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彭瑀珩 摄影报道
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姚渡镇天平堰村,一场特别的农业试验正在进行:村民廖理才的鱼塘里,看不见鱼儿摆尾,而是长满了珍稀的羊肚菌,密密麻麻的羊肚菌犹如小小的雨伞,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湿润土壤之中。
2月21日,成都市水产行业协会、安盟财产保险成都中心支公司共同为青白江区姚渡镇天平堰村等地的6户养殖户授予成都市首批“鱼菌轮作”试验基地牌子。
当天,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成都市水产行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也组成了一个测产调研组,对廖理才这个特殊的“鱼塘”进行了实地测产。“每亩产量达到1180斤,超出普通土地种植2—3倍。”测产结果令人惊喜。
长在鱼塘里的羊肚菌
“这项探索能更好帮助养殖户增收。”成都市水产行业协会秘书长潘静说,羊肚菌作为一种珍稀食用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市场潜力。通过打造鱼塘种植羊肚菌的试验基地,不仅丰富了市民餐桌,也为养殖户们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鱼菌轮作’模式是利用冬季休渔期在鱼塘种植羊肚菌,改善鱼塘底泥和鱼类养殖环境,降低水产病害、提高水产品质,同时增加一季种植菌类收入,实现一池两品双丰收,增加养殖户收入。”该试验项目负责人安盟财产保险成都中支总经理助理陈炳银介绍。
长在鱼塘里的羊肚菌
此前,安盟财产保险在承保渔业养殖保险的过程中,发现鱼塘底泥过高会导致水质恶化,从而增加鱼类疾病死亡和缺氧死亡概率。2020年起,陈炳银联合农业专家创新“鱼菌轮作”模式,利用休渔期鱼塘种植羊肚菌、赤松茸、大球盖等品种,并通过开沟、增加营养袋等方式不断调整试验,提高种植效益,助农增收,从源头减少鱼病发生概率。
三年多来,“鱼菌轮作”项目突破了技术难点,获得了专利许可。从实际效果来看,种过羊肚菌的鱼塘鱼类死亡明显减少,而羊肚菌的亩产量也从700斤达到1180斤。潘静说,下一步将根据首批试验基地的种养殖结果,进一步改良技术和模式,加速“鱼菌轮作”项目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