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平安村通过油茶小镇建设,推动油茶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张掖种植大户的基本情况_张掖种植致富果_张掖种植结构

▲村民们穿梭在油茶林间,娴熟地采摘油茶果。

张掖种植结构_张掖种植致富果_张掖种植大户的基本情况

▲沉甸甸的油茶果挂满了枝头。

张掖种植大户的基本情况_张掖种植结构_张掖种植致富果

▲大三湘一直秉持着用创新科技匠造更高品质的中国茶油,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推出首条“鲜果鲜榨”专利工艺生产线,保留茶油中更多的活性营养成分。

张掖种植大户的基本情况_张掖种植致富果_张掖种植结构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衡阳油茶搭上产业“现代化”快车。

张掖种植大户的基本情况_张掖种植结构_张掖种植致富果

▲在世界园艺博览会(北京)上,衡阳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推介油茶品牌。全媒体记者 彭斌 摄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许珂

山清水秀,群山披绿。青枝玉叶,油茶飘香。

初春时节,耒阳市、常宁市、衡南县等地的山头,正是一派“希望的田野”景象。漫山遍野的油茶树青翠欲滴,村民三三两两分散其间,正忙着给油茶树修剪枝条、培土除草。

油茶果被誉为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在衡阳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我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和林业资源优势,持续推动产业强创新、强集聚,大力推动油茶种植和实施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全面提升油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积极促进油茶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油茶“小特产”成长为“大产业”,结出了“致富果”、开出了“幸福花”。

截至2022年,全市油茶种植面积达460多万亩,年产茶油8.79万吨,年产值达到253.14亿元,油茶林面积、茶油产量和油茶年产值均居全国地(州)市之首,“衡阳油茶”获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衡阳被国家林草局确定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全市7个县(市)均为“全国油茶产业建设重点县”。

政府引领——

激活机制,油茶产业焕发出无限潜能

在耒阳市东湖圩镇汤泉村,有一处4600亩的油茶林基地,向人诉说着“煤矸石上结出致富油茶果”的神奇故事。

“基地里都是栽种了十多年的油茶树,现已全面进入丰产期,平均鲜果亩产量达800--900斤,最高鲜果亩产量超过1500斤。”看着油茶树抽出嫩绿的新芽,汤泉村村支部书记刘贱文脸上乐开了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汤泉村的这一大片老油茶林,就是老百姓口中的“绿色银行”。

而在多年前,这片油茶林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山上炮声隆隆,山下车轮滚滚,煤矸石遍布,生物稀少,植被退化,景光似一张老旧的黑白照片。

原来,上世纪70年代,一场“采煤热”在汤泉村盛行,村民们在大山中寻找到煤矿后,便一门心思地扑向“地下”。过度的开采造成了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煤矸石堆积成山,油茶林也因此逐渐荒芜。

“村子虽然种了几百年油茶树,但曾经有近半个世纪,我们没有茶油吃。”2009年,汤泉村村委决定,按下煤矿产业的“停止键”,通过矿区复绿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在山上种起了油茶。

2013年2200亩,2015年3100亩,2017年3500亩,2018年3900亩,2020年4300亩,2022年4600亩......十年过去,汤泉村这片曾因采矿而千疮百孔的山头重新披青吐绿,生态“伤疤”得以根治。2022年,基地年收油茶果35万斤,榨出茶油1.6万斤,增收144余万元。

矿山变油茶林,汤泉村由“黑”转“绿”的蝶变正是衡阳市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不仅成立了油茶产业化建设项目推进专班,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做大做强衡阳市油茶产业的九条意见》等政策性文件;还组建了油茶产业发展局,建立了油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联席会议制度,将油茶产业发展列入对各县(市)年度绩效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

2022年,我市制定下发《关于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支持油茶产量产能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衡阳油茶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实施意见》《衡阳油茶品牌建设实施意见》油茶产业“1+3”新政策文件,通过高质量推动油茶资源培育、加工利用等工作,培育壮大油茶产业,推进全市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中国油茶第一强市”。

同时,为缓解油茶生产周期长、投入大等现状,衡阳大胆创新,通过多元投入,巧解资金瓶颈。

2018年以来,市级财政预算累计安排3.38亿元油茶专项资金,各县(市)财政落实资金6.6亿元,重点推进了基地建设、科技创新等工作;通过贷款贴息、保险试点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重点倾斜投入,落实金融资金16.59亿元,发放贷款8.45亿元,对贫困户经营1亩以上、5亩以下油茶林给予专项补贴,真正让油茶产业成为兴林富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大力推行“惠农担·油茶贷”、油茶林保险、油茶林风险补偿机制,引导工商资本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进油茶产业适度规模经营,联结农户30余万户,直接受益群众达100余万人。

油茶产业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大梦想”。市林业局(市油茶产业发展局)强力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衡阳由“油茶大市”向“油茶强市”转变。2021年,起草下发了《关于规范油茶采摘管理秩序的通告》,进一步规范全市油茶采摘秩序,保护油茶经营者和林农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油茶生产经济效益,确保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22年,与浙江网商银行签订“县域普惠金融合作协议”,帮助近2500位种植户解决油茶种植端后续资金链问题。2020年--2022年,全力推进茶油生产加工小作坊升级改造、油茶低产林改造“两个三年行动”,完成小作坊升级改造61家、低产林改造75万亩,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任务目标。

一系列政策出台,一揽子惠民措施,为衡阳茶油走向世界夯实了坚定的基础。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加快木本油料发展,实施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油茶扩种和低产低效林改造任务。这让广大的油茶种植户充满信心。

接下来,衡阳的油茶产业到底怎么干?到“十四五”末,如何完成全市油茶林面积发展到500万亩、产值突破500亿元的“双500”目标?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省下达到我市的油茶新造林任务为13.5万亩、低产林改造任务为27.3万亩。为此,各地正全面抓好不同树龄、亩产茶油10公斤以下的低产林更新改造、抚育改造、品种改造,确保改造后的油茶林年亩产茶油达到20公斤以上。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以及“庄园”等经营模式,大力扶持油茶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通过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运作,优化配置资金、技术、劳动力、设施等要素,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广大林农和社会各界参与油茶产业发展,培育多元化的经营主体,促进产业资源合理配置、集中开发,实现油茶产业由点到片、由片到面,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油茶产业发展格局。

“科技强油”——

院市合作,引导油茶加工由“粗”到“精”

加强优质、高产、高抗油茶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主推“衡东大桃”等系列油茶良种,建设3个油茶良种采穗圃和10处定点育苗基地;

推广油茶标准化栽培,引进滴灌设备和技术,研制垦复、烘干、剥壳等相关机具,进一步提高各环节科技含量,全市从事油茶产业的林农超30万户,经营1000亩以上的油茶种植基地超过100个;

研发创造茶籽鼓泡清洗、茶籽全剥壳、剔除霉变籽的色选、保留风味营养的冷提、智能过滤等技术,保留了油茶果的天然生物活性成分;

开创油茶鲜果连续制油工艺,从茶果到茶油只要3小时;

加快突破低温物理压榨和茶油精炼技术,茶皂素提取技术通过鉴定;

......

近年来,我市紧扣良种、良法、良油和精深加工四个关键环节,大力实施科技强油战略,积极探索“院市合作”模式,搭建了以中科院、清华大学等一流科研院所为支撑的技术联盟体系,全面开发油茶日化、美妆、保健、医药等衍生产品,茶籽剥壳、茶油加工等方面获得345项专利。

如,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共同培育的油茶意蜂授粉繁育技术,有效提高油茶坐果率30%以上,具有行业原创性与国内领先性;湖南殷理基油脂有限公司高效研发了精炼茶籽油塑化剂去除技术、鲜果剥壳与烘干仓储技术、油茶树人工授粉实验等三项科技成果;大三湘自主研发的“油料功能脂质高效制备关键技术与产品创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鲜榨茶油”工艺达到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常宁市丽水蓝天林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殷生龙,就是科技强“油”的受益者之一。

“我家的油茶林,2021年亩产油茶果有1000多公斤,是传统油茶树产量的10倍多!”在油茶林基地里,殷生龙给大家讲起了丰收秘诀。

殷生龙告诉记者,油茶因为没有蜜蜂授粉,往往存在“千花一果”的情况,严重制约油茶产量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引进了一批特殊蜂种,开始了“蜜蜂油茶授粉”实验,并邀请省林科院专家作技术指导和检验实验结果,最终顺利培育出最新一代的“油茶授粉蜜蜂”。

科技创新让衡阳的油茶产业,逐步实现了从原来的单纯榨取“一滴油”到现在吃干榨尽“一颗果”。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联合国内从事油茶研究的一流科研院所,引领建立全国油茶科技研发中心;加大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经营机具、茶果采收、测土配方、恳复施肥、油茶加工、低温仓储和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科研力度,完善健全种植、采摘、仓储和加工等各个环节的行业标准;开展技术攻关,积极引进中南林科大“杂交油茶”等新品种,尽快突破油茶抗旱、低产复壮等关键栽培技术;持续开展油茶壳、油茶枯等附属物高价值化利用技术攻关,推进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油茶枯绿色综合利用技术项目”产业化落地和“油茶枯生物饲料项目”建设。

“十四五”期间,力争日化、美妆、保健、医药、有机生物等油茶衍生产品占产业链条70%以上;改扩建“衡东大桃”油茶采穗圃、衡阳县苗圃油茶采穗圃60亩,高标准建成良种油茶育苗基地200亩;提升企业科技含量,提高油茶生产效率、生产效益以及油茶产品附加值,支持培育2--3家油茶龙头企业上市。

产业链延伸——

品牌带动,油茶产业“三群一带”已具规模

一颗颗新鲜茶果从传送带进入,经过色选、清洗、剥壳、冷榨、精炼等环节,分别变成鲜茶油、茶籽废渣浆液和果壳碎料。随后,从茶籽废渣浆液中提取茶皂素,用作洗发水、手工皂等天然洗护产品制作,成为畅销的天然洗护产品。

在湖南大三湘“油茶鲜果鲜榨”生产线上,记者亲眼见证了油茶果“变身”护肤品的全过程。

“这条全国首家鲜果鲜榨工业生产线,颠覆了过去必须晒干茶籽才能榨油的历史,突破油茶鲜果到茶籽的加工、茶籽压榨加工得油率、附产物茶饼综合利用三大传统加工瓶颈,扩大了产业附加值。”大三湘公司负责人周新平告诉记者,公司先后推出山茶籽洗发水、沐浴露、润肤油等多种山茶油洗护品牌。2022年,仅洗护产品就实现销售2000余万元。

从茶油生产到衍生品研发销售,大三湘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覆盖。而在常宁市西岭镇平安村,一条以茶油为主题的旅游线路也正受到市民热捧。

每逢节假日,这个有着1700多年油茶栽培历史的村落就会迎来旅游高峰。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赶来这里,欣赏油茶林海的葱绿,感受古法榨油的奥妙,品尝茶油美食的醇香。

平安村是西岭镇油茶特色小镇核心区,为延伸油茶产业链,提升整村的油茶产业效益,该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垦复了老油茶林、科学培育了新油茶林,还引进龙头企业流转土地种油茶,打造了集油茶种植、文旅休闲、森林康养等于一体的油茶特色小镇。

如今,一条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全产业链条在平安村已初步形成。2022年,全村以油茶体验为主的旅游项目吸引游客累计达20万人次,带动当地7万余人致富。

跳出油茶抓油茶。作为农民致富增收、乡村振兴的示范产业,衡阳的油茶早已告别“摘茶籽、卖茶油”的原始发展阶段,走向了“三产融合、蝶变升级”的产业发展之路,实现了由“规模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增加”的新跨越。

近年来,我市油茶的产业集聚日趋明显,不仅打造了“衡阳市百里油茶产业示范带”,形成了“耒阳--常宁--祁东、衡东--衡山、衡阳--衡南”三大油茶产业集群;还建成了衡东、衡阳、常宁3个油茶良种采穗圃和10处定点育苗基地。培育了国家级农林业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9家,联结辐射基地达100余万亩,提供就业岗位10万多个;建设103个1000亩以上的油茶种植基地、426个300亩以上的油茶种植基地、3898个50--100亩的油茶家庭农场。科学布局11家茶油年加工能力500吨以上的企业,有序推进茶油小作坊升级改造和油茶仓储中心、国家级(衡阳)油茶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成功创建全省唯一油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并筹建国家油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与此同时,我市还瞄准打造“衡阳油茶”公共品牌中心,不断提高“衡阳茶油”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常宁茶油”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耒阳油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三湘茶油”“神农国油”被评为“中国茶油十大知名品牌”。全市油茶企业品牌15个,油茶产品品牌34个,品牌茶油销售量1.8万吨,油茶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欧洲、北美和港澳台地区。

“中国油茶看湖南,湖南油茶看衡阳”的发展共识已经形成。

接下来,我市将在既有品牌的基础上,创新采取整合塑造,全面推行“衡阳茶油”赋码标识机制,构建以“衡阳茶油”公用品牌为引领,地方区域特色品牌、企业知名品牌为一体的品牌集群,以品牌效应抢占市场。同时,将突出抓好油茶品牌和市场推广,面向全国建立茶油体验馆,打造全国油茶品牌消费中心,吸引外地资本来衡设立油茶产品交易点,构建全国油茶产品交易物流网络,拓展油茶产品“互联网+”交易,让油茶产品搭上互联网联通世界的渠道。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