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医院工作人员尤其是公立医院的,不认可“医疗就是服务”这种说法,优质服务也就好不到哪里去了。
也有很多人说,患者到医院是为了看病,解决病痛的,再好的服务也没啥用。
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对人好对人坏,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的,就医过程也一样。很多小病慢病常见病,并不需要多么高超的技术,普通的医生都能看,只是有没有用心看,有没有把患者当亲人对待。
在老百姓看来,能在医院工作的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心里多少是有点羡慕的。作为医院的工作者,除了自豪感,不能有自傲感,自己的地位是因为医院而来的,自己走在大街上并没几个人认识。
我们经常看到,在繁忙的医院就诊大厅,很多人因为不了解医疗的布局,对信息化流程不太清楚甚至无从下手,对什么病看什么医生也不清楚,尤其是老弱病残等弱势人群,服务优质的医院自然有很多志愿者、医护人员等前来导诊、安排,而做得不好的医院,遇到患者和家属的提问不理不睬,甚至装着没看见、没听见,服务优质与否显而易见。
越来越多的医院在倡导提供优质服务,给患者亲人般的就医体验,做的事情也很多,广州医友健康管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艾国华老师总结后,建议可以从两个小点入手:
多说一句。
很多患者不了解甚至晕头转向焦头烂额的事情,熟练的人只要一句话就能帮他解开心结,而很多穿着白大褂的人,看到了、遇到了,也没人多说一句。
有时候你的一句话真的可以解决他人很多问题。
有的老人在排队等了半天,实际上就是为了在廉价门诊开个药,如果有人跟她多说一句,告知去对的地方,可能就不用在医院排队半天,然后到午后还得饿着肚子回家。
很多住院病人出病房做个检查,疫情期间也没有家人陪同,本来是安排护工随从的,但是很多护工因为工作量大或临时安排走开,而导致很多不顺。
如此种种情况,医友团队做了观察和统计,实在是多不胜数。
多做一点。
到医院都是需要帮助的,只要我们多默默做一点,举手之劳,就能大大解决患者的问题。医院几百上千号员工,只要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为患者着想,对患者的受益是巨大的。
患者来就医的时候需要扫码进几道关卡,如果只是保安大叔生硬地检查,自然是收获更多的不满,如果能有引导和手把手教导,疏散得也就更快。
如果在就诊大厅多几个流动的导诊,对患者就医过程中遇到的信息化流程多些指导,患者的适应过程自然会更加流畅。比如早就可以公众号预约看诊了,很多老年人依然在办卡处排出长队办理实物就诊卡,即使排了很多人,也没有人去引导网络办卡,这肯定是不行的。
很多行动不便的患者,好不容易坐到医生的对面,医生几句话看完诊,也没有给个建议,前台可以借用轮椅,更不用说叫前台导诊推个轮椅过来了。也许是没看见,也许是这个医生根本没这种细腻和爱伤观念,习以为常了。
患者的就医获得感、满足感,都是从小事中得来的,多一句温暖的话,多一个贴心的问候和鼓励,都能帮她快些康复;而很多时候,我们却习以为常不以为然,甚至淡漠不已。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院认识到优质服务的价值和重要性,那么就从小做起,从“多说一句”、“多做一点”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