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统计数据质量管控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材料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唯一途径是加强统计基础工作。我镇根据市统计局要求,抓好统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强化统计数据质量管控,深入调查、强化服务,全面提升xx统计工作,服务xx经济社会发展,为全市统计数据质量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做有益的探索,确保了源头统计数据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 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网格管理制度。为全程监督企业联网直报数据质量,我镇深化统计改革内容,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这项工作的特点是分层次明确了镇(街道)主要领导、统计分管领导、统计中心、管理片(区)以及村级统计人员职责,最终形成镇(街道)领导、管理区(片)、村级统计人员、统计调查单位的统计工作纵横向管理体系,构建成一个健全的统计网格化管理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部门全力抓、条块联手共同抓”的责任体系,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证,及时掌握最真实的在库企业信息,强化数据间的匹配性比对,有效地对源头数据质量进行管控。 二是建立全员统计制度。xx镇结合机关联系企业制度,开展全员统计工作。制定《全员统计工作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和《全员统计工作考核评价办法》等日常管理制度,设计下发《全员统计基层表》,规定每名机关人员每月底要下村对联系企业进行一次实地走访,结合企业财务资料及实际生产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现场填写调查报表,于每月28日前上交统计中心,由统计中心负责汇总。

《全员统计基层表》填报内容主要包括从业人数、职工工资、机器设备台数、用电量、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这些数据大部分可通过查看资料或现场清点取得,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通过几个月的运行,较好地帮助了统计中心及党委、政府及时全面了解各企业生产情况,效果显著。 三是建立包片联企制度。在建立全员统计的工作基础上,推行“包片联企”承包责任制,实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各统计工作片中的每个工作人员都需要联系指导责任区内的所有基层统计单位,实现谁联系、谁负责,责任可查、绩效可对。服务模式从一家企业按统计报表对应多个专业人员的“一对多”,转化为一家企业各类报表只对应一个片区人员的“一对一”,有效避免了交叉服务、多头管理的“重复劳动”,但对统计工作片内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要求更高,必须全面了解各专业统计制度、方法,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加强指导,做好服务,实现应统尽统,不留死角。网格化管理员要建立并完善各生产经营单位的基础数据台帐,层层落实工作责任,负责将所有辖区内的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调查摸底,按照“一户一档”的模式分别登记建档,形成本网格内的管理数据库。按照网格化管理的要求每季上报本网格内的信息变动情况,实施零报告制度,如企业管理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四是建立联审联评制度。为全面准确及时落实统计方法制度,夯实统计基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xx镇建立统计数据联审联评工作制度。由统计中心人员根据平时工作中掌握的情况,对统计单位的数据质量问题作出初步评定,对疑点较多且问题较突出的单位,作为联审联评的对象。由统计分管领导牵头,统计中心人员参加,或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再邀请统计、发改、经信、财政、商务、工商、电力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采取现场评估和报表审核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查看企业规模、生产销售现状、从业人员数、用电量、财务数据以及有关原始记录和台帐(产品库存、进出货单、购销发票、发放工资清单等),来推算识别数据真伪。①工业总产值:进行行业比较,根据规模企业分行业每度电产出,来评估该数据有无异常;进行人均生产量比较,根据企业从业人员数或工资总额来推算产量,评估该数据有无异常。②能耗:与企业财务发票数据比对是否一致。③投资项目数据:项目上报的数据与相关原始凭证是否一致;与施工现场进度是否相符;数据与上报其他部门有关数据是否一致;以用于工程建设和设备购置的财务支出发生数等,来推算评估该数据有无异常。④规模上服务业单位营业收入、贸易企业销售额(零售额)和营业额:与上报给其他部门的有关数据比对是否一致。

与国税部门比对营业收入数据,与商务部门比对销售额数据。⑤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与用工合同、社保数据和财务数据比对是否一致。 五是建立数据质量管控体系。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根本所在,是提高统计数据社会公信力的基础,xx镇高度重视统计数据质量管控体系建设试点工作。①建立班子成员负责企业统计数据质量制度。每家规模上企业都有一名班子成员和机关同志与其结对联系,负责企业的统计数据质量。每季度联系领导都会在统计中心人员的陪同下,分组带队走访辖区内的规模上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督促他们应统尽统。②强化统计数据监督检查。用好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经信局的有序用电操作平台,结合供电所、财税系统以及统计局反馈的相关数据,以用电量为抓手,评估企业上报数据质量。经常性组织人员下企业检查,如发现企业统计人员不到位、报表填报不完整、数据质量不高、原始记录和台账不健全、资料归档不及时等基础工作问题,将责令其限期整改。对统计基础建设工作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的企业,xx镇将其上报给市统计执法大队作为重点稽查对象。③动真格对待统计数据质量自查自纠。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统一部署,我镇在所有规上企业和投资项目中开展数据质量自查自纠工作。

在企业自查中共发现5家错报企业,其中4家多报,1家漏报,目前已全部纠正到位。 二、取得成效 一是监测预警功能充分发挥。掌握一线生产经营企业第一手资料,深入了解宏观政策落实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强化对经济运行的监测预警,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统计服务。牢牢把握住基层数据质量的“生命线”。将统计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源头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为党委政府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 二是长效管理机制科学有效。通过把统计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建立以工作实绩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促使各村企引起足够重视,花时间、花精力去抓好这项工作。并且,专项经费的保障与落实,大大改善了基层工作条件和人员待遇,有效调动了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夯实基层统计基础。三是基层统计力量培育壮大。由于村级干部个个熟悉区域情况,全员统计网格化管理,经过一年的实践,网管员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业务知识和丰富的入户调查经验。镇通过加强日常管理和业务培训,及时以《考核结果反馈》的形式指出个性、共性问题,提出整改意见,逐渐培养起一支基础扎实、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基层统计工作队伍。全员统计网格化管理也意味着人人参与统计工作,解决了统计工作尤其是大型普查工作量大、调查人员少的矛盾。

四是统计工作基础坚实稳固。全封闭、全覆盖、不重不漏、科学合理的网格框架,为各类统计调查包括大型普查区块划分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并且,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统计普法宣传,增进了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增强了调查对象的配合意识,为顺利开展各类普查、统计调查、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现场指导和规范企业统计工作,报表迟报率下降,上报质量明显改善,确保各类统计调查数据质量。五是统计基础信息查清摸实。通过定期走访全面排摸,各网格对“一户一档”数据库进行有效管理,及时对建制调整或区域发生变化的相关网格进行区域界定和业务交接,明确网格化工作各自管辖区域,重点厘清交叉重叠的区块,及时完成法人、个体名录库等数据资料的移交接管,最大限度避免了名录库工作量大、单位变动频繁带来的单位户数缺漏、营业状态不清、单位信息不全等问题,实现有效衔接、平稳过渡。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