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牧网新禽况记者 李嘉隆
肉鸭养殖作为我国水禽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肉鸭养殖技术的进步以及养殖数量的增长,肉鸭养殖模式也从一开始的传统农业模式发展成为多样化、现代化的养殖模式。11月5日,由新牧网主办、新禽况承办的2020水禽产业高峰论坛在广州番禺美丽豪酒店顺利举办,会上,中国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胡胜强以“肉鸭养殖变迁带来的思考”为主题,为我们分享了近年来我国的肉鸭养殖发展历程及思考。
从发展时期,看我国肉鸭产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我国是肉鸭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近20余年来,我国养鸭业得以迅速发展。但实际上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养鸭业以传统的农业模式为主,传统肉鸭养殖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无繁育体系,地方品种自繁自养;采食以自由放养为主;养殖方式依水而圈,棚舍简陋;销售以活禽交易为主,加工销售的也多为个体户屠宰,屠宰量不高。其缺点也显而易见,鸭与粪便直接接触,发病率及死亡率高;生长缓慢,料肉比高;需要大量垫料,同时产生大量粪污,鸭粪中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对水源造成污染。
中国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胡胜强
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樱桃谷鸭,建立现代大型肉鸭屠宰加工厂,标志着我国肉鸭产业现代化的起步发展。发展至90年代至本世纪初期,我国肉鸭产能已经得以快速增长,肉鸭产品能够出口国外,也催生了不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该阶段是肉鸭产业的快速发展期。
自本世纪以来,随着养鸭设施技术提升、生产规模的扩大,相关的环境治理政策相继出台,督促着肉鸭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肉鸭产业进入动荡发展阶段。截至2019年,我国有祖代种鸭49.23万套(国外引进11.39万套、自有品种37.84万套),父母代种鸭2950万套,商品代肉鸭年出栏可达40亿只以上。不管从种源、养殖技术、生物防疫、饲料还是产品加工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低价肉首选?肉鸭产业如何做大做强
但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肉鸭产业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几个问题需要解决。首先,肉鸭良种繁育体系还有待完善,加上种鸭市场混乱,鸭苗质量参差不齐,养殖企业盲目扩张发展,导致市场波动无常,企业受伤严重。其次,受环保土地政策影响,各个企业的养殖模式、技术也都参差不齐,产业发展受限。此外,肉鸭产业的深加工领域缺乏创新,产业链延伸效益不显著。最后,新老疫病时常会交替发生,产业直接损失惨重,也导致了食品的安全隐患不断。
同时随着产业的进步,优质鸭、番鸭、半番鸭的份额逐步增加(白羽鸭占60~70%,其他鸭占到30~40%),新一代饮食理念的改变,也促进加工水平的提高,电商消费成为时尚,这些改变都对肉鸭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会议现场
针对上述的一些问题,肉鸭的产业的发展或许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升级发展。如产业结构、分工应更趋合理,效益更稳定,各生产环节利润合理分配,最终形成企业的综合效益。
在养殖模式上,要因地制宜,不要盲目追求“高、大、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牧场。同时争取农业农村部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合理制定标准,让农民有事做、有钱赚,成为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中的一分子。
在饲养环节中,要加强精细化管理,遵循规律,尊重鸭习性,回归自然。好品质才是金标准,在饲养过程中,饲料营养合理、关注水卫生,以及适宜的养殖密度、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减少应激反应等都是需要注意的细节。
在消费方面,鸭肉是市场低价肉首选,这里面有消费习惯问题,也有产品制做不精,市场形象不佳,加工单一的弊端。在未来的发展中,产业更应该重视食品安全,打造鸭肉高端产品,建立优质鸭肉产品标准,形成诚信体系,争取稳定的消费群体。提高鸭肉产品价格,还鸭肉品质高的本来面貌,还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