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环绕、泉水甘甜,林木繁茂、空气洁净。走进汪清县鸡冠乡大北沟村占地面积约18.2公顷的百万袋黑木耳摆栽基地,圆柱状的菌袋一串串整齐地悬吊在棚架上,肥嘟嘟的黑木耳从菌袋四周的小孔中探出头来,长势喜人。

“近三年,合作社黑木耳产业蓬勃发展,栽培木耳菌包170万个,年产值可达700万元以上。”作为当地黑木耳种植的带头人,红鸡冠黑木耳合作社理事长林岩自信满满地对记者说,今年,合作社新建了14栋吊袋菌包栽培大棚,每栋棚约可吊菌包2.2万个,出干品木耳2650斤左右,预计产值可达140万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致富,必须得有项目。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黑木耳产业一步步从“低小散”走向“高精尖”,从“脱贫产业”走向“富民恒业”?

三年来,合作社建立了日产3万袋菌包生产线和木耳烘干车间,形成了集菌种研发、菌包生产、基地建设、产品加工、设备制造、市场营销、废弃菌包回收利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在菌种研发上,合作社依托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了吉冠食用菌研究所,研发出适合本地特色的吉冠1号和吉冠2号新菌种。我们还有标准化菌包厂和集中菌袋回收厂,用废弃菌料配些新料做成蘑菇和玉木耳菌包。同时,打造出了吉冠黑木耳品牌,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林岩自豪地说,我们马上要建设产品精深加工车间,开发即食木耳并推向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有了致富产业,农民就有了增收门路。“采摘、搬运我们优先雇用脱贫户,带动周边农民就业400余人。每年工作10—12个月,每天工资170—200元,一年一个人收入大概4万元。”林岩说。

在汪清县像大北沟村这样建起了百万袋黑木耳规模基地的村数量达65个。如今,汪清县原来“低小散”的产业格局被打破,单点项目不再彼此孤立,形成了集群式、上下游互动的闭环产业链。围绕生产端的配套企业相继落户,形成了生产到废料再利用的产业循环价值链,实现了产业发展绿色无污染,小小的黑木耳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致富“宝”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剂。

目前,汪清县黑木耳专业镇达到5个、种植村121个,年栽培总量达6.5亿袋,产量3.5万吨,产值34亿元,产业规模位居我省首位。黑木耳种植户达1.4万,近4万人从事木耳采摘等相关产业,占全县有劳动能力农业人口一半以上。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