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小龙虾的消费又进入了旺季,提起“中国小龙虾之都”,湖北潜江可谓是书写了一段市场传奇。
不得不说,潜江小龙虾从开始的“默默无闻”到美食界的“超级网红”,短短几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一片“红色风暴”,迅速形成了当地的千亿产业,并出口到各个国家,有了“世界龙虾看中国,中国龙虾看湖北,湖北龙虾看潜江”的说法。那么,一度被认为是农田里“害虫”的小龙虾,是如何成为潜江“致富虾”的?
小龙虾“变形记”
上世纪90年代,小龙虾一度被视为外来害虫,这种原产于北美、学名为克氏原螯虾的“外来入侵者”,迅速适应了当地温暖湿润的水乡环境,开始咬倒水稻秧苗,捕食水产生物,钻溃围栏土坝,很让人头疼。
2000年10月,宝湾村的刘大叔在野生沟渠里掏小龙虾拿到菜市场上卖,当时大概2毛钱左右,很多钓起来的小虾苗卖不出去,他就放回自家的稻田里,率先大胆地尝试稻田养虾。刘大叔把150公斤野生小龙虾放进稻田,到第二年春季水稻种下去的时候,他已收获了1500公斤小龙虾,卖了5000元钱。
“虾稻连作”成功了,这种养殖模式悄然在江汉平原流传开来。然而养殖的过程并不是如此顺利,由于持续低温阴雨,许多小龙虾规格不达标,但是马上又要插播水稻,虾农们不得已只能低价甩卖。这样亏本的养殖生意,可不是潜江人想要的,为了解决难题,潜江人对于小龙虾探索从未停止过。
一季稻谷养两季虾
久而久之,潜江越来越多的虾农们探索“虾稻连作”养殖方法,这种模式受到了湖北省政府的重视。2006年,湖北省委把虾稻连作模式写进“一号文件”,在全省大力推广,使湖北一跃成为世界小龙虾养殖中心。
随之,潜江市水产局带队进行考察,在潜江后湖农场建立“虾稻共作”模式实验基地,通过反复比较试验,养虾的稻沟由原先的1米宽、0.8米深小沟,改挖成4米宽、1.5米深大沟,最终实现种一季水稻,养两季虾。
到了插秧的季节,就排水,虾子自然到大稻沟里;秧苗长到一定程度,再灌水,虾子又可以享用稻田的天然饵料。按这样的养殖方式,一年可以养两茬虾,亩均经济收益从1200元一下增加到4000元!
小龙虾“蹦”新花样
仅仅靠小龙虾的初级养殖和加工,这样是很容易被超越的。为了更好地开拓市场,潜江小龙虾开始在细分市场、深挖产品附加值方向发展。
横向,在细分市场上下功夫。潜江人将小龙虾味道、种类按出口国家分得更细,研究欧洲人的口味习惯,并组织技术人员去欧美国家学习他们喜欢的烹饪方法。纵向,在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做文章。虾壳可以加工成甲壳素等衍生品,甲壳素及其衍生物成为了一个新兴产业,在各领域应用已十分广泛,引起了国际科技界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
潜江计划用5至10年的时间建设220亿元产值的甲壳素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实现小龙虾产业由传统农产品加工向生物高新科技产业转型,建设成中国乃至世界的“甲壳素产业之都”。
一路走来,潜江充分利用自己独有的优势,通过不断的努力,摸索出了适合当地养殖小龙虾的“虾稻共作”模式,真正实现全员参与,全员共享,全员发展的有机结合,日益形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但在产业发展的路上,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个新的“网红”产业,带火的不仅仅是小龙虾养殖、加工和餐饮行业,同时,也给饲料等行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还是大于挑战的,说起机遇方面,还是小龙虾发展迅猛供不应求,尤其是虾稻共作模式,呈现出火爆发展的趋势。其次,目前小龙虾饲料辨识度较低,也给饲料企业品牌发展提供较大的空间。
而挑战方面主要是五月“魔咒”,温度逐渐升高,出现病害也越来越多,虽然小龙虾让饲料企业火了一把,但目前养殖成功率只有一半左右,推动小龙虾产业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小龙虾的养殖是一个生态系统工程,仍需要转变思维,从单一产品到综合服务,需要业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