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要求,要牢牢把握好贵州农村产业发展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接、基层党建“八要素”, 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册亨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安排部署,把“八要素”作为指导实践的“方法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围绕调结构助增收促脱贫目标,因地制宜发展香蕉产业,有效实现生态保护与群众增收双推进。目前,全县香蕉种植面积达8万余亩,按每亩1年1季100株、株产40斤、每斤1元,保守亩年产值4000元,年总产值3.2亿元以上。

做法遵循

(一)产业选择“因市因地”。在充分认识“国内香蕉市场供小于求”的基础上,把准群众“种植历史悠久、发展愿望强烈”的意愿,用好册亨“年均气温19.7℃、全年日照时数1514.6小时、年均降水量1035毫米”等适合蕉业种植的气候环境条件和丰富的热区土地资源,按照“生态效益好、生产周期短、投入成本低、管理要求低、增收见效快”的原则,对糯米蕉、威廉斯、小米蕉、本地巴蕉等6个品种进行反复考察、对比、试种,明确在岩架、双江、百口、巧马、八渡5个乡镇发展以糯米蕉为主导、多种品种互补的10万亩绿色生态“蕉”业,着力打造新型山地生态香蕉产业带。

(二)培训农民“抓常抓长”。建立健全技术培训常态化和长效化机制,按照“全方位、全覆盖”的要求,成立农技服务团队和专家组成员支持体系,由经营公司在每个合作社选培1名基层农技人员,长期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并组织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成员赴广西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全力打造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土专家”“蕉秀才”。同时,邀请中国热带农业学院、省农科院、省农委、州农委技术专家通过专题培训、现场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香蕉规范化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目前,共邀请10余名专家开展培训30余场,培训3000余人,有效提高蕉农的科学种植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技术服务“落地落细”。投资2.41亿元在香蕉种植区成立大数据农耕园、果蔬育苗中心、品种试验基地、标准种植示范园及香蕉深加工厂等,建立糯米蕉种植产业应用技术研究中心和“政、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引导技术专家上门为群众提供育种育苗、田间管理、疫病防治等技术服务,把科学研发、实验与运用结合起来,实现问题就地攻关、技术就地集成、成果就地转化。同时,结合产业分布实际,大力加强产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完善产区的灌溉、交通、采收设备,确保产品生长稳定、保存完好、运输便利。

(四)资金筹措“统筹统用”。积极搭建资金筹措平台,盘活资金要素资源,强化资金风险防控,注重资金效益发挥,有效解决了因资金缺口导致的农业产业规模小、档次低、覆盖面窄、精深加工存在短板等问题。目前,已争取中央财政农业发展资金900万元、移民后期扶持资金964万元、产业扶贫子基金2.7亿元,带动群众种植香蕉5万余亩,挂果面积3万余亩,产量9万余吨,产值9000万余元,被省农委评定为南北盘江香蕉产业省级示范园区。

(五)组织方式“共建共管”。探索形成“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按照“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的原则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公司与农户的联结纽带,负责配合公司做好过程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在发动种植阶段,成活率达95%以上的,验收合格后,由公司按0.1元/株的标准奖励合作社;在组织收购阶段,按0.04元/公斤的标准奖励合作社。所得奖金由合作社按照8∶1∶1的比例(80%支付工作人员劳务费,10%分配入社建档立卡贫困户,10%作为合作社发展资金)实行二次分配。按每个合作社覆盖3000亩,亩植100株,株产20公斤计算,种植阶段可得奖励3万元,收购阶段可得奖金24万元。

(六)产销对接“线上线下”。线上方面,积极申报“册亨糯米蕉之乡”地理标识产品,成功注册“册亨县南北盘江金爪蕉”“册亨县南北盘江糯米蕉”等品牌,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建成电子商务交易服务中心、乡镇电商体验馆、村级体验店和“村村寨寨”的电商平台,完成全县各网点的网络建设,通过电商平台,推出集“农户+合作社+买卖惠+快递包裹”为一体的农村邮政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黔邮乡情”微店等。目前,共通过黔邮乡情、电商到京东、网易考拉等平台上线销售香蕉326万余单,销售额7000万元。线下方面,开展“校农对接”“农企对接”“农超对接”等模式,实行订单式生产和销售,产销对接覆盖农户300余户。通过香蕉线下线上同步销售,实现了农产品、市场、商家、消费者的网络无缝对接,让蕉农吃上了“定心丸”。

(七)利益联结“互利互惠”。建成“村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能人+农户+土地”的利益联结机制,明确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民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环节和份额,帮助农民稳定获得订单生产、劳动务工、政策红利、入股分红等收益,让农民、合作社、核心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目前,已组建香蕉专业合作社15个,3047户贫困户入股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种植香蕉1.4万余亩,已实现2240户8960余人脱贫。

(八)基层党建“聚才聚力”。牢固树立“把能人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的党建工作思路,抓实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党员先锋作用在田间地头闪光。同时,将有发展能力、带富能力、统筹能力的致富能手吸收到村“两委”来,把其培养成产业政策的宣传员、产业实施的战斗员、产业管理的技术员,为香蕉产业发展凝聚“大智慧”、当好“领头羊”。目前,全县共有36名村干部带头种植香蕉,152名党员通过发展香蕉产业成为致富带头人,10余名种植大户被吸收到党组织中。

实践启示

(一)立足选得好规避项目风险。项目选择是产业发展的第一风险,主要是在项目选择及确定中,脱离本地资源、百姓、人文等实际情况,缺乏深入细致的市场调查,缺乏科学论证、民主商议、规划设计,出现主观臆断,盲目地做决策、上项目,导致项目的短命夭折、损失浪费。实践证明,册亨县厚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群众为导向,尊重群众而不是强迫群众、带动农民而不是代替农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香蕉产业有效规避了项目风险。

(二)立足种得好降低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主要表现为缺乏技术支撑,相关技术不配套、不成熟,种植和生产技术含量低,导致产业“水土不服”,产业开发失败。实践证明,册亨县建立蕉农长效培训机制和糯米蕉种植产业应用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一对一”农技服务团队,提高蕉农的科学种植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的附加值,有效降低了香蕉产业的技术风险。

(三)立足管得好防范经营风险。经营风险主要是谨防上项目、做产品“单打独斗”“疑心重重”,利益相关者不对市场变化趋势进行认真分析与研判预测,不去努力开发前沿产品,产品销路不畅、附加值低,导致企业得不到发展,群众得不到实惠。实践证明,册亨县探索形成“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共建共管”,构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实现抱团发展、多方共赢,有效防范香蕉产业发展的经营风险。

(四)立足卖得好减小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是注意千家万户小农经营如何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规模经营企业如何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等问题。实践证明,册亨县强化品牌意识,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质量兴农之路,念好“生态经”,打好“绿色牌”,积极开展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等商标注册和品牌打造,让册亨香蕉“梳妆打扮”闯市场、香飘四方。同时,大力推进“线上线下”的产销对接,真正实现了卖得响、卖得动、卖得好,解除群众和企业的对市场变化的后顾之忧。

供稿:黔西南州册亨县

校核:贵州省扶贫办宣教处

香蕉种植效益_香蕉种植致富的人_香蕉致富种植人员是谁

主办单位:贵州省扶贫办

承办单位: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中国党刊网采编中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