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辛甘,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入手少阴、太阴,足阳明经。

李时珍先生曰:紫苏,处处有之,喜生水旁。春二月以子种,或子著地间,次年自发,茎方叶圆,叶端有尖,边作锯齿。肥地者,其叶面背色俱紫;瘠地者,仅背紫而面青。七、八月开花,红紫色,成穗,作房结实如芥子,臭香色褐,捣之绞液作油,甚甘美,燃灯极明亮也。若叶面背,俱色白者,即荏草,名白苏也,子不甚香,而叶颇辛。若叶面青背白者,即荠苎也,叶上有毛而气臭。又有鱼苏,即荏草同类,状似茵陈,叶大而香,吴人用煮鱼食。又有鸡苏,名回回苏,茎叶俱紫,叶边锯齿极细密,叶面纵纽如剪绒状,宛如鸡冠,因名鸡苏,即紫苏之同种而异形者。治疗诸疾,亦相同也。凡用苏,五月採叶,七月採茎,九月採实,各取得气之全。今市中茎叶多霜后採取,此已藁之本,气味俱失,效不及也。夏月,取紫苏嫩叶,日乾,和盐糖梅□,作菹食,甚香美,可充茶馔。

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别录》),宽中气,安胎气(《产宝》),下结气,化痰气(方龙潭),乃治气之神药也,盖苏者,疏也(倪九暘稿),舒畅松苏之谓也。一物有三用焉。如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肢节不利,或脚气疝气,邪郁在表者,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气郁结而中满痞塞,胸膈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胁胀痛者,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设或上气喘逆,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痰火奔迫,苏子可以降火而清痰。三者所用不同,法当详之。

茹贞仲先生曰:紫苏叶味辛,入气分,色紫入血分,气香入脾胃,性温去寒瘴,体轻则行阳道,用散则发郁滞。故同橘皮、砂仁,则行气温中;同当归、川芎,则和血散瘀;同苍术、白术,则健脾散湿;同防风、前胡,则发汗解肌;同荆芥、薄荷、升麻,则升达巅顶之阳;同连翘、木香、黑山栀,则启拔沉滞之郁,乃宣通四旁之药也。但其气味芳辛而温,具阳和之性,善发散,解肌出汗为专功。若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勿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作喘者,亦不宜用,惟可用子。如肠滑气虚者,子亦勿用。

集方《茹氏家抄》:治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或脚气疝气,类伤寒者。用紫苏叶、羌活、前胡、防风、厚朴、乾葛。脚气,加木瓜、山楂、玄胡索;疝气,加青皮、木香、小茴香。

《肘后方》:治霍乱胀满,未得吐下。用生紫苏,捣汁饮之;或干苏叶,煮汁,冷饮亦可。

《陶仲林枢要》:治中气不运,胸膈不利,或腹胁胀痛,或胎气不安。用苏梗、乌药、柴胡、白术、茯苓、陈皮、黄芩、砂仁。

《陶仲林枢要》:治上气喘急,痰咳不利。用苏子、白芥子、杏仁、橘红、半夏曲、川贝母、白前、茯苓、黄芩、天花粉。元气虚者,加人参、白术、麦门冬。

《陶仲林枢要》:治气虚发喘。用苏子合四君子汤。

《陶仲林枢要》:治阴虚发喘。用苏子配六味地黄汤,加麦冬、知母。

《简便方》:治上气咳逆。用紫苏子,入水研,滤汁,同白米煮粥食。

《药性论》:治风湿脚气,并一切冷气。用紫苏子、良姜、陈皮等分。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酒下。

《济生方》:治大肠风闭,不大便。用紫苏子、麻子仁各一升。微炒杵,以生绢袋盛,以白汤绞汁,陆续饮之。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