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春播关键时期,在农指员张茂龙的示范指导下,30多位村民分工合作,有的翻土、有的挖垄、有的施基肥、有的栽种……一派热闹繁忙景象。

张茂龙是浙江工商大学的一名教师,作为一名扶贫干部,十年来,他曾在浙江省内多个乡镇做农村指导工作。引进项目,流转闲置荒地,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引导农民种植高山蔬菜、建设茶叶加工厂、发展光伏……

“大家注意了,水沟要挖深点,遇到大雨地里才好排水。”去年2月,张茂龙从天台县白鹤镇调到永嘉县碧莲镇做农村指导员,为了提高农民收入,他引导村民流转闲置的土地,组建农业合作社带动更多村民发展符合山区农民种植的特色农业,让中草药和高山蔬菜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新“引擎”。

碧莲镇位于永嘉县西北部,小楠溪中游,地处偏僻山区,从县城出发至碧莲镇需要40多公里,从碧莲镇到结对帮扶的应坑村还有20多公里山路。这山村里八成以上的村民常年在外打工,以留守在家的“候鸟”和孤寡老人居多,是较为典型的“空壳村”。

如今,中药材太子参和高山蔬菜种植,成了村里的“新宠”。累计种植太子参35亩,高山蔬菜种植30亩,惠及全村28余户60余人,采收后平均每亩可实现产值8000元以上,让村民在该项种植项目上实现纯增收5000元以上。

对于现在田里的收获,老麻直称满意,比起原来种植水稻和番薯,如今他家三亩田里,种植中药材后收入成倍翻。加上太子参的生长周期正好与水稻错开,有效盘活了收割后闲置的田地,更重要的让我们离不开农村的老年人提供了一条增收的门道。

“之前我在衢州市衢江区的坑口乡,天台县白鹤镇做了多年的科技特派员和农指员工作,了解山区农民的需求,也熟悉山区的气候和土壤肥力情况,那里朝阳,日照充足,可以种喜阳的农作物,山的背面阴冷,也可种植喜阴中药材。”张茂龙和中药材结缘,离不开前几年的农村工作经历,他说,“碧莲镇和白鹤镇很相似,村居环境、气候、温度、光照等都十分适合中药材的种植。

理论上适合种植,可当在这之前大伙都没种植过中草药,村民们刚开始心里特别没底。

沿着梯田间的石阶径直向山上走,一层层一片片梯田,太子参长势喜人,一株株绿叶开出一朵朵白色的小花,丰收在望,张茂龙打心眼儿里高兴,站在田埂上,看着昔日荒地如今太子参基地,接下来他又要为农民销售联系商家了。

张茂龙永远也忘不了2005年的春天,“那是我第一次从事农村扶贫工作,下派衢州市衢江区坑口乡,一开始经验不足,要赢得村民信任,必须拿出点真本事。”

坑口乡有较好的种植基础,他因地制宜指导当地发展农业,从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入手,壮大农业种植队伍,拓展农业销路。一步棋走活,张茂龙的信心更足,“不到一年,我初来时设想的村民收入倍增计划就实现了。”

为了让孤寡老人住的更好,张茂龙在天台县白鹤镇做农村工作指导员时为当地老人建起了老年公寓,“方言听不懂,多和老人聊天,绿色种植理念推不动,就一遍一遍和农户讲。”张茂龙靠着一份执着和一颗为民服务责任心,哪里需要服务,技术就送到哪里。如今,他已成为碧莲镇种植户的“移动智囊”。

张茂龙的敬业被镇干部看在眼中:“他的皮鞋上总是沾着泥土,永远擦不干净,因为只要村民需要,他就下田指导,不管是作物的施肥还是病虫害防治,不管是产品包装,还是产品销售,样样都能给农民指导,当时我就感觉这个老师不一般!”

针对碧莲镇应坑村(应岙村)的发展规划,张茂龙一步一步算盘:“眼下,我们将重点抓好、实施好‘飞地项目’和‘光伏发电项目’不断提升集体经济,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让村民参与收益分红,建立长效机制,实实在在的打好脱贫攻坚战,为结对帮扶村的经济发展做最大的努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