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前后,我们合作社累计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出口鲟鱼4批次30多吨,货值90万元。最近,国内市场鲟鱼需求量也大增,我们的冷水鱼供不应求,目前已出售30多吨,货值100万元左右。开年伊始,我们就迎来了国际、国内市场两个开门红,现在鲟鱼一天一个价,预计今年我们合作社收入将达到500万元以上。”2月14日,商南县黑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剑虹谈及当前火爆的冷水鱼销售行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张剑虹前些年在铜川、山西等地煤矿务工,挣得了人生第一桶金。回到家乡商洛市商南县十里坪镇后,他看到这里优越的环境和气候,萌生了养殖淡水鱼的想法。
说干就干,2017年,张剑虹联系了几个老乡,合伙出资100多万元,在家乡创办了商南县黑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及繁育、水产品销售、加工等产业。
“十里坪镇位于滔河上游,山间溪流众多,生态环境优越。我们合作社养殖用水水源引自黑龙潭及周边三股优质山泉水,水温四季恒定,水体溶氧充足,酸碱度适中,非常适宜养殖冷水鱼。这里养殖的鱼口感好,味道鲜,原生态,自然也受消费者的欢迎。”张剑虹说。
目前,商南县黑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占地面积27亩,建有标准化鱼池70个12000平方米,配套建设蓄水池、冷库等,水电路配套设施齐全,其出产的鲟鱼、三文鱼等冷水鱼类,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合作社发展起来了,更要带动周边群众致富。
商南县黑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了“土流转、配股分红、劳务带动”三种带富方式。
对今年53岁的脱贫户曹盛华来说,在家门口就有收入,曾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
曹盛华住在十里坪镇十里坪社区,现是黑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的一名工人。“我在这里工作近两年时间,平日里主要负责巡塘、清洗鱼池、喂鱼等,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家庭的收入全靠这个。”曹盛华说。
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让曾经的穷山沟变成现在的“聚宝盆”,商南县黑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成为商洛市首家出口创汇水产养殖企业。
“下一步,我们将扩大养殖规模,提升科学养殖水平,建立规范养殖基地,完善冷水鱼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合作社将致力于培养一批专业化冷水鱼养殖工人、水产加工技术工人,带动周边更多群众务工增收。”张剑虹说。
近年来,商南县立足资源禀赋,充分利用高山冷水资源,依托滔河、丹江、清油河等重要河流流域的渔业资源,重点在十里坪镇、金丝峡镇、过风楼镇、赵川镇等冷水资源丰沛区,大力发展冷水鱼适度规模养殖,加快培育秦岭冷泉渔业集群。
这个过程中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水产养殖企业。
在十里坪镇,商南县格瑞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力开发以冷水鱼为原料的鱼糜产品、鱼肉松、鱼子酱、鱼罐头等加工产品,提高水产附加值。
在金丝峡镇太子坪社区,商南县左溪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金鳟、虹鳟、鲟鱼等走俏市场。该公司依托金丝峡国家5A级景区优势,打造集冷水鱼养殖、休闲垂钓、餐饮品鉴、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并带动50余名季节工致富,人均月收入超3500元。
截至目前,商南县发展规模水产养殖户73家,现有冷水鱼养殖面积近6万平方米,涵盖三文鱼、鲟鱼、金鳟、罗非等10多个品种,年产冷水鱼800余吨,有力促进了渔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该县大力开展秦岭冷泉渔业品牌建设,加快培育以“秦岭冷泉鱼”区域公用品牌为统领、企业品牌为主体、产品品牌为支撑的渔业品牌体系。
如今,一个个冷水鱼养殖场俨然成为商南老百姓致富增收的“聚宝盆”,秦岭冷泉渔业已成为加速乡村振兴、升温康养产业的“热产业”。
“我们计划到2025年,全县冷水鱼总产量达1000吨,打造培育冷水鱼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示范镇1个,超过1000万元的示范镇1至2个,基本形成以加工外销及出口为导向的冷水鱼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成享誉全省的冷水鱼产业带和出口加工示范区。”商南县水产工作站站长吴相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