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省首位
□ 翟风采
乡村振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的又一历史使命。
地处“闽南金三角”的福建省漳州市,近年来扛牢农业大市责任,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不断健全长效机制,勇探新路,打造乡村振兴“漳州样板”日渐成型。
2022年,漳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89元,比2021年增长9.4%,增幅居福建省首位。2023年基本实现全市村庄规划全覆盖,累计创建“绿盈乡村”1423个,占全市村庄数量的91.6%。
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激发发展新动能
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创新机制是关键。漳州市委、市政府以攻坚态势整治农村建设的“痛点”和“堵点”,制定出台《漳州市村庄清洁规范和要求》《村容村貌管理与维护规范》《漳州市农村保洁员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不仅填补了福建省村容村貌管理与维护标准的空白,而且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保洁经费、人员、工资“三保障”。
同时,漳州建立乡村振兴试点示范“五个一”工作落实机制,完成全市1604个行政村、117个乡镇“一村一方案”“一镇一计划”的编制工作,并强化分类施策,实行农村建房“县统筹、乡统管、地统筹、事统管”和“带图审批”机制,引导农村规范建房,有效解决了“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问题。
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漳州也探索出了乡村治理的新方式新方法。例如,创新源头减污机制,按照因地制宜、建管并重、梯次推进原则,选择“纳厂、集中、分散”技术路线。凭借这一机制,漳州市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行政村农村公厕、农村户用水冲式卫生厕所基本实现全覆盖,成功入选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
此外,针对农村公共环境的改善,漳州市按照“架空整理、入地改造、整理为主、入地为辅”的要求,逐步推进农村通信、供电、有线电视线路等“三线”的规整工作,并健全农村物流体系。截至目前,县级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已达到100%,乡镇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达到95%,建制村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达到76%。
多措并举下,漳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全面完成,长泰区入选全国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九个典型模式之一,并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华安、东山被评为福建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创新发展多元乡村产业
拓宽农民致富道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是基础。眼下,漳州市正在吹响一场重塑优势产业集群的号角。在全市开展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工作,以此促进资源整合、产村融合、业态升级,逐渐步入产业、村寨、景观、旅游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全市确定了36条线路,初步形成“点上出精品,线上有美景,一线一特色”的乡村振兴整体效果,并持续深化省级乡村振兴7个重点县、12个特色乡镇、120个试点村建设。
漫步龙海区田头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红砖白墙燕尾脊”的闽南古厝建筑,这个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小镇,依托自身古厝的优势,吸引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家家户户实现致富,田头村真正成为了“甜头村”。
“以水为脉的风情古街、乡村民宿、无公害高优农业种植基地、产学研实践基地、宗教朝圣、杨梅采摘、旅游康养……”谈起田头村的“致富经”,心系田头村发展的田头村原党委书记郭水发如数家珍,从河道淤积、水葫芦丛生到山青水美、产业振兴,田头村以“发挥特色之钥”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大门。
“要高效统筹资源,从特色鲜明、业态多样的乡村产业中拓宽致富路,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夯实乡村治理基础,提档升级,让田头村成为乡村振兴样板。”漳州市政府办公室四级调研员、田头村第一书记谢王辉说,田头村以培育“美丽庭院”为抓手,引导村民当好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动员家庭盘活庭院经济争创收。
近年来,漳州市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庭院、美丽乡村微景观等“美丽经济”创建活动。其中,“美丽庭院+”模式让村民在“家门里”发展庭院经济,开辟新的致富门路。仅东山县美丽庭院提升成民宿客栈、传统小吃店、海鲜大排档、水产品电商等庭院经济就有200多家,年创收入上亿元,通过美丽田园建设拓展,新增产值10.27亿元。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田头村是漳州示范村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和田头村一样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在漳州有11个,如漳浦县大埔村、华安县高石村、平和县高峰村、东山县石埔村等。他们立足自身优势,助推乡村振兴的综合改革做法和成效在全国推广。芗城区双溪村、云霄县棪树村、南靖县南高村、龙文区洛滨村等5个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4个乡镇被评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120个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
2018年以来,漳州市投入乡村振兴资金近45亿元,并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村科技特派员、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省级科技特派员“三个全覆盖”;全国首批整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和国有农垦改革全面完成。“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覆盖面达100%,全市建成文化讲坛、家风家训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乡贤馆等各类教育场馆295所,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健全。
跟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2022年,漳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全省第一。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漳州市各部门坚持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中学思想、见行动,铆足干劲,以更有力的举措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漳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蔡志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