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蒲莲猪(Dapulianpig)因体型较大,且耳大下垂如蒲扇、额部皱纹似莲花而得名。

一、一般情况

(一)中心产区及分布

大蒲莲猪又名五花头猪、大褶皮猪、莲花头猪,原产于山东省济宁市的嘉祥县、汶上县、任城区,嘉祥县是大蒲莲猪的中心产区。目前主要分布于嘉祥、汶上两县和任城区的一些乡镇。

(二)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山东省嘉祥县为大蒲莲猪原产地,位于北纬35o11'~35o38’、东经116o6’~117o7’,地处黄泛冲积平原的边缘,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部为山区,其余为平原,地势平坦,海拔80~200m。气候适宜,属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4.2℃,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10℃;无霜期214天。年降水量680mm,相对湿度65%~70%。年平均日照时数2448h。风向大多为东南风,风力较小。水资源丰富。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蔬菜等,精、粗饲料资源丰富。

二、品种来源与变化

(一)品种形成

大蒲莲猪属华北型大体型猪种,形成历史悠久。中心产区气候适宜,物产丰富,群众素有养猪的习惯,加之过去交通闭塞和群众长期的选育,加速了该品种的形成。历史上济宁市的嘉祥、汶上、任城及周边均有饲养。

(二)群体数量和变化情况

大蒲莲猪在20世纪50—60年代饲养量大,70年代后先后引进新金猪、中约克夏猪、巴克夏猪进行杂交改良,80年代后期又引进长白猪、斯格猪等瘦肉型猪进行杂交改良,使大蒲莲猪的数量大幅度减少,目前社会上已很少见,主要饲养在保种场内。至2007年12月嘉祥县大蒲莲猪原种场仅存养200头,其中种公猪14头、种母猪186头,且利用年限都在4年以上。

三、品种特征和性能

(一)体型外貌特征

1

1.外貌特征 大蒲莲猪属华北型地方黑猪,头长额窄,额部有皱褶,有川字形皱纹,呈莲花状;耳大下垂如蒲扇。体型较大,外观粗糙,结构松弛,胸部狭窄,单脊单背,肋骨数13对,背腰较长,多呈凹形,腹部下垂,斜尻,在后肢飞节之前及前肢肩胛骨后下方各有数条较深的皱褶。四肢粗壮,卧系。被毛全黑,有绒毛,鬃毛粗而密,长约12cm左右。尾长、下垂超过飞节。乳房排列整齐,发育良好,有效乳头7对以上。大蒲莲猪有长嘴型和短嘴型两种,长嘴型又称“黄瓜嘴”,体型稍小,耳下垂到嘴角,额部皱纹浅[],嘴长约30cm左右;短嘴型又称“莲花头”,体型大,皮松,嘴微翘,嘴长20cm左右。

2.体重和体尺 2007年大蒲莲猪原种场对大蒲莲猪成年猪体重和体尺进行了测量,与《山东省畜禽品种志》记载的1972年数据比较,成年母猪的体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表)。

1

(二)生产性能

1.繁殖性能 大蒲莲猪公猪130日龄、母猪158日龄达到性成熟,公猪180~210日龄、母猪150~180日龄开始配种利用。母猪发情周期18~20天,妊娠期(113.7±0.07)天。 2004—2006年大蒲莲猪原种场对经产母猪63窝产仔数的统计,平均窝产仔数(13.6±0.16)头,窝产活仔数(13.2±0.16)头,仔猪初生个体重(1.02±0.01)kg,母猪泌乳力(57.86±0.54)kg,仔猪50日龄断奶个体重(12.05±0.12)kg,断奶仔猪成活数(12.4±0.15)头,仔猪成活率94%。

2.育肥性能 大蒲莲猪按当地习惯一般在10月龄进行屠宰。据2007年大蒲莲猪原种场对20头(公、母猪各半)进行的肥育性能测定,20~100kg体重阶段,平均日增重(378.4±5.85)g,料重比3.27。

2007年嘉祥县大蒲莲猪原种场对10头育肥猪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宰前活重(100.36±3.67)kg,胴体重(71.25±2.34)kg,屠宰率70.99%±0.61%,背膘厚(35.1±0.8)mm,6~7肋间皮厚(5.3±0.2)mm,眼肌面积(22.80±1.16)cm2,瘦肉率44.40%±0.78%。

四、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采用保种场保护。1980年建立了大蒲莲猪保种场,开始对大蒲莲猪实施有计划的保种选育和杂交利用。大蒲莲猪于2006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2005年汶上县畜牧局在晨光养殖场进行了大蒲莲猪杂交利用试验,分杜洛克猪×长白猪×大蒲莲猪,大白猪×长白猪×大蒲莲猪两个杂交组合,长×蒲二元杂种猪作为对照,试验结果以大×长×蒲三元杂种猪日增重最高,为584g,料重比最低,为3.28。

五、品种评价

大蒲莲猪形成历史悠久,遗传性能稳定,繁殖率高,适应性、抗病性和耐粗饲能力强,肉质鲜美,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缺点是增重慢、饲料报酬低、背腰偏窄、臀部倾斜、后肢发育差、体成熟晚。今后应加强保种工作,增加群体数量,保护好这一遗传资源。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