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梁心
它有一个与鸟相关的名——斑鸠豆腐。其实,这种豆腐与鸟没有多大关系。虽为豆腐, 它也并不使用任何豆类,制作时采用的却是山里一种翠绿色的树叶,山民们将这种树称之为斑鸠树,其叶自然便是斑鸠叶了。这种用树叶制作而成的斑鸠豆腐,有人也将其叫做神仙豆腐或观音豆腐。
在不同的称呼里,有着不一样的传说。名称不同,传说中的主人公便有区别。当那场灾荒到来,人们已经没有了吃的食粮,于是便有了神仙托梦的传说。在传说中,神仙让人们去到山里寻找这种植物的树叶,找到了树叶,就找到了可以食用的“粮食”,于是,便有了神仙豆腐的称谓。而当传说里的托梦者变成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它便又被人们称之为观音豆腐了。人们之所以将其称为斑鸠豆腐,也是因为与斑鸠相关。据说,那个时候世界已变成了一片汪洋,活下来的人们也不知道斑鸠是怎么躲过那场灾难的,经过寻找,人们发现斑鸠之所以生存了下来,是因为它吃了一种树叶,此后,人们便将这种树称为斑鸠树。
制作这种斑鸠豆腐最为有趣的是年少时的某个夏天,大家将牛羊放进山里后,便分散各处去采摘斑鸠叶。只要手中留空握住树叶的细枝条,刷地一下,枝丫上的树叶一下子便全到了你的手中。用溪水清洗干净树叶,放进盆子中搓揉,搓烂了便用包袱过滤。滤过后在翠绿的滤液中倒入一些干净无色的草木灰水,待其沉淀,便做成了可以吃的斑鸠豆腐了。
当你面对那翡翠的色彩,没有人不感到惊讶的。亮亮的,柔嫩的身子,顿时会让你体验到什么叫做晶莹剔透,触摸起来有一种弹跳的感觉。当然了,更没有人能在这个时候经受得了它的诱惑,拿起筷子去夹,它那颤颤巍巍的抖动更是令人迷醉。那个时候,真有一种担心它掉落在地而疼痛起来。如果将其含进嘴里,你的舌尖便有一种软软的感觉。只要稍稍吸一下气,它们又会撒着欢儿地使起性子,哧溜一下便会滑进你的食道了。
斑鸠豆腐具有的弹性,缘于树叶中果胶的凝结作用。斑鸠豆腐里蛋白质的含量较高,仅氨基酸就含有十余种。其中还含有一种多酚类物质,这种物质能够清除血液中氧的自由基,而所含有的粗纤维还能起到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湖南药物志》是这样记载它的药用价值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泻痢,消渴病,痰疟。”《贵州草药》也有类似的记载“叶:清湿热,解毒。治水肿,毒疮;根:调经,壮阳。治月经不调,风湿关节炎,阳痿。”《中药大辞典》在介绍斑鸠叶的汁时是这样记载它的功用的:“清湿热,解毒、治水肿、毒疮。”
凉拌是斑鸠豆腐最简单的吃法,这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夏天吃时,会给人一种爽心爽肺的感觉。 斑鸠豆腐不只是能凉拌着吃,它还可以炒着吃,烩着吃,煮着吃,与其他各样的食材搭配着吃,那就更是多姿多彩的美食佳品了。
“非果非蔬非米粮,玲珑玉润翡翠光。争相举箸珠盘尽,腋下生风齿颊凉。”这是对斑鸠豆腐的生动写照。春夏时节,如果此时的你走进了斑鸠豆腐比较多的地域,便能听到那拖着腔的调儿:“斑鸠豆腐!卖斑鸠豆腐!凉凉——爽爽,斑——鸠——豆——腐——喽!”(湘西《团结报》)
制作斑鸠豆腐的斑鸠叶。(肖娟 摄)
洗净捏碎(来源于网络图)
搓揉制作“神仙豆腐”的“斑鸠叶”(新华网 宋文 摄)
用布包裹住斑鸠叶滤出汁(新华网 宋文 摄)
往“斑鸠叶”滤出的汁液中加入草木灰水。(新华网 宋文 摄)
玲珑玉润的斑鸠豆腐。(肖娟 摄)
“神仙豆腐”(新华网 宋文 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