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18日讯(记者 张尚武 通讯员 李书庚)一场非洲猪瘟,引发养猪业震荡。着眼“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湖南养殖业加快转型升级。

今年7月,湘沙猪配套系通过农业农村部评审,“国保”名猪沙子岭猪保种实现产业化。几天前,湘村黑猪联手盒马鲜生、永辉超市,拓展新零售渠道,以产业升级赢得消费升级商机。

近年来,湖南养殖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猪保禽促牛羊。虽然历经自然风险、疫情风险、市场风险,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势头不减,愈是艰难愈向前。

持续调优产业结构。依据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禀赋,生猪产业规划为“四个区”,即重点发展区、约束发展区、适度发展区、潜力增长区,推进产能由都市近郊、水网地区向环境容量大的湘西、湘南地区转移;湘西南利用草山草坡,加快发展牛羊等草食牧业。

持续发展特色养殖。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宁乡花猪、沙子岭猪、湘村黑猪、湘西黑猪、湘西黄牛、湘东黑山羊、临武鸭等特色养殖。

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全省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退养关停规模畜禽养殖场3915家;按照“有退有进”原则,大力引导适养区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做到 “退进结合”。省里支持新五丰、湘佳、正大等20余家龙头企业,在适养区布点,建设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基地;引进温氏集团,在永州等地布局一体化养猪分公司;支持佳和、唐人神等龙头企业,在湘南湘西新建百万头生猪养殖基地。

目前,全省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33个、省级示范场757个,为优质畜禽产品供应夯实了基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