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了解,芸豆适宜在温带和热带高海拔地区种植,比较耐冷喜光属异花授粉,短日照作物,它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在芸豆的生长过程中,其主要病害有:细菌性疫病、锈病、炭疽病、菌核病、根腐病等。耕种帮来教你防治措施。
炭疽病:1、选用抗病品种,增施钾肥。2、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 7~10天喷一次,在苗期和结荚期各喷1次~2次。
菌核病:1、与禾本科作物或马铃薯茬轮作。 2、在发病初期每亩用25%施保克(保百克、咪鲜胺)70毫升、或50%农利灵100克、或40%菌核净50~65克,对水30~40公斤喷雾,隔7~10天再喷一次。
根腐病:防治:1、 同非豆科蔬菜或大田作物进行2~3年的轮作。2、用35%多克福种衣剂包衣种子。
细菌性疫病:发病初期用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可杀得500倍液或新植霉素200单位喷雾防治。
锈病:发病初期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7~10天喷一次,连喷2次~3次。
温馨提示:夹生芸豆不宜吃,芸豆豆必须煮透,才能食用。芸豆是营养丰富的食品,不过其籽粒中含有一种毒蛋白,必须在高温下才能被破坏,所以食用芸豆必须煮熟煮透,消除其毒性,更好地发挥其营养效益,煮不透的菜豆,其中含有皂素、植物红细凝集素的抗胰蛋白酶因子,如生吃或炒不透吃,可引起中毒。
一、芸豆细菌性疫病
1、病害症状
芸豆细菌性疫病又称“火烧病″,除芸豆外,还危害豇豆、绿豆、小豆、扁豆等。高温多雨年份危害严重。此病主要危害叶、茎蔓、豆荚和种子。病苗的子叶呈红褐色溃疡状,随后扩展到片真叶叶柄基部或着生小叶的节上,先是水渍状,后呈红褐色溃疡状,病绕茎一周,幼苗折断枯死。成株叶片受害,多始于叶尖或叶缘,初为水渍状暗绿色小,后扩展为不规则形褐,周围有黄色晕圈。病连合全叶变黑枯死。茎部病与叶片相似,稍凹陷,绕茎一周使上部茎叶枯死。豆荚受害产生褐色圆形,凹陷,豆角皱缩。
2、防治方法:
(1)种子消毒。种子用72%硫酸链霉素水溶性粉剂500倍液,浸种消毒24小时或用50%福美双可湿粉按种子量的0.3%拌种消毒后播种。
(2)药剂防治:预防用松脂酸铜200毫升+蓝粉多菌灵400克,防治用救苗一号200毫升+16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20-150克,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二、芸豆炭疸病
1、病害症状
芸豆炭疽病多雨年份发生严重,不仅影响产量,又降低品质。此病还可危害豇豆、绿豆、豌豆、扁豆、蚕豆等豆类作物。芸豆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危害叶、茎、豆荚。叶片发病为黑褐色圆,严重时病开裂或穿孔,叶片畸形萎缩而枯死。豆荚发病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后为圆形或长圆形黑褐色病,稍凹陷,边缘有红色晕圈,湿度大时病上溢出粉红色粘稠物,内含分生孢子。种子上病为黄褐色或黑褐色无定形凹陷。
2、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或福美双拌种。田间喷施:发病初期(1)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800倍液(2)阿西米欣15克+炭歼400-500克/公顷(3)核腐康100毫升+毒灵酊200毫升/公顷进行喷施。
三、芸豆锈病
1、芸豆锈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害。本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柄、茎、豆荚等。叶片被害,起初出现褪绿黄,后变为锈褐色,隆起成小疱,扩大后形成圆形黄褐色疱,破裂后散出红锈色粉状物。到了病害后期,疱发展为黑色,或者在叶片上另外长出黑色新疱,裂开后散出黑色粉状物。
2、药剂防治方法有:在发病初期,可以喷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1200~15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1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15%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芸豆菌核病
分布和寄主植物:各地均有分布。除为害菜豆外,也侵染其它蔬菜。
症状:靠近地面茎基部或蔓部初呈水浸状,后呈灰白色。在潮湿环境下,症茎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并结生黑色菌核。
发病规律:在菌核在土中越冬。子囊孢子孙随气流进行初次浸染。在菜株生长期间,主要是以菌丝体的相互接触进行再次侵染。气温20℃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病毒的发生。
防治方法:(1)轮作。(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灌溉。(
芸豆细菌性疫病
分布和寄主植物:东北各省、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省均有发生。为害菜豆,还侵害绿豆、小豆、豇豆和扁豆等。
症状:叶片上初生暗绿色水浸状点,扩大后呈不规则形,变褐色,病组织变薄,半透明,周围有黄色晕环。老病易发生破裂。嫩叶受害呈畸形,严重时,病叶皱缩脱落。茎和荚的症状与叶片的相似,初呈水浸状点,扩大后分别呈条(在茎上)和圆形或不整形(在荚上),病部凹陷,红褐色。面常有淡黄色的菌脓溢出,病荚种子受侵染部位表面呈黄色点或仅脐部略现黄。
发病规律:病菌在种子内和随病残体留在地上越冬。带菌种子萌芽后,先后其子叶发病,并在子叶产生病原细菌,通过风雨、昆虫、人畜等传播到豆株上,从气孔侵入。高温多湿适于本病流行,但到36℃时病害则逐渐停止。在高温下潜育期一般为2-3天。
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种子播种。(2)与非豆科作物轮作二年。(3)喷布0.5%波尔多液,每7-10天喷药一次,共2-3次。
芸豆花叶病
分布和寄主植物:各地均有分布。引起菜豆花叶病的病毒有三种:菜豆普通花叶病毒除为害菜豆外,一些菜豆属植物、蚕豆、豇豆和扁豆等也被害。菜豆黄色花叶病毒除包括菜豆普通花叶病毒的寄主植物外,还有豌豆、大豆、两种三叶草、白色扇扁豆、白色甜三叶、黑色紫苜蓿、唐晶蒲等。黄瓜花叶病毒芸豆株系只为害芸豆。
症状:嫩叶初呈明脉、缺绿或皱硬,新长出的嫩叶则呈花叶,其绿色部分突起或凹下呈袋状,有些品种感病后变为畸形。病株矮缩或正常,果荚一般正常。芸豆黄色花叶病毒所引起的症状比其它毒株所引起的较为严重,花叶的色泽较黄,叶片向下变曲也较严重。
发病规律:初次侵染来源主要是越冬的寄主植物,除芸豆黄色花叶病毒外,其它两种病毒的带毒种子也是主要的初次侵染源。生长期间主要是靠蚜虫传染。蚜虫在病株上吸食病毒和在健株上传达室毒所需时间约为1-5分钟,但对芸豆黄色花叶的短时间分别为15秒钟和15-30秒钟。高温(26℃)下多呈重花叶、矮化及卷叶;18℃左右时呈轻花叶;28℃以上和18℃以下症状受到抑制;强光和延长光照时间有加重症状的趋势。
防治方法:(1)选育抗病品种。(2)无病株留种。(3)及时防治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