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瓜果飘香。俯瞰齐鲁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稻谷香、瓜果甜、鱼蟹肥......这是希望的田野,在广袤的齐鲁大地上,随处可见丰收的场景!
近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组织专家,对滨州市无棣县盐碱地上种植的一千亩鲁甜糯191玉米进行测产,亩产鲜穗达1563.66公斤,创造了我省盐碱地鲜食玉米千亩方亩产新纪录!鲁甜糯191,是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选育的甜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经过三年的潜心培育,终于在无棣含盐量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的盐碱地上种植成功。
山东省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杨武杰说:“种植鲜食玉米,向盐碱地要效益,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意义重大。”
在潍坊昌乐,4000亩火山小米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到600多斤。据了解,1800万年前的火山喷发,为昌乐带来了富含各类矿物质、有机质及微量元素的火山灰土壤。依托这一优势,昌乐县大力发展火山小米种植,田间地头,农户忙着收割成熟的谷穗,一派丰收景象。
烟台栖霞素有“苹果之都”的美誉。眼下,栖霞的早熟苹果陆续上市,果农们用精彩的节目欢庆丰收时刻,用勤劳的双手采摘甜蜜的红苹果。在栖霞市蛇窝泊镇下苇城村,欢庆丰收的文艺汇演拉开了大幕,20多支锣鼓秧歌队一起PK,歌曲、吕剧等轮番上演,大家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刻。
村民黄翠美高兴地向记者介绍,今年苹果的价格不错,每斤价格在三块八到四块钱,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金秋时节,收获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在济宁市梁山县,通过发展特色林果种植,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了。在梁山县拳铺镇万丰葡萄采摘园,四百多亩早熟的夏黑,中熟的金手指,晚熟的阳光玫瑰,今年总产量达700多吨,果农仅葡萄一项就收入一千多万。
为让葡萄卖价更好,当地还注册了葡萄商标,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小葡萄成为当地百姓增收的“致富果”。目前,梁山县发展果树种植17000多亩,并荣获“国家级梨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称号。
在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张庄村黄金梨生态采摘园,一个个硕大的黄金梨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瓜果的清香。收获的农民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在梨园里搞起了吃梨大赛。今年黄金梨大丰收,亩产超过5000斤,每斤卖到4块钱 一亩地果农纯收入过万元。
近年来,张庄村探索黄金梨的科学发展路径,开展精细化管理,统一供应农用生产资料,降低果农种植成本,黄金梨的品质得到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也逐年提升。近两年,张庄村还大力发展特色采摘游,让农民端上了“生态饭碗”。
荣成市素有“中国无花果之乡”,在荣成市港西镇马格村,村里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种植无花果,一亩地年收入超过2万块钱。除了销售新鲜无花果,港西镇还积极探索无花果精深加工,无花果干、冻干、果酱等产品一年四季不断货,成为全国的“一村一品”示范镇。
秋风起,蟹脚肥。在青岛市即墨区丁字湾海域,这里养殖的上万亩梭子蟹迎来大丰收。即墨丁字湾海域是青岛主要的梭子蟹养殖区,养殖规模达上万亩。吴鲁伟在丁字湾养殖区承包了200亩蟹田,他告诉记者,今年气候适宜,梭子蟹产量预计增长10%以上,亩产达到200斤,蟹子一斤平均在70块钱左右,一亩的收入在一万二到一万四。南到浙江,北到北京,即墨螃蟹畅销全国各地,市场供不应求。
在济宁市鱼台县,凌晨三四点钟,趁着皎洁的月光,百亩池塘的莲蓬也开始采摘。采莲人张志龙念活了莲蓬致富经,通过线上线下销售,百亩池塘的莲蓬产值过百万。
在德州禹城房寺镇齐鲁林凯合作社莲藕种植基地,挖藕工身着连体防水服,手持高压水枪,一番忙碌过后,一根根白嫩粗壮的莲藕浮出水面。地处北纬37°--这个物种最丰富的纬度,这里种出的白莲藕节多粗壮,颜色皎白,深受北京、上海等各地客商的喜爱。刘福勤承包了1000多亩藕塘,今年仅种藕一项,纯收入就达300万元。
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各地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持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烟台苹果、寿光蔬菜等产业集群迈向千亿级。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在全国率先突破万亿元,2022年达1.2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齐鲁灵秀地·品牌农产品”享誉海内外。
又是一年丰收时。“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充满了山东人满满的荣誉感、幸福感和自豪感,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齐鲁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