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北部草滩区发展高产优质饲草,东南部山区怎么办?山区的小型养殖场怎么破解饲草难题?为此,榆阳区进行了积极探索。榆阳区东南部山区,曾经十年九旱,因干旱和贫穷出名,曾经的80个贫困村全部分布在这里。早年,每到春季,仅有的绿色,就是被称为“牧草之王”的紫花苜蓿,它不仅耐寒耐旱,可以在极端环境下顽强生长,而且草质优良,兼具防止水土流失、防沙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站在青云镇色草湾村千亩山地苜蓿基地的田埂上举目远眺,引人注目的块块紫花苜蓿环绕梯田,迎风摇曳。这两年,榆阳区通过项目扶持,引导群众流转宽幅梯田、撂荒地种植本地苜蓿,是饲草产业发展的又一创新之举。今年,该区在东南部乡镇共发展集中连片苜蓿种植基地10片5000多亩,“合作社+农户”小成本小规模种植苜蓿近2万亩。昔日蒿草不生的陡坬地被紫花苜蓿的根系织牢,撂荒多年的梯田地被绿油油的苜蓿所替代,羊子进羊舍,“坐享”好饲草……山地苜蓿让榆阳的坡坬变绿、生态变美、农民的钱袋变满。
“一次种,只管收。像这样规模的山地苜蓿种植,李家崾村、殷家墕村都有,如果说种苜蓿能赚钱,种苜蓿养羊更赚钱,不仅护了穷山僻壤‘被子’,也让农民赚了‘票子’。”青云镇党委书记刘春林说。
试验示范,科技支撑促转型
古塔镇古塔新村的饲用谷子、红石桥乡肖峁村的甜象草、芹河镇谷地峁村的猫尾草,大地种业第二农场的冬黑麦……近年来,榆阳区不断加强饲草品种更新,持续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榆林学院开展饲草试验示范,累计试验示范面积在0.5万亩以上。先后引进推广青贮玉米大京九系列、紫花苜蓿中牧系列等35个新品种。并在不断引进新品种的基础上,结合“冬黑麦+青贮玉米”复种、“燕麦+苜蓿”轮播、“青贮玉米+拉巴豆”混播等一年两茬种植模式、禾本科饲草和苜蓿混(轮)播等技术应用、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等措施,解决饲草种植过程中重茬减产、土壤肥力下降、饲草品质欠佳等问题,使饲草产量、品质显著提升,土壤肥力得到明显改善,提高区域饲草产量和质量,推动饲草品种和技术多元化发展。
“榆阳区为全国优质牧草最佳生产带名副其实,其气候、降雨量、土壤养分含量等都适合发展饲草产业。”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显国说,去年通过引种试验青贮玉米、苜蓿品种各30个,猫尾草品种3个,初步筛选出最适宜榆阳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10个,苜蓿、猫尾草品相在持续观察中。今年,再次试种12个当地主栽和新引进的青贮玉米品种,试种了菊苣、早熟禾、碱茅等共计32个新品草种,目前,各试验地植株长势良好。
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十四五”时期,榆阳区将用智能化、产业化的思维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激励草产业“生态+生产”协同发展,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全力将榆阳打造为集种草、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长城沿线风沙区饲草集散中心,陕北地区草业知名品牌示范区,陕西省草牧业科技示范区、优质饲草和绿色畜产品供应区和新时代“中国草业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