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扛稳粮食安全国企重任

山东国新粮油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022年,山东国新粮油集团在省粮食和储备局及枣庄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聚焦主责主业,实施科学储备,畅通粮食贸易,健全产业链条,转型升级助力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为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一、科技赋能、精细管理,“储得下”向“储得好”转变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完成粮食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和军民融合项目“两大工程”,总投资3.88亿元,其中粮食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建成高大平房仓13栋、浅圆仓12栋、物流周转仓2栋,实现增容26万吨,仓容量居全省前列。二是加大科技储粮投入。以科技赋能助力“绿色储粮”,投入625万余元,升级使用全过程信息化粮情监测、环流熏蒸杀虫,内环流通风控温及无污染氮气储粮等科学化保粮手段,实现储粮规范化、信息数据化、作业自动化。智能化粮库建设和科技储粮技术应用跻身全省先进行列。三是实施精细化管理。配置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借助物联网技术,集成图像智能识别、IC卡读写、智能终端等设备,实现出入库作业的全过程智能化控制。同时,将购销、储备、质检等业务环节纳入一体化协同管控,强化关键环节和全过程管理,消减流程内耗,有效堵塞管理漏洞,提高了部门业务协作效率和效益。

二、产销对接、网台贯通,“运得出”向“运得畅”转变

一是对接粮源基地。立足本地优质粮源优势,与峄城区、台儿庄区等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订单式”收购。依托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和知名民企需求量大、加工能力强等优势,加强营销合作,推动区域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现农业产业集约化发展。2022年保质保量完成地储粮轮换任务1.1万吨,新增收储12.4万吨,仓容利用率达80%。二是构建物流网络。在加强与青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合作的基础上,发挥粮仓地处省级铁水联运物流园区、紧靠大运河枣庄港、连接京沪铁路和104国道纵横交织的网络枢纽优势,发展大宗商品物流配送,提高大宗粮食物流贸易规模和效益。三是搭建产销平台。利用仓储物流中心的区位优势、粮源优势和仓容优势,联通苏浙沪,加强产销对接,实施北粮南运,搞活贸易经营,加大与央企、省企合作,打造现代粮食贸易大型物流平台。2022年粮油购销量17.73万吨,同比增长63%。

三、品牌引领、补链强链,“供得上”向“供得优”转变

一是打造一体化食材供给。与全国知名大宗食材配送企业上海双桨供应链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分公司,构建从大宗食材源头采购、质量控制、分拣配送、售后服务等环节一条龙式供应链系统,配送大型客户60余家,日均配送额达11万余元。与枣庄辣子鸡产业集群开展合作,推动成立枣庄预制菜产业联盟,逐步切入预制菜新赛道。二是提供多样化产品供给。抓住“齐鲁粮油”品牌建设机遇,深挖“百年内丰”“甲子抱犊”等优质粮油品牌价值,主动顺应市场需求,打造“网红产品”,研制新增石磨果蔬粉、糯米粉、蛋糕粉等4大系列、20多个品种,并通过抖音、淘宝、拼多多等网络平台销售,订单数量每月12万单以上,为企业开拓新的效益增长点。三是保障应急性社会供给。在守住管好储备粮油的同时,闻令而动、随时响应,扛起保供稳市责任。2022年,在本地疫情防控关键时期,紧急调动民生物资保障车辆164辆次,供应饮用水7.85万桶,面粉、面条、大米等物资1140吨,全力保障部队、学校、大型商超等主副食品供应,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展现了国有粮企的社会担当。

下一步,国新粮油集团将按照会议部署,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绿色储粮工程、品牌提升工程,瞄准布局现代化农业示范园、食品加工产业园、粮食贸易物流园“三园”建设,推动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协同发展,实现企业质效“双提升”,扛稳保障粮食安全责任,为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