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我国南方地区总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8%,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57%。2009年南方地区肉牛存栏量为2414万头,占全国总量的41%,牛肉产量为164万t,占全国总量的26%。南方地区人均牛肉占有量2.16 kg,远低于北方地区的8.47 kg和全国平均值4.83 kg,而南方地区的牛肉消费量却占全国总消费量的53%。南方地区牛多、牛肉产量少与消费需求量大之间的缺口,一直以来主要通过从北方和西部采购活牛和牛肉的方式来解决,这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1 对商品肉牛养殖不够重视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而我国南方交通便利、有着优越的重轻工业发展优势,南方地区一直注重的是轻重工业的发展,对肉牛产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造成南方肉供不应求,主要是从北方运输过来。
2 产业开发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人们对肉牛的利用主要是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而像一些副食品以及与肉牛相关的产业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南方虽说也有养殖业,这些肉牛产品大都是供本地区的人们使用或使用,甚至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另外,在发展肉牛产业的过程中,受科技、市场和资金等因素的影响,肉牛产业规模难以扩大。
3 经营分散
尽管我国南方也有肉牛养殖,但是大多数肉牛养殖都是个体户,肉牛养殖比较分散,缺乏统一的养殖区域,乏统一的管理,很难形成规模效应。
4 对肉牛质量把关不严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价值观的观念已经形成,而肉牛在养殖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再加上市场环境的确实,政府对肉牛市场的监管不严格,这些带有问题的肉牛进入到市场,不仅不利于肉牛产业的发展,同时还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