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广州中小学生如期返校,开始新学期。他们当中有不少是“幸运娃”,入读了新学校,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记者从广州市教育局了解到,广州从2016年起实施中小学校三年提升计划,至今累计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5.78万个,提供了更均衡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广州是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省会城市,也是全省教育高地。”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华山鹰说,广州要走一条多点开花、优质均衡的新路子,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小学部迎来新面孔
预计新增公办中小学优质学位近19万个
近日发布的《广州市教育统计手册(2019学年度)》显示,目前广州有各级各类学校4268所;在校学生约316.40万人,其中幼儿园在园幼儿约52.76万人,中小学在校学生约163.09万人;专任教师16.84万人。
广州教育规模不断增大的背后是城市吸引力增强,人口不断增加。过去一年,广州常住人口比2018年净增40.15万人。人口流入带来的新的教育需求,给广州学位供给加压。如何让教育更解渴?
“不能被动配套,要主动保障。”华山鹰说,一个城市要包容性发展,不仅要解决这个城市的人口的读书问题,还要主动解决参与这个城市建设和运转的所有人口的孩子的读书问题,担起责任。
早在2013年,广州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特大城市基础教育设施布点规划编制工作,并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和广州实际情况整合优化规划成果,制定实施中小学校三年提升计划,加大政府主导建设学校力度,进一步增加基础教育优质学位供给。
广州市教育局规划建设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州把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布局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面向2035年的全市基础教育设施布点规划。在寸土寸金的广州,每拍卖一块地,都要规划好学校,都要听取教育部门的意见,新建居住区配套教育设施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
正因如此,今年广州主城区、新城区都涌现了一批新校回应家长的期待:天河引入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优质教育资源的合作办学学校正式落地智谷片区;荔湾广钢新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荔湾小学今年9月迎来首批新生;番禺区、黄埔区分别落成广铁一中天峰中学、铁英中学,广州市南沙区湾区实验学校首年招生450人……
同时,改建扩建学校,激发教育内生潜能。2016年广州启动市中小学校三年提升计划,涵盖中小学校基础教育设施提升项目、新增示范性高中项目和校园功能微改造项目共220个项目。
其中,白云区三元里中学校园环境微改造工程具有代表性。经过校门围墙、洗手间、连廊门廊及楼梯、音乐室舞蹈室等场室改造后,该校面貌焕然一新。三元里中学面积虽小,但在微改造中,原来空置的走廊则改造为安静的阅读区,顶楼阅览室改造成书法室等功能室,学生不需要跑上楼去看书,也充分利用空间,尽可能地开拓出更多功能区。
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局长王海鸿介绍,天河区通过扩征用地、改扩建增加校舍面积,采用撤并、腾挪等方式整合现有教育设施,缓解部分地段义务教育学位紧缺及部分学校教学用地不足的问题。
“广州的包容性,正在基础教育中体现。在广州义务教育阶段的147.16万名学生中,户籍学生和非户籍学生人数几乎相当。”华山鹰透露,目前提升计划已累计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5.78万个,进一步提高了学位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预计到2022年可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近19万个。
63个教育集团覆盖38.2万学生
近日,广铁一中教育集团旗下天峰中学、铁英中学同日正式落成并启用,分别位于番禺区、黄埔区。广州市铁一中学校长周伟锋介绍,广铁一中教育集团将对这2所公办中学进行全面管理,派驻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和学科把关老师,推动其优质发展。
优质教育资源向外围城区不断辐射,实现全市均衡配置,是近年来广州教育发展的重头戏。
长期以来,广州各区发展差距较大,中心城区、郊区、农村地区在教育投入、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有一定差距,造成教育发展水平失衡。区域间优质学位不均衡现象比较突出,成了历史性难题。
如今,这个“老大难”问题正在一步步“破冰”。
三年前,广州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目前已成立教育集团63个,实现市属优质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全覆盖,每个非中心城区都至少有1个市属教育集团在当地办学;集团化办学覆盖314所学校(含校区、教育集群)、38.2万名学生。
“集团化办学让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提升了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州中学校长吴颖民说,集团化办学正在逐渐改变整座城市的教育生态和资源格局,缓解了“择校热”“学区房”的难点问题。
同时,乡村教育振兴加快实现乡村地区教育现代化。广州重点推动省属、市属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委托管理、合作帮扶、教育集团校等多种形式辐射延伸至新型城镇、乡村地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乡村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整体提升,支撑承载新型产业功能、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战略。
“教育均衡,就是要实现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华山鹰说,广州的基础教育重在营造适度竞争的良好发展氛围,让每个区都有优质教育资源布点。
广州教育的均衡效益,正逐步彰显。今年高考,广州有15名考生成绩被屏蔽,占全省70名被屏蔽考生的21.4%。高分段考生并不是集中在一两所超级中学,而是遍地开花,来自6所中学,体现了广州教育的优质均衡。荔湾区的区属中学真光中学也冲出了屏蔽考生,体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强培养能力。
令不少人感到惊讶的是,区属公办高中越来越得到考生青睐,生源越来越优质。今年广州中考,共有4所区属公办高中在提前批录取中,户籍生录取分数线达到了高分优先投档线698分以上,办学质量越来越受认可,“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名校教育集群正在加快崛起
教育是民心事业、民生工程,要实现优质均衡发展。目前,广州11个区都已发展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教育正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
“学位不足问题源于城市快速发展,但学位供给不仅仅是规划建设问题,其本质是优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创新实践。”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院长方晓波说,学校建成后,如何同步配套配备优秀师资、开设优质课程、建立高效教研体系、打造先进校园文化,是从本质上化解学位不足难题必须直面的。广州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当前,广州持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回应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求——
增加教师编制,提升师资水平。广州面向全国人才抛出绣球,以最高246万元的安家费和购租房补贴招聘名校长、名教师;及时调增基础教育教师编制,2020年将2286名市级事业编制调增至全市9个区,专门用于基础教育事业编制;推动中小学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义务教育校长、教师定期轮岗制度。
加强教研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广州创新教研体制机制,建立起“三级五组”网格化教研体系。市、区、校“三级”教研队伍,市区学科教研员、学科教学专业委员会、特约教研员、高考备考研究组、各学段教学研究中心组“五组”教研队伍共同负责广州的教研工作,服务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提升,带动教师成长、课程创新。
外引内培,打造名校教育集群。近年来,广州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加码,与清华附中开展合作办学,举办市属公办十二年制学校清华附中湾区学校(暂定名),将于2021年9月首批招生;与省属学校合作加大办学规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都将在广州新建校区;内培一批优校名校,创办8年的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声名鹊起,中考成绩年年领跑广州。
“未来,广州将继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全市各区均衡布局。”华山鹰说,广州教育将大力挖潜,努力赋能,继续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话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华山鹰:
广州要做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者
广州如何用高质量教育助推广州高质量发展?近日,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华山鹰。
南方日报:近年来,广州的人口吸引力不断提升,带来了大量的学位需求,如何破解学位难题?
华山鹰:城市要积极主动解决参与这个城市建设和运转的所有人口的孩子的读书问题,担起教育责任。
广州新建学校,加强了政府对公共教育的统筹,特别是对小区配套的中小学进行严格的配置,严格按照幼儿园40/1000、小学80/1000、初中40/1000的比例配置学位,学校必须在规划地块建设总量完成50%前建设完毕,并取得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保障学位供给及时跟上。
同时,改扩建学校。实施广州市中小学校三年提升计划,目前提升计划已累计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5.78万个,有效缓解了紧缺地区学位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学位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
此外,与土地储备结合,加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储备,优先保障新区教育设施用地供给。对越秀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南沙区、从化区、增城区等学龄人口重点增长地区,在土地的储备及出让中注重基础教育设施用地的充足配套供给。
南方日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更加迫切。广州如何办好优质均衡教育,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华山鹰:作为门户城市,广州只建成基本均衡的教育是不够的,我们提出了“广州教育要先于国家大部分地区达到优质和均衡”的目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比如,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与清华附中开展合作办学,举办清华附中湾区学校(暂定名),为市属公办十二年制学校,将于2021年9月首批招生;积极引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等省属优质基础教育资源,通过新建校区、委托管理、合作办学等方式,进一步扩大省属学校在广州办学规模。
推进集团化办学,把优质的教育资源辐射到薄弱的地方去,以尽快地提升整个城市教育的均衡化水平和优质水平。目前全市共成立教育集团63个,覆盖314所学校(含校区、教育集群)、38.2万名学生,其中市属教育集团10个、区属教育集团53个。
大力建设示范性高中,建成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中学校。目前全市示范性高中从41所增加到72所;在办学规模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增加示范性高中学位5.5万个,全市示范性高中学位占普通高中学位比例从56%增至85%。
南方日报:目前,落实省政府关于增加幼儿园中小学学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意见,还存在哪些瓶颈有待突破?
华山鹰:基础教育学位还存在结构性供需矛盾。广州中小学和幼儿园学位供给总体上可满足需求,可继续挖潜。但由于广州市域面积较大,部分区域外来人口导入快、导入量大,或适婚适孕阶段年龄人口集中,存在一定区域性、阶段性、结构性学位供给矛盾。
同时,部分区域基础教育设施存在不达标现象。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以来,广州中心城区人口疏解未达预期目标,导致中心城区特别是老城区教育设施生均用地面积不达标现象较为突出,且因土地资源紧张,达标难度较大。此外,白云、黄埔、番禺等外围城区除承担本区适龄学生入读,还需要承担大量非户籍人员子女入读需求,部分区域也出现不达标情况。
未来,广州还将着力推动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向全市各区均衡布局,让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布局、人口结构相适应,不断体现教育在区域发展和人才聚集等方面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样本展示
广州市教研院▶▷
创办优质教育集团
实现教研教学一体化
8月27日,广州市南沙区湾区实验学校揭牌,将于9月1日迎来第一批新生,进一步提升南沙教育公共服务配套品质,助推南沙经济社会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作为广州实验教育集团旗下以“湾区”“实验”命名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广州市南沙区湾区实验学校自筹建之日起就备受关注。2017年12月,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创建广州实验教育集团,成为首批市属教育集团之一,首批在白云、黄埔、番禺、花都、南沙、从化6区打造6所实验学校和1个教育集群,囊括幼儿园到高中教育。
从“教研”踏足“教学”,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为何要拓展教育职能,领衔打造广州实验教育集团?
“市教研院开办教育集团具有教研资源向教学实验转化应用的先天优势。”广州市教育研究院院长方晓波揭秘,该院发挥自身的教研优势,以“文溪雅荷”课程文化引领广州实验教育集团发展,对集团成员校的校本教研、实验教学、师资发展等提供支持,为成员校发展提供肥沃土壤和持续能量。
两年多来,广州实验教育集团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逐渐显现,成为广州教研的“实验田”。研发了实验园“文溪雅荷”12个主题系列课程,打造出场景化保育特色的学前教育新模式;形成“融合教育”特色,花城实验学校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融合实验学校;探寻农村教育现代化,利用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和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学校等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学科精准帮扶,帮助从化温泉教育集群农村学校提高办学水平;花都实验学校秀雅学校和花都实验学校石岗小学在课程建设、内涵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未来,我们将持续发挥办院与办学结合的教科研优势,打造办学品牌,提升集团影响力。”方晓波透露,广州实验教育集团成员校将进一步打造基础教育全学段覆盖的多样态、实验性、综合化的新优质教育集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共享,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
广州天河▶▷
打造与经济地位
相匹配的教育强区
近日,广州市天河区召开全区教育大会,正式推出《天河区基础教育“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幸福标杆行动计划(2020—2022年)》(简称“优教行动”),3年内将新增2.4万个中小学学位,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子。
天河是广州第一经济大区、创新强区,GDP总量连续13年位居全市第一,成为各类人才集聚的新高地。如何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天河对标国内外教育发展先进地区,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天河区教育局局长王海鸿说,“优教行动”应运而生,落地有声。
天河将增一批中小学优质学位。新建3所小学,改扩建5所中小学,建设开办5所居住区配套学校,新增中小学优质学位约2.4万个。同时打造东部名校教育集群。依托高起点创办广州市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广州奥林匹克中学和清华附中合作办学学校,优化东部片区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天河还将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将全区幼儿园划分为5个教研责任区,以等级园、优质园为核心,以“地域就近”为原则,探索幼儿园分片管理和分片教研模式,促进保教质量的整体提高,实现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当前,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期盼已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海鸿说,天河将打造与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教育强区,为市民提供更有温度、更有品质、更具吸引力的基础教育。
■数读广州教育
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4268所,在校学生约316.40万人,专任教师16.84万人。小学非广州户籍学生约47.20万人,占比达42.72%;初中非广州户籍学生约13.81万人,占比达37.63%。
加快推进学前教育“5080”攻坚工程,2019年截至12月25日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约5.88万个。目前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45.3%,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4.9%。
《广州市中小学校三年提升计划(2016—2018年)》含220个项目,已累计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15.78万个。
全市共成立教育集团63个,覆盖314所学校(含校区、教育集群)共计38.2万学生,每个非中心城区都有市属教育集团在当地办学。
全市示范性高中72所,示范性高中学位占普通高中学位比例达85%。
全市国际友好学校达88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13所,全市穗港澳姊妹学校已达250对。
【记者】马立敏 实习生 陈珮曦
【统筹】吴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