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养殖模式都是在探寻既有条件下最优的动物蛋白生产方式。随着时代发展,养殖业的要素、资源、技术、能力都在发展,养殖的形态也随之变化。对特定企业来说应当发挥自己专长,拥有什么资源,能够整合什么要素,具备什么技术就采用什么模式。

当前规模猪企中,大部分采用的是公司+农户模式,包括温氏、正邦、新希望、天邦等大部分猪企。采用一体化自繁自养模式的有牧原、中粮家佳康、东瑞等少数企业。选择哪种模式并不决定成败,两种模式都有成功的代表企业,但不同模式对未来的适应能力不同,面临的转型压力也不同。

养殖模式有很强的路径依赖,一旦形成很难切换。因为要素的组织涉及资产投入、管理体系构建、技术经验积累、人才培养、利益分配,从一开始就环环相扣,配套而生,改动养殖模式难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长期中,对自繁自养模式的有利因素较多,一体化端到端的养殖有利于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变。公司+农户模式对传统要素的整合利用较多,随着要素红利逐渐消退,曾经的优势可能成为未来转型的阻碍。

自繁自养的商业模式简述

上篇详细讲解了公司+农户的商业模式,这篇先介绍一下自繁自养,然后将两者进行对比。

两种养殖模式的上游环节是相似的,饲料、育种、繁殖、育苗都要做。区别主要在下游育肥环节,自繁自养模式自己做育肥,不与农户合作,也不存在代养协议和代养费。与公司+农户模式相比,自繁自养是一种更集约的生产方式。育种、育苗、育肥都在一个场区完成,再加上屠宰,就真正实现“原粮运进去,精分割猪肉运出来”。下图是建设中的牧原内乡综合体养殖基地,“粮进肉出”的超级蛋白工厂:

室内高密度立体养殖水蛭_养殖高密度蚂蝗技术视频_高密度养殖蚂蝗技术

自繁自养模式下,育肥的土地和猪舍都是自有自建,固定资产投资大。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自繁自养企业与村集体签长期租赁协议,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那种,到期还可以续期。在长租的土地上建立场区,各种配套都要有,饲料加工厂、母猪场、育肥场、沼液处理厂、屠宰场、仓储、运输、食堂、宿舍等辅助生产和生活设施等一应俱全。场内有直接生产部门、辅助生产部门(运输、维修、环保等)、后台部门(子公司的行政、财务、人力、餐饮、保洁等),相比农户育肥多了一些支持部门的开销,但人均效能也更高。育肥阶段一名饲养员能养2700-3600头猪。

“粮进肉出”的一体化场区,物流、人流、猪流都要统筹规划,流程千头万绪,运转复杂精细,没有很强的管理能力根本拿不下来。单体养殖密度大,防疫压力很大,对猪场的规划和运行都提出很高要求。比如,牧原采用大区域、小单元的场区布局,生产单元内部又采用多级隔离,防止疫病交叉感染。养殖流程方面采用“分胎次饲养”、 “一对一转栏”、 “全进全出”等生物安全措施,确保防疫体系安全有效。

从要素造价和产出效率角度看,公司+农户模式选了“便宜而能用”的方案,一体化自繁自养则是“贵而好用”的方案。究竟哪种模式好,还得看投入产出比。造肉完全成本低的,才是更优秀的模式。面向未来,一体化的集约生产方式在减少摩擦成本、兼容标准化智能化转型方面有优势。整合了传统要素的公司+农户模式向现代养殖转型的压力较大。

自繁自养与公司+农户模式对比

1摩擦成本差异

公司+农户模式由于育肥场分布较分散,产生了额外的运输需求。公司建立一个母猪场和饲料厂,辐射周围一大片农户。这种一对多的模式下进苗、出栏、饲料物料配送、巡视指导都要克服这段距离。有些不是点对点的跑一趟就够,而是要频繁运输。如果农户养殖规模太小,分布过于分散的话,运输成本更高。另外,对小养殖户配送饲料需要包装和装卸,成本也不少。

一体化自繁自养空间分布更紧凑,摩擦成本小,转猪和运输都在场区里进行,距离很短。饲料从加工厂到猪舍使用料罐车散装运输,成品料直接打进料塔中,省了包装和装卸。

2防疫模式差异

两种养殖模式的防疫策略区别很大。公司+农户模式多采用重疫苗、轻管控的方式防疫。农户数量众多、位置分散,无法进行强有力的管控,防疫更多依靠疫苗。牧原的一体化自繁自养,单体规模大,养殖密度大,防疫压力也大,主要靠精细化和强管控来防疫,外加疫苗来兜底。自繁自养模式下打造强管控的防疫能力非一日之功,养殖流程梳理改进、装备技术升级、人员能力和执行力的培养都需要耗费时间一点一点打磨。

过去两种模式的防疫被证明都很有效,而非瘟的到来改变了局面。原本农户的分散性有利于防疫,但碰上非瘟这种超级病毒,分散起不到作用,弱管控的弊端又被放大。非瘟三年,公司+农户模式的防疫效率略显拉胯,表现为死淘率高,成本降不下来。

非瘟对两种模式的防疫都造成巨大挑战,二者应对的方式各不相同。牧原开始过渡到完全净化养殖,比如对进入猪舍的空气和水进行过滤消毒,对饲料进行85度8分钟的加温以杀灭病毒。靠空气过滤,精准通风,自动化、智能化来创造无传染源的干净环境,减少了对疫苗的依赖,在防住非瘟的同时也防住了其他传染病。

公司+农户模式只能靠降低养殖密度,严格防疫流程来应对。但弱管控的弊端导致防疫流程得不到彻底执行。因为育肥舍产权、位置分布和技术积累的原因,难以转向净化养殖。未来如果有非瘟疫苗问世,对公司+农户模式来说将是利好,其与强管控模式的防疫差距将会缩小。

3禀赋和技术积累差异

公司+农户模式在育肥猪舍的技术积累方面有先天短板,包括产权归属、规模、能力、意愿等,多个方面都限制了育肥舍的改进。农户以低成本定位参与生产,改进猪舍需要增加投入,这会导致成本上升,从而丧失低成本优势。农户都是分散的小农,缺乏资金和技术能力,而猪舍的设计是涉及多门学科的复杂工作,农户无法胜任。

从公司角度讲,理论上公司可以统一研发、改进猪舍,然后向农户们推广,但这也存在许多困难。一是,育肥舍不在公司手上,公司不掌控育肥生产过程,对猪舍的迭代试错没法进行。就算公司通过对“样板”猪舍的改进,获得一些技术,也不容易推广。育肥舍的产权归农户,提高猪舍建设标准会导致农户投资成本上升。规模小实力弱的农户会被淘汰,规模较大农户的成本将上升,相应的代养费也会上升。二是,猪舍技术的改进可能需要重塑养殖流程甚至改变养殖模式,对农户的能力和意愿都构成了挑战。三是,农户分散的特点导致建筑材料和工程的大规模采购也无法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难以体现规模效应。

自繁自养在这方面不存在问题。自繁自养一直都是向技术研发要效率,用高产出弥补高投入。在一体化养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技术和经验,为产业升级做好了准备。

4商品代留种的差异

留种的问题主要指能否从肉猪中选留母猪用作能繁。原本标准能繁母猪要按三元金字塔体系逐代培养的(不了解这方面的朋友可以先阅读牧原系列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补一下基础知识),周期大概两三年,这样获得的能繁效率最好。但因为非瘟对种群的破坏以及快速扩张的需求,猪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快速补充能繁。特别是高价期不等人,很多企业直接三元留种,造成能繁效率大幅下降。

经常有人问,牧原的二元轮回体系其他猪企能不能学,三元体系能不能改成二元?培育二元轮回品种的时间至少需要10年。抛开这个,单纯从公司+农户的生产流程来看,商品代留种也存在诸多不便。

公司+农户模式的猪流是单向运行的。从仔猪出生开始,经过哺乳、保育,然后送到农户的猪舍里,养四五个月,出栏销售。

如果要从这个过程中选母猪,克服距离和运输成本是一方面,如何与农户结算代养费也是个问题。选留母猪需要在母猪较小的时候,及时换料喂养,保障生殖系统发育。如果在快出栏时选母猪就太晚了,错过发育期,繁殖效率会大打折扣。本来代养费的结算,是在出栏时按猪的重量,扣除饲料物料消耗,剩下的是给农户的钱。养到一半的猪被拉走,该如何算钱?

我们可以脑补一下,公司派来的人,冲进农户的猪圈开始挑挑拣拣,一顿猪飞狗跳之后,选出最健壮的小母猪就要拉走。农户作何感想?

当然这个账也不是不能算,只不过公司需要让利。这些小母猪后面还要吃多少料,最终能长成多大都无从知晓,只能按假设结算了。如果公司不按既往的最优案例给农户结算,恐怕农户不会答应。参照最优案例算,公司留种的成本就会高一些,这也是农户议价能力强的体现。

从商品代中选留母猪尚且如此不便,再加上培育二元轮回体系,选育回交父本的瘦肉率,这些工作需要耗时超过10年,公司+农户模式想复制二元轮回体系,短期内做不到。

转型门槛

土地劳动力成本

土地、劳动力成本逐步抬升。上篇讲过,农户的备选职业是农户的机会成本,包括买断自育肥、外出务工等职业选择。现在我国人口红利在消退,劳动力成本在上升,人均工资在上涨。城镇化导致农村适龄劳动力越来越少,熟练能干的农户也越来越少。公司之间争夺农户更加激烈,代养费易涨难跌。

土地方面,现在传统育肥舍供给非常充足,这也是高价期疯狂扩产的后果。不过长期中也有一些导致土地、猪舍成本抬升的因素,环保政策加强是一方面,另外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创业条件大幅改善,农村土地的用途会更广泛,价值也会提升,传统猪舍的机会成本也会上升。

比照外贸代工厂来看。外贸代工厂的优势也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非常便宜。代工厂位置随着要素成本的变动而迁徙。代工的中心从亚洲四小龙,再到中国大陆,再到越南等地。公司农户+模式也应遵循追逐低成本的逻辑,所不同的是没法迁徙。我们没法把猪搬到东南亚或是巴西的马托格罗索去养。除了远距离运输成本和鲜销鲜食的习惯外,还涉及粮食安全问题。所以,国内要素红利逐步消退的时候,公司农户模式势必要转型。

猪舍和育肥管控

猪舍技术积累。产权问题阻碍了猪舍技术的积累,弱管控又阻碍了防疫措施的执行,这是公司+农户模式最掣肘的问题。养殖越发展,对猪舍的要求会越高。相比于“低价能用”的传统猪舍,养殖企业更需要“高价好用”的现代猪舍,也就是说,猪舍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好处会明显超过其高造价带来的增量成本。

一直“避重就轻”的公司+农户模式也在寻求转变,以提高育肥舍性能,增加对育肥环节的管控。从温氏的规划中可见一斑。未来温氏的育肥将以“养殖小区”为主,“养殖小区”与“农户”的区别在于,提高了单场养殖规模,提高了育肥舍的建设标准。但温氏还在坚持轻资产路线,尽管“养殖小区”标准由公司制定,建设资金仍然来自农户或第三方。不愿为猪舍花钱,大概是路径依赖导致的吧,想转变不容易。

高密度养殖

高密度养殖是未来的趋势。养殖密度高低是这两种模式最根本的区别之一。高密度养殖的难度远大于低密度养殖。养殖密度提高后,防疫压力非常大,对养殖环境、操作流程的要求大幅提高。由于自繁自养是重资产模式,育肥舍投资成本很高,只能提高养殖密度以减少头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多年的高密度养殖倒逼出了牧原的“三防猪舍”和净化养殖的技术创新,锻炼出了复杂精细养殖流程操作能力。

从这方面看,公司+农户模式一直停留在“舒适区”,未曾为高密度养殖积累经验。公司农户模式要过渡到一体化的高密度养殖,还有很多路要走。首先是缺乏育肥猪舍技术的积累。其次是,从过去的“轻资产”到自繁自养的重资产,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这对于习惯避重就轻的企业来说会非常难受。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人才和经验储备不足,缺乏高密度养殖的能力。

有人说,没猪舍技术没关系,可以直接花钱引进,这样牧原有的东西,其他猪企不也有了吗?当然可以这么做,比如引进美国、丹麦的猪舍,或者国内的成熟猪舍。但这样这样成功不了。一步到位引进先进猪舍,相当于养殖装备大跃进,管理能力成了短板,在缺乏相应的人才和养殖经验的情况下,这种冒进很危险。装备的大跃进和管理能力的断层可能成为未来猪企发展的一个陷阱。

规模效应

过去养猪的规模效应一直不显著,主要就是饲料占成本比重太高(70%),很难压降。未来随着养殖装备升级和科技应用,料肉比将得到提升,饲料成本占比会下降,固定资产折旧和研发费用的占比会上升。

投资和研发的规模效应非常显著。一项新技术的研发成本,用1亿头出栏量来分摊和100万头是天壤之别。比如,猪舍的空气过滤器,一开始是700元一台,后来牧原通过技术改进和零部件批量采购,把成本降到了270元一台。另外,从其他自繁自养企业与牧原在猪舍建设成本的差异上,可以看出来,规模不够的话,头均固定资产成本会很高。一体化养殖一旦完成规模卡位,就会具备长期的成本优势,后来者难以撼动其地位。

未来是规模为王的时代,错过扩张窗口期,再想“长大”就比较难。从这方面看,猪企前两年的疯狂扩张也情有可原。只不过有些企业内功不够,搞了很多低水平重复建设,在下行周期只能自食其果。

总结

关于模式孰优孰劣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高密度的一体化自繁自养是未来的养殖形态,尽管当下各种养殖模式能够并存,但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同日而语。自繁自养模式能顺畅过渡到自动化、智能化养殖,公司+农户模式的转型压力更大。

需要强调的是,养殖形态的演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管是哪种模式,生产秩序稳定、运转效率高、成本不失控的企业仍然会保持竞争力。要素成本最低、养殖技术最好的散养农户依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些最顽强的传统产能会在很长时间里与现代化的产能共存。在行业竞争和猪周期的双重压力下,最先被淘汰的是因冒进而经营失序的企业,其次是成本落后的产能。

$牧原股份(SZ002714)$ $温氏股份(SZ300498)$ $新希望(SZ000876)$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