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小康示范村镇建设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小康示范村镇建设经验材料(3页珍藏版)》请在维思文库上搜索。
1、小康示范村镇建设经验材料依托城市谋发展 打造特色奔小康 各位领导: 我们*镇地处县城,现有20个农业行政村,10个城市社区,总人口21万,其中农村人口3.5万,耕地面积1.8万亩。今年以来,我们根据县委、县府建设绵渝路射洪现代农业示范带,以及赋予我镇2020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提出“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大力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争当绵渝路射洪现代农业示范带领头羊”的镇域农业经济发展构想。目前全镇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小康示范建设开局良好。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广泛宣传,努力营造小康建设氛围。为充分调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县示范县建设动员会后,镇党委、镇政府
2、及时召开了党委会、党委扩大会和全镇全面建设小康镇动员大会。同时,利用有线广播、电视、专栏、讲座和学习会等形式,对全面建设小康镇进行了广泛宣传、深入动员、全面部署。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支持和参与小康建设的热情。目前,全镇上下已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小康”的良好局面。 二、合理规划,科学制定小康建设目标。由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牵头,聘请相关涉农专家逐村调研,因地制宜,制定了全镇和各村详细规划。大胆提出了:淡出传统农业,以蔬菜、水果、花卉、养殖、休闲观光为五大支柱,全方位发展城郊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规划到2020年,通过7年左右的时间,把我镇建设成为川中丘区的经济强镇、教育名镇、旅游重镇和农业特镇,全
3、面实现小康目标。 三、狠抓落实,小康建设初现成效 (一)围绕农民增收,狠抓农业结构调整 瞄准城市“菜篮子”,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通过精心规划,启动了6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一是以王爷庙、南井沟为重点的2000亩精细、反季节蔬菜基地。二是以白马庙、白莲山为重点2000亩旱地时鲜蔬菜基地,三是以大堰、磨咀、宝塘等村为重点2000亩水生蔬菜基地。通过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吸引外地业主,扶持大户进行示范,引进和提供优良品种,现已建成蔬菜基地4000余亩。继去年我镇获得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后,今年,四季豆和莴苣两个品种又获得国家级“无公害蔬菜”认证。 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发展名优水果。利用
4、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和川中项目等工程,引进名优品种,改造原有老化、劣质品种,现已建成以大堰、磨嘴、中沟等12个村为重点的3500亩名优水果基地。目前,果树长势良好,大多数已开始挂果。 瞄准城乡消费时尚,大力发展花卉产业。通过扶持大户,典型示范,现已发展花卉大户20余户,拥有花卉基地500余亩。其中文衍丰、向贵良、蔡开吉等种植面积都在20亩以上。如今,花卉产业正在成为我镇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畜牧业,实施35万头优质肉猪工程。我们把畜牧业发展作为农业的“重头戏”来抓,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专门领导班子,根据各村条件和传统习惯,采取一系列措施,狠抓了以太空村、大堰村等为重点的养鸡示范基地,以平
5、安村、佛南村等为重点的养猪基地,以王爷庙村、太空村等为重点的养牛基地。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提供市场信息,提供技术指导,协调资金,扶持奖励等措施,使得养殖业快速发展。目前,全镇已发展“百牛村”4个,“千猪社”4个,“万只小家禽户”8户,养殖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65%以上。 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城市“后花园”。我们充分利用城郊区位优势,引导农户发展休闲观光假日经济。现已发展遍布城郊、风格各异的“农家乐”50余户,年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年创产值500万元以上。规模较大的“九香园”、“正豪园”、“悠然山庄”等,年纯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 发展优质粮油,实施订单生产。对部分不适宜种蔬菜等经济作物,或无能力种植经营经济作物的农户,我们协调粮油部门签定订单种植合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全面提升传统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