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宇 记者 庞玉宇 文/图)沿着蜿蜒曲折的乡间公路前行,千亩梯田映入眼帘,层层叠叠的梯田犹如一级级绿色的台阶,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布满整个山野……放眼望去,1017亩高粱迎着阳光竞相生长,绿油油的高粱叶片随风舞动;田间地头,村民们劳作着,除草、除芽一气呵成。这里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螺髻山镇黄草坪村的千亩高粱种植基地,如此景观,得益于泸州市龙马潭区对口帮扶普格县援彝工作队的对口帮扶项目——有机高粱种植基地。在他们的帮扶下,普格县有机高粱种植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跨越式变化,农业产业发展不断增强,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千亩高粱无人机喷灌作业找准产业补链切入点开启有机高粱种植探索之路“青山座座皆巍峨,壮心上下勇求索。”从泸州到普格,近千公里,龙马潭区援彝干部背井离乡,克服重重困难,义无反顾奔赴大凉山,扎根乡村振兴第一线,在凉山州这片希望的土地上发光发彩,普格县有机高粱种植的探索之路就是他们踏踏实实留下的脚印。有机高粱竞相生长普格县日照充足、雨水充沛,适宜的海拔气温为农作物差异化栽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但地貌崎岖不平,大量土地撂荒,形成了以种植玉米、土豆为主的单一农业种植模式,经济带动效益不明显。
如何破解普格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困局?产业振兴是关键!龙马潭区援彝工作队发挥帮扶单位职能优势,深挖普格县优厚资源禀赋,结合泸州特色酒产业原粮供应存在的缺口,最终决定在普格县试点种植有机高粱。为什么选择种植高粱?“泸州作为闻名全国的酒城,有‘泸州老窖’‘郎酒’两大酒业龙头企业和上千家酒类企业,年需酿酒高粱100万吨以上,其中,小高粱需23万吨以上,目前,泸州全市小高粱种植面积约40万亩,大约能提供13万吨,缺口至少10万吨。”普格县委常委、副县长、龙马潭区对口帮扶工作队领队徐峰说,在普格发展高粱产业,既可以补充泸州市原粮供应的缺口,又可以使普格县大量的撂荒地得到系统性整治,是推动帮、受扶地供应链互补的“切入点”,有望实现产业“补链”、双赢互利。温室育苗棚自2021年以来,龙马潭区援彝工作队积极组织泸州酒类企业代表和农业技术专家到普格县开展对口帮扶专题调研,引进“国窖红一号”“泸州红一号”“郎糯19”等五个有机高粱品种,分别在普格县荞窝镇、花山镇、黎安乡三个不同海拔地区开展适应性对比试验,实现同品种有机高粱亩产较泸州本地增加10-20个百分点。经检测,高粱品质与泸州本地相当,酿酒试验反馈出酒率与酒质均与泸州持平。
试种的成功,犹如一针强心剂,为普格县做强高粱产业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撑。说干就干,2022年,龙马潭区援彝工作队开启在黎安乡沙锅坪村的千亩高粱种植。该基地总投资532.45万元,在海拔1700米的土地上种植以“国窖红一号”“郎糯19”为主的优质小高粱。引入企业“带头”实现两地互补共赢双丰收随着大规模种植的开始,新的问题摆在了面前——普格县属于高山地区,坡度大,土地不平整,为机械化操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其次,旱季时间长,存在缺水问题。为此,龙马潭区援彝工作队联合普格县相关部门整合土地,并建设道路、灌溉系统等基础设施,这一系列问题得到了解决。农技专家讲解种植技术为保障有机高粱种植基地科学施种,解决农户种植技术问题,龙马潭区援彝工作队先后选派了农技专家6批,共计25人次,对有机高粱种植开展实地调研,对农户进行种植技能培训,并成立工作专班2个,落实专人负责项目跟进、对接,积极收集、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项目良性发展。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实现高粱产业稳定增收,就必须提升龙头企业牵引力,把有经验、有技术的专业企业引进来。龙马潭区援彝工作队成功招商引进四川惠高粱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科学开展产业布局和生产。
该公司运用先进的浮苗育种技术,科学、规范开展有机高粱示范种植,并建立规范性厂房开展实验性白酒酿造。在企业的引领下,黎安乡千亩高粱种植基地平稳向前发展。有机高粱喜获丰收高粱产量无忧了,销路自然也跟着畅通了!龙马潭区援彝工作队牵好高粱基地和泸州酒企之间的线,保障普格县高粱有路可销。去年,促成泸州老窖同四川惠高粱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高粱收购协议,共收购高粱近300吨,实现年利润60多万元,有力推动了泸州优质企业同普格县优质高粱形成上下游产业链,互补共赢,有了黎安乡千亩高粱种植基地的成功经验,2023年3月,龙马潭区援彝工作队在普格县螺髻山镇黄草坪村继续扩大种植高粱1017亩。截至目前,普格县高粱种植面积达到2017亩,进一步辐射带动普格县粮食作物种植向优质、标准化方向发展。下一步,龙马潭区援彝工作队计划通过一至两年的发展,将两个高粱基地建设成为高粱示范、绿色生态循环种养殖、农旅观光、现代农业机械化应用的产业基地。龙马潭区援彝工作队历时3年打造的有机高粱种植基地,将普格县与泸州的优势产业——酒业有机链接,既带动了普格县有机高粱种植,又解决了泸州酒类行业原粮需求缺口,互利共赢,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是大凉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范例。启一元复始,待四序更新。龙马潭区援彝工作队将继续凝心聚力、发挥职能、积极探索,继续深挖致富潜力,齐心协力建设“幸福美丽新普格”,在实现大凉山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勠力前行。
(曹芮铭 记者 王晓英 赵权军)盛夏,阳光洒在池塘的水面,泛起粼粼波光。近日,在大竹县石桥铺镇稻虾产业基地的“喜庆丰收 欢乐一‘虾’”首捕活动现场,随着渔网被缓慢提起,无数小龙虾在网中活蹦乱跳,村民们动作娴熟地将小龙虾倒入船中,再将网投入池塘,驾船驶向下一处打捞点。今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大竹县第十四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指出,要持续扮靓“稻麻茶竹椿虾”六张名片,打造“辨识度高、竞争力强、辐射面广”的区域公用品牌,“虾”作为新入驻的第六张名片,备受关注。如何精心打造“虾”这张名片?如何让“虾”产业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引擎,带动农民实现致富增收?大竹县委、县政府展现了“农业必须出彩、乡村振兴必须全面发力”的坚定决心,更通过一系列举措为稻虾和珍珠蚌养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稻虾产业开新局石桥铺镇位于大竹县域东北部、铜锣山以东,地处县域山后区域,与川渝交界,距离县城31公里,户籍人口达4.6万人。由于资源、区位和交通等因素的制约,该镇在过去的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养殖户迎来小龙虾丰收“今年4月初,随着稻虾产业基地的开工建设,石桥铺镇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经过80多个日夜的紧张施工,基地已初步建成,为镇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石桥铺镇党委书记彭豪表示,小龙虾养殖产业被确立为大竹农业的第六张名片,石桥铺镇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壮大稻虾产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石桥铺镇引进了稻虾养殖的龙头企业——开江民生渔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00万元与村集体共同发展。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当地农户得以参与到稻虾产业的发展中,共同分享产业发展成果。发展初期,石桥铺镇面临着诸多困难,如群众存在对土地租金是否按时支付、小龙虾养殖是否影响农业生产等方面的顾虑。为打消这些顾虑,镇里成立了工作专班,协调解决问题,通过组织干部群众实地学习参观,改善基础设施,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目前,基地已完成一期工程,占地面积1000亩,预计年底可完成1500亩稻虾田改造。未来,石桥铺镇计划将农业观光与休闲旅游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体验农耕文化的机会。基地采用“三茬虾一季稻”的生产模式,每亩预计可实现年产小龙虾300斤,水稻800斤,稻虾综合产值162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年平均增收上千元。“智”绘产业发展图在风景如画的乌木镇,大竹县智能化小龙虾繁育基地里的工作人员正精心投喂着由公司选种扩培的菌藻。这种创新的投喂方式不仅降低了成本,更对水质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这里,小龙虾的繁育、生态种植与观光旅游融为一体,稻虾产量高、效益显著,深受成渝两地消费者的喜爱。千亩稻虾产业基地为全力打造“稻麻茶竹椿虾”六张农业名片,大竹县正致力构建百万亩特色产业基地和百亿级农产品加工集群。今年以来,该县稳步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稳步扩大农业优势。记者从大竹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在稻虾产业的发展上,大竹县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早虾更早上市,价格更具竞争力。为进一步推动稻虾产业的发展,该县计划以石桥铺镇为核心,推广“平田”模式,力争到2027年底实现稻虾综合种养10万亩以上。通过广泛宣传、科学规划、土地流转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确保稻虾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大竹县还看中了珍珠蚌养殖的“一水两用”优势,利用2.5万亩坑塘水面,通过宣传引导、学习借鉴和摸底调查等措施,积极推动珍珠蚌产业发展,计划到2026年发展珍珠蚌养殖5000亩以上。大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小龙虾和珍珠蚌的发展,为此研究并拟定了《大竹县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九条措施》。该措施涵盖了人才补贴、经营主体补贴、参保费用补贴、品牌奖励、科研奖励、电费补贴以及产业发展基金等多个方面,旨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促进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虾蚌共书新篇章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竹县对稻虾和珍珠蚌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委、县政府强调,稻虾和珍珠蚌产业不仅是基于大竹县实际和资源禀赋的特色优势产业,更是实现“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成功”目标的重要抓手。据悉,大竹县已制定明确的产业发展目标,到2024年全县计划发展稻虾产业3万余亩,珍珠蚌养殖面积力争达到2000亩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各乡镇(街道)提前谋划,与县农业农村局紧密合作,积极动员养殖业主参与,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发展、早受益。小龙虾捕捞现场为确保养殖户的利益,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和乡镇(街道)将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和服务保障,让养殖户能够心无旁骛地从事农业生产,专心致志地谋求发展。在品牌打造方面,大竹县也下足了功夫。通过举办稻虾和珍珠蚌养殖培训会等形式,进一步打消养殖户的疑虑,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各乡镇、养殖户之间将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当前,大竹县正处于“重塑大县荣光、建设美好竹乡”的重要时期,也是稻虾和珍珠蚌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县委、县政府要求全县上下要站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高度,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确保稻虾和珍珠蚌产业取得更大发展。(大竹县委宣传部供图)
(记者 张守帅)7月1日,国内首列氢能源智轨电车在宜宾下线。这是继今年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都造)试跑后,四川绿氢产业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释放出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前不久,2024国际锂电新能源产业大会在遂宁射洪市举行。射洪市锂资源掌控量,约占全球11%。像射洪一样,四川各具特色的7个全国百强县、13个全国百强区,加快带动形成强县引领、竞相争先、协同共进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阿坝州去年掀开进入动车时代的新篇章,革命老区巴中也尝到高铁红利:6月底,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巴中至南充段开通运营,为老区振兴、乡村繁荣以及红色文化传承增添大动脉。近期发生的3个故事,从产业到县域,从科技到交通,从城市到山区,无不印证着巴蜀大地发生的喜人变化。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深入分析四川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提出实施“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擘画出治蜀兴川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此后,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四次全会、五次全会,分别专题研究“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并作出《决定》。
将省委发展战略一一落实落细,构成推进四川现代化建设的四梁八柱。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全省上下深入实施省委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现代化建设实现良好开局。2023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迈上6万亿元台阶、同比增长6%。今年一季度,四川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48.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铺展开新时代治蜀兴川新画卷,“天府之国”展新颜。“四化同步”塑造高质量发展内驱力今年前5月,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4023.1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平板电脑出口284.7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一;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投影仪、石油钻探机、锂电产业相关材料等,出口规模均居全国前列。与此相关,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41个大类行业中,有3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规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达94.2%。六大优势产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等,保持较快增长。这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取得的直观成效。“四化同步”是指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一体布局、功能上耦合叠加,重在解决发展路径和战略重点问题。
“四化同步”并不意味着四个方面没有主次,省委强调要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主引擎,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随着深入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四川形成电子信息、食品轻纺、能源化工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9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如今,一大批“四川造”拳头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崭露头角,对维护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四川高端柔性屏全球市场占有率近50%,智能功率模块年产量居世界第3位,新型显示面板出货量居全国第3位,食品工业规模居全国第3位,四川水电装机规模、天然气产量居全国第1位,还建成全球第一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钛原料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血液制品生产基地等。信息化浪潮方兴未艾。面对新的趋势形势,我省把加快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以降本、增效、提质、扩绿为关键点促进企业乘“云”而上、借“数”发展,努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2023年,四川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9.4%、81.7%,智能制造就绪度达20.2%、居全国第4位。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四川着力以县域为载体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持续开展“天府粮仓·千园建设”行动,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四川粮食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去年还出栏生猪6600多万头,稳居全国第1位。油菜籽、马铃薯等15项农产品,产量居全国第1位。资阳市“种”出全国七成多的柠檬。苏东坡的家乡眉山市,把不起眼的“小泡菜”做成数百亿元的“大产业”。前些日子,四川肉兔产业集群、川中北蚕桑产业集群入围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至此,四川已有9个集群入围,数量稳居全国前列。“城乡融合”绘就共同繁荣“工笔画”一个数据颇为引人瞩目:2023年四川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2.32下降为2.26,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继续缩小。四川既有大城市,又有大农村,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交织叠加,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四川的必答题。省委明确提出“抓好两端、畅通中间”工作思路,精准施策、对症下药,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使城市乡村各展其长、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县城位于“城尾乡头”,是农民进城的第一站。“七普”数据显示,十年间四川县城人口占县域人口比重持续提升,从15%提升至30%。尽管如此,2023年四川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6.67个百分点。相关数据显示,如果全省城镇化率每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每年将有80余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顺应这一趋势,四川以更大力度向县级下放一批财权事权,实施县城精修细补十项民生工程,提升县城功能品质,吸引更多人口和产业向县城集聚。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关键是想方设法满足居民对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的需求。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在壮大产业集群、提升县城发展能级、加快补齐传统基础设施短板等方面,出台一系列细化举措,提高就地就近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在政策有力推动下,四川涌现了一批具有鲜明辨识度、显示度的产业强县。2023年,全省GDP超1000亿元的县域达11个、超500亿元的县域达33个,半数以上县域GDP超过200亿元,县域经济“橄榄型”架构愈发明显。在一端抓县城的同时,另一端则要把农村建好。四川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焦“小切口”,每年培育1000个示范村,深入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打造具有巴蜀韵味、彰显各地特色的美丽乡村新图景。
炎炎夏日避暑时节,乡村旅游火起来。大山深处、高原之上提档升级的美丽村落,解锁清凉模式,迎来一拨拨前来深度体验“打卡”的人群。德阳绵竹市九龙镇自6月18日以来已吸引超过12万人次游客,很多民宿入住率较往年增加20%。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畅通中间”,在县域内率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破除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向来“敢为天下先”的四川,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着力写好要素融合、产业融合、设施融合、治理融合“四个融合”大文章,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具有四川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特别是在要素融合方面,四川既坚持把该打开的“门”打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又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引导更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今年4月,《四川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办法》正式施行。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出租,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五区共兴”促进高水平协调发展2023年四川不仅全省经济总量首次迈上6万亿元台阶,多个市州还实现新突破:成都GDP超2.2万亿元,绵阳GDP超过4000亿元,宜宾GDP在3800亿元以上,全省超千亿元的市州达18个,呈现协同联动、竞相跨越的良好态势。
四川地域广阔、地理差异明显,长期以来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五区共兴”就是要充分考虑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等五个区域经济板块的禀赋条件和发展基础差异,高水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部署,要求川渝两地共同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为四川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创造了历史机遇。川渝两省市坚持“川渝一盘棋”理念,9次召开川渝党政联席会议作出一系列部署,着力壮大成渝主轴、推进中部崛起,加快建设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夯基垒台、重点突破进入全面提速、积厚成势的新阶段。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GDP达8.2万亿元,占全国、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为6.5%、30.4%。这个过程中,四川启动实施成都都市圈建设成长期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成资S3线全线贯通、轨道上的都市圈加快打造,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持续提高;“一中心一方案”支持绵阳、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省域经济副中心及乐山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支撑更有力的次级增长极不断做强;成都平原经济区“压舱石”作用持续发挥,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加快发展,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齐头并进,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局面十分可贵。
特别是在重点区域,四川出台针对性举措——支持川中丘陵地区自贡、遂宁、内江、资阳四市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推动成渝地区中部崛起;对位于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的39个欠发达县域开展托底性帮扶,动员各方面资源力量加快补齐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最大短板,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巴山蜀水间,产业项目加快集聚。2023年,四川制造业投资超百亿元在建项目55个、年度完成投资1182亿元,产业投资增长19.4%;基础设施项目跨越天堑,铁路项目在建19条、年度完成投资709亿元,高速公路项目在建44条、年度完成投资1422亿元,大中型水利项目在建50个、年度完成投资134亿元,铁路、公路投资全国第一,在建水利工程总投资为历史之最;民生项目从图纸走进现实,以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为代表,全面提升城乡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欣欣向荣的四川,这是动能充沛的四川,这是携手共富的四川——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实施省委发展战略,齐心协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