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稻花飘香。掩映在群山深处的凯里市舟溪镇大塘村稻鱼综合种养示范点内稻香四溢、鱼翔浅底,勾勒出一幅鱼稻相依、和谐共生的画卷。

近年来,我州各地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布局生态渔业和优质稻产业融合发展,引导群众发展传统稻鱼综合种养,推动“稻+鱼”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军鱼养殖难吗_养殖军鱼致富_养殖军鱼市场前景如何

走进黎平县高屯街道盎寨村200亩“稻+鱼”综合种养高标准示范基地,从空中俯瞰,黄绿镶嵌的稻田翻涌着浪花,田中跃动的鱼儿和捉鱼的村民相映成趣。

盎寨红志种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世喜介绍,合作社流转过来的两百亩稻田一开始只用来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紫米,后来在专家的建议下,在稻的基础上加了70亩的稻花鱼养殖,结果不但稻子长势良好,还为合作社增加了一笔不菲的额外收入。

“目前稻花鱼市场行情很好。稻花鱼每亩产量50公斤左右,70亩稻花鱼总收入18万元;稻加鱼总收入70多万元。”徐世喜高兴地说。

养殖军鱼致富_军鱼养殖难吗_养殖军鱼市场前景如何

今年,黎平县大力发展“稻+鱼”一万亩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让鱼粪肥田、鱼稻共生,这不仅改善了稻田的生态环境,又实现稻米纯天然无公害,同时还实现了“一田双收”的目标,极大地增加了稻田的附加值。目前,该县一万亩“稻+鱼”综合种养高标准示范基地实现丰收,综合产值2500余万元。

据了解,目前黎平共种有稻谷28万亩,其中示范带动开展稻鱼种养7万亩,覆盖全县26个乡镇(街道)43个村,涉及群众4万余人。

金秋时节,锦屏县境内的农田里已是稻穗金黄丰收在望,而稻田里农户们养殖的稻花鱼也是个大肥美,家家户户忙着开田捉鱼,处处呈现出一幅稻香鱼肥双丰收的美丽乡村图景。

军鱼养殖难吗_养殖军鱼致富_养殖军鱼市场前景如何

时下,敦寨镇亮司大坝已是青中泛黄。田坝里,村民龙久理家正忙着开田抓鱼,随着抽水机的轰鸣,农田里的水被抽干,一条条肥美的稻花鱼被抓放到鱼箩里,随后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员对收获来的稻田鱼进行测产计量。

近年来,锦屏县在牢牢守好粮食安全底线的同时,积极开展稻鱼综合种养项目,通过做好农户技术服务,指导示范点建设,推广在稻田开挖“十”“一”“井”等形状鱼沟,拓宽稻田养殖空间,强化养殖管理、补苗轮捕、延长养殖周期等养殖技术,使稻花鱼产量不断提高,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的综合种养目标。

据了解,2023年,锦屏县稻鱼综合种养面积达8.5万亩,稻鱼综合种养产业提升行动累计投资672.1万元,全县财政投入累计投放鱼苗17.21万公斤,带动1.9万户农户实现增收。

在丹寨县龙泉镇马寨村和交圭村的水稻田里,稻谷颗粒饱满,肥硕的稻花鱼在泥田里四处游动,村民们弯着腰,在田里穿梭,丰收的喜悦和幸福的笑容挂在脸上。

“我这块田是3亩多,放了60公斤的鱼苗,现在收了100多公斤,可以卖60元钱一公斤,收入五六千元钱,谷子也得鱼也得。”马寨村村民陈德清说。

近年来,丹寨县立足良好的水质优势,引导群众探索“一田多种、一水多用”的“稻鱼共生”综合种养项目,推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今年,该县实施稻鱼综合种养提升行动推广面积3.2万亩,示范面积5710亩,力争实现水产品产量2720吨,总产值8160万元以上,带动2.3万户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近年来,我州结合稻田水源情况和群众长期喜欢养殖稻田鱼的习惯,学习借鉴其他地方好的经验做法,采取以提高稻田秧苗落田株数和加高田坎开“井”字沟、边沟等方式,通过做示范,努力改变群众传统种养稻鱼习惯,一方面牢牢稳定水稻产量增长,另一方面努力提高稻鱼产量,实现双赢。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魏丽萍 通讯员 姚强 刘光英 吴青峻

编审:吴国桢

统筹:周重新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