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县农民在“五个能人”带领下,利用简易竹架塑料大棚试种早辣椒、早番茄,产值是传统农作物产值的5-6倍。于是, 一场以蔬菜商品化生产为主的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于20世纪80年代在和县悄然兴起。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无论蔬菜种植规模、特色、科技含量,还是蔬菜加工、市场流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蔬菜产业成为了和县的一个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收获了“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

“五个能人带全乡,万吨蔬菜过大江”的传奇故事,虽已是陈年往事,但这篇“传奇”却一直在续写,从未曾完结。现如今,和县正在依托优势资源,借力现代科技,在产业兴旺上下功夫,不断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乡村振兴正在跑出“加速度”。

致富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视频_蔬菜大棚种植户_大棚种植蔬菜致富

和县蔬菜

改革开放推涌绿色浪潮

30万年前,和县猿人就生活在这片古老大地上。30万年薪火相传,这片神奇的田野上,孕育无数宝藏,蔬菜就是其中的一宝。据和县县志记载,战国时,和州大地上已开始种植蔬菜,种类有葵、藿、薤、葱、韭等。经汉、唐、宋、明、清历代的培育和引进,至民国期间,和县的蔬菜种植品种多达30多种,一年四季均有适时的蔬菜供人们种植和享用。

“五个能人”之一的李正飞回忆,改革开放后,土地分到各家各户了,由农民自己来经营,“这是党富民政策,干活的积极性可高了。”1983年,李正飞因为家境贫寒,吃不饱肚子,就在自家门后的一块三分地里种了辣椒、番茄、韭菜、白菜,一下赚了2000多元,把李正飞乐得合不拢嘴。巧的是,同村的刘斯荣、黄耀祖、尹仁志、黄立方等也在自家田地里试种蔬菜,当年实现亩均2000元的纯收益。

致富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视频_蔬菜大棚种植户_大棚种植蔬菜致富

和县蔬菜

收益提高了,他们思忖着如何让每亩的产值更高。1984年秋, 在和县县财政8700元专项周转资金的扶持下,李正飞等“五个能人”从安徽拖拉机厂引进建设了三座钢架大棚,其他农民也纷纷仿造钢架棚,搭建了部分简易竹架大棚,开始试种早辣椒、早番茄,并一举获得成功, 上市期比传统露地栽培提前一个半月。和县农民第一次在市场的舞台上闪亮登场,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了“人无我有”的市场效应,种植效益是常规农作物的5-6倍。

和县县政府领导获悉这一可喜的尝试,及时提出了“家有五亩田, 一亩做菜园”的号召, 继续采取典型引路、科技示范、财政扶持等措施, 全面推广“五个能人”经验,全县掀起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大棚蔬菜生产的热潮。

大棚种植蔬菜致富_蔬菜大棚种植户_致富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视频

大棚蔬菜示范栽培

从1984年到1990年,和县辣椒栽培由加工原料型的露地越夏秋熟栽培的第一代栽培模式,发展成大棚早熟栽培的第二代栽培模式,番茄生产也由大棚早熟栽培,进一步发展到高密度特早熟栽培,并普及推广了相配套的地膜覆盖、遮阳网覆盖等新材料应用技术。同时,和县还在西北部地区还推广了杂交西瓜新品种和配套的西瓜嫁接育苗技术、草莓栽培技术,逐步形成了“南菜北瓜”的规模特色。与此同时,善厚地区的菠菜及青菜、萝卜、芹菜等常规蔬菜繁种面积也突破万亩大关,达到历史高峰期,并享誉大江南北。

到1990年, 和县瓜果蔬菜一下子发展到8.5万亩,其中大棚面积3.5万亩,产区沿江沿公路主干线成带状分布,呈现出“南菜北瓜”的规模特色,以大棚早熟栽培为特色的商品菜生产全新模式基本形成, 蔬菜产业雏形初现,反季节新鲜蔬果, 沿着绿色通道源源不断地流向四面八方。

蔬菜大棚种植户_致富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视频_大棚种植蔬菜致富

复式日光温棚栽培番茄

科技创新打造“蔬菜硅谷”

慢慢富起来的和县人并不满足,传统的“种大棚”能让农民摆脱贫困的帽子,但是要想持续的发展还得靠科技,靠创新。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和县蔬菜产业发展摆脱了片面追求产量的野蛮生长之路,走出了一条“量”“质”并重的双轮驱动的绿色发展之路。

致富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视频_蔬菜大棚种植户_大棚种植蔬菜致富

和县台湾农民创业园

走进位于和县台创园的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蔬菜种苗大棚,从以色列引进的农业环境传感器系统设备,以及先进的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精确记录并控制着植物的生长。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供给,都有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保证了蔬菜种苗的品质。在这里,“物联网”与传统农业在蔬菜种植的平台似乎有了完美的融合,该公司的农业手机APP销售端,将蔬菜种植销售的全过程呈现,消费者可以追溯农产品质量,实现了农产品“从田园到餐桌”的全程监督。

推广应用农业生产新技术新理念,用科技创新放大现代农业优势,不断提升蔬菜产业生命力、竞争力,让“传统蔬菜种植”向“创新驱动”转变。

致富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视频_大棚种植蔬菜致富_蔬菜大棚种植户

秋延辣椒在田保鲜

1991年以后,一再出现“卖粮难”的局面,在此背景下,和县人进一步解放思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蔬菜瓜果生产进一步得到提倡。“五个能人”在该县独创了大棚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这一创新成果不仅使和县辣椒生产技术推进到了第三代,再次抢占了“人有我优”的制高点 。实现了和县大棚蔬菜生产既有春提前又有秋延后的双轮驱动模式,提高了大棚设施资材的利用率和大棚蔬菜种植效益,每亩平均增收3000-4000元,农民种菜致富的积极性高涨,蔬菜瓜果生产规模进一步加速膨胀。

围绕着大棚延后栽培这一核心技术的发展,和县还独创了与之配套的高温夏季泥猴法育苗技术,引进推广了膜下软管微灌技术、微耕技术、物理除草地膜覆盖技术以及植保领域的机动喷雾、粉尘法用药、新型环保灭鼠技术等,从而大幅减轻了广大菜农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推动了蔬菜规模化生产的发展。传统加工及外贸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市场网络迅速建立,市场交易趋于活跃。2000年,和县县、乡、村三级市场网络形成,在全省第一个构筑起蔬菜“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基本格局。

大棚种植蔬菜致富_致富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视频_蔬菜大棚种植户

物联网传感器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2010年,和县提出实施蔬菜产业提升行动,努力推进蔬菜产区向西、向北转移,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推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蔬菜产业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奖补力度。

在政策和资金的双重作用下,蔬菜产业提升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7年,和县蔬菜种植面积44万亩,品种涉及茄果类、瓜类、豆类等10大类近百个小类,年产各类安全优质蔬菜112万余吨,产值近23亿元,蔬菜产业已成为和县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和县也获得了“中国蔬菜之乡”、“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菜园子”、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等美名。84个瓜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和县辣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县黄金瓜”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蔬菜大棚种植户_致富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视频_大棚种植蔬菜致富

和县第十一届蔬菜博览会暨第五届农业嘉年华

三产融合引领乡村振兴

今年11月8日,和县第十一届蔬菜博览会暨第五届农业嘉年华的盛大开幕,本次活动吸引了客商和游客50万人次,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重要农展品牌。经过30多年的蝶变,蔬菜已成为和县最具代表性的“绿色名片”,‘蔬菜+’正成为推动和县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力量。

为推广蔬菜种植, 搞活蔬菜经济, 发展蔬菜产业,从2004年开始,和县创新形式,开始举办蔬菜博览会,以蔬菜为媒,搭台唱戏,推广宣传和县蔬菜,蔬博会办会规模与档次逐年提升,宣传推介效果更加明显,大大提升了和县以及和县蔬菜的知名度。和县通过会展与节庆,把传统蔬菜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以现代生态蔬菜产业为载体,突出蔬博会产业专业性及嘉年华、乡村旅游的休闲狂欢性,展现和县特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产业特点,推动现代都市休闲农业发展。

蔬菜大棚种植户_大棚种植蔬菜致富_致富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视频

和县农业嘉年华景点

在传承中前行,在创新中发展。从2014年开始,和县将蔬博会与农业嘉年华完美结合在一起,打造了一个全民亲近蔬菜、体验生态、感受农业的狂欢节,拉近了城市对农村的乡愁,促使了农业休闲旅游的兴起。据统计,首届农业嘉年华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

在规模化园区建设中,和县把传统的蔬菜标准园建设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在重点蔬菜标准园开展种植、观光、体验、采摘一体化休闲农业模式创新,同时还根据各蔬菜标准园的区位优势和种植特点,分别开展种植、养殖、加工多位一体化生态农业模式创新。

大棚种植蔬菜致富_致富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视频_蔬菜大棚种植户

和县农业嘉年华景点

以多业态嫁接提升现代农业,让和县蔬菜产业激发了无限创新动能。“近年来,我们抢抓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做足蔬菜特色产业‘大文章’,推动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产销体系更加完善、产品质量持续提升,接连荣获了‘中国蔬菜之乡’等多个‘国字号’招牌,‘南和县,北寿光’的品牌定位成为共识,‘和县蔬菜放心吃’的品牌价值深入人心。”和县主要负责人不无自豪地说。

农业兴百业兴,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助推农民增收致富,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和县蔬菜产业发展局局长刘卫兵表示,接下来,和县将以乡村振兴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做强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深入推进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中国东部和南方地区新型蔬菜产业先行示范区。

蔬菜大棚种植户_致富蔬菜大棚种植技术视频_大棚种植蔬菜致富

世界名模巡演来和县参观蔬菜生产

改革开放让和县的蔬菜产业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展望未来,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在和县正徐徐展开!(记者 柴胜松 通讯员 常兴胜 郭彤彤 张金龙)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