础上,中国出现最早的养鱼专著《陶朱公养鱼经》。该书的成书年代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春秋末年范蠡所作,一般认为写成于汉代。原书已佚。从《齐民要术》中得知其主要内容为选鲤鱼为养殖对象、鱼池工程、选优良鱼种、自然产卵孵化、密养、轮捕等。

自三国至隋,变乱相承,养鱼业一度衰落,至唐代重又得到发展。唐代仍以养鲤鱼为主,大多采取小规模池养方式。养殖技术主要沿袭汉代,但已知人工投喂饲料,以促进池鱼快速生长。随养鲤业的发展,鱼苗的需求量增多,到唐代后期,岭南(今广东、广西等地)出现以培育鱼苗为业的人。至昭宗(889~904在位)时,岭南渔民更从西江中捕捞草鱼苗,售与当地耕种山田的农户饲养。刘恂《岭表录异》说,新州(今广东新兴县)、泷州(今广东罗定县)的农民,将荒地垦为田亩,等到下春雨田中积水时,就买草鱼苗投放田内,一两年后,鱼儿长大,将草根一并吃尽,获鱼稻丰收。由于大江中草鱼、青鱼、鲢、鳙等的繁殖期大致相同,渔民捕得草鱼苗时,也会捕得其他几种鱼苗,从而成为中国饲养这四种著名养殖鱼类的起始。

北宋时期,长江中游的养鱼业开始发展。范镇《东斋记事》说,九江、湖口渔民筑池塘养鱼苗,一年的收入,多者几千缗,少者也有数十百千。到南宋,九江成为重要的鱼苗产区,每逢初夏,当地人都从长江中捕捞草鱼、青鱼、鲢、鳙等鱼苗出售,以此图利。鱼苗贩者将鱼苗远销至今福建、浙江等地,同时形成鱼苗存放、除野、运输、投饵及饲养等一套经验。会稽(今浙江绍兴)、诸暨以南的大户人家,都凿池养鱼,购买九江鱼苗饲养,动辄上万。养鱼户这时将鲢、鳙、鲤、草鱼、青鱼等多种鱼苗,放养于同一鱼池内,出现最早的混养。

宋代还开始中国特有的观赏鱼金鱼的饲养。金鱼起源于野生的橙黄色鲫鱼,早在北宋初年,有人将它放养在放生池内。到南宋,进入家养时期。宋高宗赵构建都杭州后,在德寿宫中建有养金鱼的鱼池。在赵构倡导下,杭州的达官贵人养金鱼成风,多凿石为池,置之簷牖间,以供玩赏。当时出现了以蓄养金鱼为生的人。在池养过程中,开始培育出最早的金鱼新品种。

随养鱼业的发展,宋代开始进行鱼病防治。苏轼《物类相感志》载,“鱼瘦而生白点者名虱,用枫树叶投水中则愈”。

明代主要养鱼区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养殖技术更趋完整,在鱼池建造,鱼塘环境,引起泛塘的原因,定点、定时喂食,轮捕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鱼池通常使用两三个,以便于蓄水、解泛和卖鱼时去大留小。池底通常北部挖得深些,使鱼常聚于此,多受阳光,冬季可避寒。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渔民利用作物、家畜、蚕、鱼之间在食物上的相互依赖关系,创造了果基鱼塘和桑基鱼塘。同一时期,江西出现畜基鱼塘,养鱼户在鱼塘边作羊圈,每日扫羊粪于塘内,以饲养草鱼。混养技术也有提高,开始按一定比例混合放养多种鱼类,以充分利用水层和池塘里的各种不同食料,并发挥不同种鱼类间的互利作用,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河道养鱼也始于明代。这种养殖方式的特点是将各河道和它总汇处的宽广水面用竹箔拦起,放养鱼类,依靠水中天然食料使鱼类长大。嘉靖十五年(1536),绍兴三江闸建成,河道的水位幅度变小,为开展河道养鱼创造了条件,以后不久,利用河道养鱼的事业开始兴起。

海水养鱼也始于明代。黄省曾《养鱼经》说,松江(今属上海市)渔民在海边挖池养殖鲻鱼,仲春在潮水中捕寸余的幼鲻饲养,至秋后即长至尺余,腹背都很肥美。

明代后期,中国东南沿海渔民开始养殖贝类。主要养殖对象有牡蛎、缢蛏和泥蚶。成化(1465~1487)年间,福宁州(今福建霞浦、宁德)开始插竹养殖牡蛎。至明末清初,广东东莞、新安渔民改用投石法,将烧红的石块在牡蛎繁殖季节投置海中,以利牡蛎苗的附着,一年间两投两取,产量有明显提高。缢蛏养殖主要在广东、福建沿海,泥蚶养殖在今浙江宁波。

清代养鱼仍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最盛。养殖技术主要继承明代的,但在鱼苗饲养方面有一定发展。屈大均《广东新语鳞语》说,西江渔民将捕得的鱼苗置于白瓷盆内,利用各种鱼苗在水中分层的习性,将鱼苗分类撇出,出现了最早的撇鱼法。在浙江湖州菱湖,渔民利用害鱼苗对缺氧的忍耐力比养殖鱼苗小的特点,以降低水中含氧量的方法,将害鱼苗淘汰,创造了挤鱼法。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