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瞭望智库研究员 里雨曦
市场上有一个说法:每10个大棚西瓜中,就有7个出自浙江台州瓜农之手。
现如今,台州农民遍布全国各地,还走向了东南亚、非洲等地,撑起了上百亿元的西瓜种植产业。
30年前,台州人“追着太阳种西瓜”。30年后,台州以瓜为媒,根植于台州大本营,通过科技赋能、金融服务、数字化运营等手段,在全国织起了一张西瓜的大网,探索出“地瓜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台州方案。
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为的是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但它的块茎始终是在根基部,藤蔓的延伸扩张最终为的是块茎能长得更加粗壮硕大。这是著名的“地瓜理论”,生动阐述了“站稳脚跟”与“扩大开放”之间的辩证关系。
台州的瓜农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地瓜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如何推进?
在浙江台州田间地头的走访调研中,瞭望智库课题组寻找着答案。
工作法一:强点带面,产业能人发挥引领作用
台州位于浙江中部沿海,东临大海,南邻温州,西连丽水、金华,北与绍兴、宁波相接。丘陵和山地占陆地面积的2/3,基于“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发展条件,台州西瓜种植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海洋性气候使得产出的西瓜瓤红多汁、肉质细腻、松脆可口、糖度高、品质佳。
198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台州市黄岩县茅畲乡的5位农民踏上了去上海的路程,开启了外出种瓜的探索之路。
随后,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台州人在全国各地使用薄膜西瓜种植方式,开启了国内大棚西瓜的先河,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命运,极大地提高了西瓜产量和品质,台州瓜农队伍快速扩大。
台州“西瓜大王”彭友达,上个世纪90年代联系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西甜瓜育种专家吴明珠,带回良种西瓜“早佳8424”种子,经反复试种,取得巨大成功。
此后,彭友达不仅将该精品西瓜注册“玉麟”商标,还带动乡邻,开启了台州温岭优质西瓜种植。
如今,东到上海,南到海南、云南,西至新疆、西藏,北达内蒙古、黑龙江,台州瓜农创业致富的身影遍布各地,他们还走出国门,到缅甸、老挝、尼日利亚等国家包地种瓜,实现了“追着太阳种西瓜”的创业景象。
云南陇川县牟哲平瓜地和缅甸工人一起。牟森林摄
据不完全统计,仅台州市黄岩区一区外出瓜农队伍人数已逾4.3万,种植面积57万余亩,已建成48个优质瓜类生产基地,西瓜年销售产值50多亿元,外出瓜农每年净收入超20亿元,支付各地土地租金近10亿元,提供当地农业就业岗位5万余个,增加当地农民经济收入30多亿元,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10多万农民种植大棚西瓜。
从茅畲乡5位瓜农的“淘金”故事开始,此后又出现了彭友达、辛宏权等为代表的台州市种瓜带头人,他们通过引入、培育优良新瓜品种、探索栽培技术、培育种瓜能人、提供西瓜产业物资等方式,壮大西瓜种植队伍,促进了西瓜产业的专业化发展。
台州西瓜产业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代瓜农的不懈努力,从闯出去、走出去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每一代瓜农肩负了不同的使命。
第一代瓜农通过“走出去”“引进来”,走出台州,寻找致富机遇,并不断学习种植技术,将优势资源带回台州。
第二代瓜农形成庞大的种植群体,有组织、有分工地向全国拓展。
到了第三代瓜农,标准化、专业化、品牌化成为主流发展趋势,台州西瓜逐渐建成以总部基地为中心,形成技术、农资、金融服务等多位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台州西瓜真正成为中国西瓜产业的一张名片。
工作法二:助力提速,搭建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
现如今,“早佳8424”西瓜已经成为中国西瓜的“品种之王”,是国内种植面积很广、受市场欢迎程度高的品种。但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该品种却很难推广。
“早佳8424”品种具有皮薄、汁水多的特点,却也因此在种植和运输过程中极易出现裂果、炸瓜的问题。此后,在彭友达等人的努力下,通过改变种植技术,加上国内物流事业的进步,“早佳8424”品种才得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在现代农业中,农业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的主要推动力量。台州西瓜产业发展背后,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通过产业实践,台州建立起完善的种植技术标准体系、培训体系、技术服务体系、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等。
1.搭建农人培训体系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蔬菜管理办公室主任、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林燚被当地人称为农业“智多星”“女华佗”。
由林燚牵头搭建的台州市西瓜农人培训体系,不仅包括选地选址提示、土壤酸碱度提示、气候环境因素提示,还包括当地社会治安选择、村民社会关系协调等人事关系问题解决方案。
政府还为各农业产业技术人员建立个人工作室,以“老带新”模式,不断培育专门岗位技术人员、研究人员,确保技术服务后继有人。
2.制定种植技术标准
为确保西瓜种植技术实现全国范围内可复制,同时可根据不同地理环境调整种植技术,过去二十余年台州市各西瓜主力产区均制定了主力品种的种植标准、技术规范。
如2000年,温岭市农林局推出《玉麟西瓜地方标准》系列,包括玉麟西瓜标准工作导则、营养钵育苗、大田栽培、主要病虫害防治、商品果五个部分,规定了玉麟西瓜种植标准。
2003年,温岭市农林局再次推出《无公害嫁接西瓜系列标准》。
台州市黄岩区瓜农协会也先后出台主力西瓜品种种植规范,如2016年提出《“红耘”西瓜生产技术规程》。
3.建立植保技术服务体系
台州市瓜农数量庞大,分散在全国各地。为了帮助瓜农实现植保技术服务,解决不同地区的疑难杂症,必须建立一个能够覆盖全国的西瓜植保服务体系。台州市以总部基地为依托,以林燚等技术专家为中心,建立个人工作室,培育、配套技术人员,通过远程诊断、实地考察等方式解决不同地区瓜农技术问题,并通过各地农业植保系统产业体系系统,联络各地位台州瓜农提供服务。
星星署光农业园智能化育苗中心。王新斌摄
工作法三:细分资源,形成专业化服务公司
走在台州黄岩区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跟西瓜有关的公司,专业化的西瓜产业服务已经成为台州西瓜最大的竞争力。
外出种瓜的农民多了,自然而然形成了集种植、管理、经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服务体系。一种产业多种收获,业务不断拓展,路子走得越来越宽,台州西瓜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从提供种子、薄膜等农资服务,到创办包装厂,再到如今发展到创办冷链贮藏库等物流端的服务。
“想要在哪里包个土地就有专门的人给提供,甚至做西瓜爬蔓的都有专门的人,他们在全国各地服务,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去哪里。”担任黄岩区瓜农协会副会长的牟森林是台州“瓜三代”的代表,在他看来,更加专业化的服务一定是台州西瓜产业发展的未来之路。
为更好服务市外农业主体,针对全国不同地域西瓜生产的特点,台州农资专门开发标准化的全套作物方案,包含从种子供应、基地建设、插苗生长、施肥用药、挂果采收全过程的解决措施,让瓜农做到种植无忧。在这一背景下,台州西瓜形成专业化服务,在产业链的土地流转、育种、机械等领域都形成了专业化公司。
同时,针对外出瓜农主要以种植精品大棚西瓜为主,加大西瓜种质研发,与上级种子公司合作多达20多家,每年承接200多个新品种和试验材料试种、展示任务。目前,台州西甜瓜种子销售覆盖面广、品种新,销量居浙江省前列,大棚精品西甜瓜种子在全国占比高达50%。
此外,台州外出瓜农实现种植、销售一条龙,已经形成稳固的市场环境。比如,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嘉兴水果批发市场,黄岩人都具有重要地位。而且,黄岩瓜农顺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开展网上销售、抖音直播,并与百果园、碧桂园等著名品牌的水果商超大平台合作,形成了百亿规模的农业产业集群。
温岭市与百果园签订西瓜产业战略协议。温岭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工作法四:发挥优势,做大农机装备制造业
台州制造业基础好,农机制造本是台州市优势产业,这也为台州西瓜种植机械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悉,台州拥有各类农机制造企业500多家,是全国重要的农机制造业基地和出口基地,年产值约450亿元,占浙江省农机工业产值40%以上,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形成高度集聚的特色产业群落。
依托农机生产研发优势,台州市聚焦水果、蔬菜、设施等重要领域,加大对全国各类地形地貌适用农机研究,推动农机在机械灌溉、山地种植、大棚喷雾等方面的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
目前,台州水泵、植保清洗机械、增氧机、山地轨道运输机4类农机装备市场份额占全国50%以上。
努力就有回报,台州先后获得“中国水泵之都”“中国植保与清洗机械之都”“中国喷雾器之乡”三个称号。
工作法五:击破痛点,构建金融服务新模式
台州瓜农分散在全国各地,异地融资难是困扰外向型农业的一大痛点。
每年西瓜种植前期现金投入量大,而辗转外地的瓜农们在当地没有固定资产,会遇到异地融资困难、现金异地存取不便、异地农业保险不支持等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为解决台州瓜农在外种瓜融资难的问题,台州政府相关部门、台州市各银行灵活运用政策,牵线引援,“政策搭台,银行唱戏”,搭建了健全的外向型农业资金保障体系,为外出瓜农做好资金保障。台州瓜农“追着太阳种西瓜”,台州的金融服务也跟到了田间地头。
1.政府搭台,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
2021年台州市发布《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加快提升乡村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若干意见》,明确加大金融支农,鼓励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拓展“三农”业务,创设乡村产业发展专项服务产品。
台州市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探索建立对融资担保机构新增涉农担保业务风险补偿机制,对担保方式创新贷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质押贷款给予风险补偿,建立涉农担保风险池和涉农融资辅导专项服务。
2.银行唱戏,创新“金融服务跟踪”模式
针对台州市外主体存在抵押贷款少、政策扶持少等情况,台州各银行创新“金融服务跟踪”模式,精准对接市外农业群体,为其提供机械、农资等农业发展服务,真正实现“瓜农土地承包到哪,金融服务跟到哪”。
银行设立专项服务事业部,精准服务瓜农。例如,台州银行专设3个瓜果行业拓展部,20余名客户经理专门支持服务市外瓜农,为瓜农提供金融和非金融服务,帮助瓜农改进种植方式、团购农资农具、享受融资贴息,节约10%以上的生产成本。目前台州银行市外农户授信额度近10亿元,直接间接支持了3万多村民种瓜致富。
解决痛点,把资金送到田间地头。针对瓜农们长期蹲守瓜田,不方便经常去网点办理业务等特点,台州银行推出“瓜农贷”产品,让瓜农们通过手机银行就可以取款、还款,真正把金融服务“送上门、做到位”。
合理利用平台优势,助力瓜农销售。我们发现,在银行服务瓜农的过程中,台州各银行与瓜农的关系十分紧密,银行端不仅能做到金融服务细致入微,还能利用银行平台,助推西瓜线上销售,有银行还通过直播带货等渠道,帮助瓜农进一步节支增收。
工作法六:科技赋能,打造瓜农数字化平台
打开APP就能解决种瓜的所有问题,一站式的数字化服务让瓜农没有难种的地,让果商没有难做的生意。
为高效解决市外农业主体在生产、销售过程中遇到问题,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和利益损失,台州市探索出一条以数字化平台,串联瓜果产业链的道路。
台州黄岩区创新研发“瓜果天下”数字应用,涵盖西瓜、柑橘、杨梅等重要特色农产品,为主体提供集标准化种植、可视化溯源、统一式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推动市外果农从“追着太阳种果”向“跟着数据种瓜果”转变。
“瓜农天下”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下,西瓜产业链各端资源被有效整合:
瓜农服务:为瓜农种植提供智能选址、种植服务、农活服务、成本计算等。
农资供应:定时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并有找土地、找农资、找行情、找品牌等服务,身在异地的瓜农,一个电话即可解决农资问题。
技术服务:“瓜果天下”应用打造的“找专家”版块,最受瓜农们欢迎。入住平台的34位专家可以为5万瓜农提供涉及栽培、种苗、土肥、植保以及法律等各方面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瓜果天下”还设有“找律师”“找协会”板块,应对瓜农生产中可能面临的多方面问题。
资金服务:找农担、找贷款、找保险等服务,解决融资信贷、农业保障问题。
产销对接:“瓜果天下”不仅每天播报西瓜等水果市场行情,同时单独设立了“销售对接”板块,打通了瓜农与市场的信息对接渠道,帮助在外瓜农更好的掌握市场信息。
社交平台:农友专区是“瓜果天下”为各地瓜农设置的交流专区,瓜农可以通过平台发布短视频、文章、评论,交流种植经验、分享市场咨询。
值得注意的是,“瓜果天下”也正在利用数据化分析,向瓜农提供更为可靠的数字化服务。
通过对销售端数据进行捕捉分析,锁定不同消费群体对农产品产地、糖度、个头的喜好,从而对消费行为和消费趋势进行相对准确的判断,并将数据反馈给生产端农户,通过数据使能、以销定产,为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及销售等产业链的各环节提供借鉴,也为现代农业发展装上“智慧大脑”。
工作法七:产业升级,打造区域公用品牌集群
当今,温岭“玉麟”西瓜、黄岩“红耘”西瓜已经成为全国性的西瓜品牌,品牌建设是产业发展高级形态的表现,这证明台州的西瓜生产已经走向了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模式。
1.温岭“玉麟”模式
温岭“玉麟”西瓜品牌主要依托于专业化的农业合作社推动。
由彭友达组织并领导的箬横西瓜专业合作社打造了“玉麟”品牌。
首先,优质产品是打造品牌的基础。“玉麟”西瓜由优质西瓜品种“早佳8424”通过种植技术改良探索而来,需要解决种植本身的产量、效益、病害问题,产品本身需口感好,甜度高。
第二,搭建知识产权防火墙。1999年温岭市箬横镇人民政府出资向国家工商局申请“玉麟”商标的注册。
第三,适度的商业宣传。2000年,“浙江温岭箬横(上海)“玉麟”西瓜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召开,“玉麟”西瓜名声鹊起,随后开始风靡上海、广州、深圳、福州、杭州、宁波等地,真正成为知名的西瓜品牌。
第四,产业化的发展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完善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助推“玉麟”西瓜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成立农贸服务公司全面统筹“玉麟”西瓜的生产、销售。
第五,强化管理,保持品牌常青。温岭市目前已经建立了全套的“玉麟”西瓜管理体系,涉及种植标准、产品标准、技术培训体系、市场监管政策、检验检察管理体系。
2.黄岩“红耘”模式
与温岭“玉麟”不同的是,黄岩“红耘”品牌是政府搭台,瓜农协会主导,由瓜农协会打造的区域公共品牌,更有利于政府调动协调更多优质资源支持其获得快速发展。
为打造“红耘”西瓜团体商标,黄岩区出台惠农政策,依托数字化平台引导、鼓励黄岩瓜农协会成员统一使用“红耘”商标,并依托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广州江南水果批发市场等知名果品批发市场资源,统一销售“红耘”西瓜,构建“市场设摊 商超对接 宣传推介”多层次推广体系,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可以说,以强势西瓜品牌为引领,台州市正在进一步推动其他农产品品牌建设,打造品牌集群。
“台九鲜”就是近年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集群建设的成功案例,制定杨梅、蜜桔、葡萄、茶叶、水产品等主要授权品类的生产标准,完善品牌授权规则,建立质量追溯平台,赋予农产品数字化“身份证”,确保“台九鲜”母子品牌农产品实现技术提升、价值提高、效益增加。
目前,“仙居杨梅”、“玉麟”西瓜等一批瓜果品牌都纳入“台九鲜”子品牌中。
其中,“仙居杨梅”区域公用子品牌价值达24.98亿元;温岭“玉麟”西瓜已经辐射到全国,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的桂冠,西瓜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到全国23个省市。
工作法八:以强带弱,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
从“追着太阳种西瓜”到“追着西瓜种甘蔗”,台州农业拓展以西瓜产业为牵引,在全国乃至全球整合资源,台州市的外向型农业正在各领域遍地开花。
在调研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台州瓜农在全国各地整合的农业资源,为其他台州农业在全国发展开启了顺风车,农地里不仅可以种西瓜,还可以种甘蔗、种蜜桔、种菜花……台州利用总部经济优势,成功复制了西瓜模式,农业“地瓜经济”已经由点到面。
同时,台州市积极拓展国际贸易渠道。乘着“一带一路”东风,台州市和新西兰佳沛牵手合作,成功开通RCEP国家水果进口航线,成为全国第二个新西兰猕猴桃散货船入境口岸。
2022年进博会上,玉环市与新西兰中国商会、黄岩区与阿根廷(上海)创新中心进一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自2022年4月份开通航线以来,已累计进口新西兰猕猴桃、智利车厘子9.3万吨,货值近25亿元人民币,全市农副产品进出口增速创历史新高,已培育进口额千万元以上企业7家,出口额亿元以上企业5家、千万元以上17家。
未来,台州市目标建成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平台,利用港口优质资源,在农业贸易领域进一步做大文章。
工作法九:战略强化,政策为西瓜产业保驾护航
台州西瓜产业遍布全国,不断实现产业升级,背后是政策端的全程护航。针对西瓜优势产业发展,台州市农业部门构建了针对西瓜产业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
1.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外出瓜农发展战略
台州市黄岩区就建立外出瓜农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外出瓜农发展战略的组织实施:整合区府办、农业农村局、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的力量,加强对外出瓜农产业的指导,帮助解决瓜农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外出瓜农产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走出去,积极发展跨区域农业。
2.强本固根,打造总部农业
目前,台州市正在建设以黄岩区为主导的西瓜总部经济示范区,建立一个与外出农业相配套、布局发展合理、区位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清晰、产业特色鲜明、农资和农产品双向配送的集散中心和展贸平台,打造总部农业。
3.抱团发展,打造外出瓜农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针对劳作地分散、凝聚力不强、难以推动各类政策服务有效落地的情况,外出瓜农组建了新型瓜农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建立联络处,吸纳会员近3万多人。通过“小兵团作战、大本营统筹”方式,建立外出主体组织“果农帮团”,有效促进种植技术共享,生产成本降低,议价能力提升。
4.制定奖励机制,实施农业“双强行动”
政策奖励《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加快提升乡村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若干意见》提出,从推进农业科技、推进农业机械化、推进产业集群化、推进经营一体化、推进主体多元化、推进农业品牌化、推进保障机制化等方面制定奖励政策。
10
工作法十:党建引领,红色旗帜扎根在田间地头
抓好党建工作,实施产业振兴,在台州的乡村振兴工作中显得尤为突出,当地已实现了党建联建,党建服务产业兴盛,党员、政府、干部实实在在为农民办实事,获得农民信任;农民配合度高,致富意愿旺盛,让当地干部充满获得感。
台州党建的最大特色就是实事求是,将红色旗帜真实扎在了田间地头:
1.实行职能部门“双牵头”
台州市建立了党建联建的机制,以党建作为纽带,链接农业发展有关的职能部门,政府部门一体化,农业的事情解决起来就更顺畅。
台州市委组织部和市农业农村局“双牵头”,联合市商务局、市文广旅体局、市妇联、市工商联等部门,以组织“共建”、资源“共联”,打造党建引领“共富工坊”这一新型共富体,积极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土地、山林等资源,在更大范围实现产业资源与村镇人力资源的系统对接,形成产业进乡村、带共富的规模效应。
2.发挥“头雁”领航作用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共同富裕,都离不开“头雁”的担当作为。
台州市坚持将党建联建与深化“头雁领航”工程相结合,抓牢党组织书记队伍这一关键,按照“1 3 N”模式建强联建机构,由联建单位党组织书记轮值担任议事协调机制负责人,牵头开展党建活动,召集议事活动,推进基层党组织书记互学经验、互鉴教训,共谋思路、共提能力。
3.探索基层党组织联建
台州市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基层组织体系的整合重构与实体化运行的道路,通过成立跨村、跨镇的区域党建联建,建立运行机制,引领一体化治理,协调解决跨区域的衔接问题,变“各村单干”为抱团作战的基层治理格局。
4.推动“共富工坊”建设
“共富工坊”是台州以党建为引领的乡村振兴事业的一大特色。为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难题,2022年,浙江做了新探索,提出三年要打造1万家“共富工坊”,实现山区26县乡镇全覆盖、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全覆盖。
温岭市箬横镇下墩村的鑫鑫大棚西瓜专业合作社,村支委江鑫发现村民各管自家西瓜地,受种植技术和经验不足限制,西瓜产量不高且大多皮厚、不甜,销路不理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身为园林系毕业、台州市林燚农业名家工作室成员、箬横镇村级创业青年的江鑫,整合青年人才、行业协会、合作社等资源,尝试成立江鑫家庭农场,从事大棚西瓜的种植和销售,先摸索出经验与教训,再传授给村民,并通过入户宣传等方式为建立合作社做准备。
江鑫家庭农场西瓜丰收。温岭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江鑫的带领下,下墩村以“产业富村、党群共富”的理念为导向,创办温岭市箬横镇鑫鑫大棚西瓜专业合作社,从事大棚西瓜生产经营和开展西瓜相关试验研究,做到了共创、共赢、共富。
11
结语
浙江省台州市深耕“地瓜经济”,让西瓜产业藤广根壮,越种越甜。他们以瓜农抱团作战为牵引,实现了西瓜产业生产服务、供销服务、信用服务、党建引领等机制重塑、流程再造,形成一套瓜农向外输出资本、技术和经验,助力省内外瓜农“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可以说,台州种西瓜的模式不仅是“地瓜经济”理论在农业领域很好的实践样本,更为共同富裕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
课题组认为,台州通过在全国建立西瓜网络,技术、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像血液一样奔赴各个村镇,不仅做大了当地的农业产业,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共同致富,也搞活了地方经济,实现了多赢局面。
台州人不仅追着太阳种西瓜,还要以此为基点,集成推动科技强农、机械强农,真正实现供给体系、保障体系、经营体系的全面升级,农业从数量到质量、从规模到效益、从生产力到竞争力的全方位跨越,做到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强”带动“农村美”、促进“农民富”。
在课题组看来,台州“地瓜经济”的“乡村共富”经验值得探索复制,系统总结台州西瓜的发展历程和产业升级经验,可以更好推进我国农业的专业化发展、高质量发展。
课题组也发现,台州西瓜产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我国农业需要走出一条产业化发展道路,具体到台州西瓜,在品牌化、知名度、产业化发展等方面仍需集约力量,重点打造。
课题组建议,台州应该继续深耕西瓜产业,将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在上游的品种选育和农业技术提升方面引入更多科技力量;在下游引入更多大型食品加工企业,投入深加工产品研发和生产,将西瓜的价值“吃干榨净”。
我国是“产瓜大国”“吃瓜大国”,西瓜的年生产量和消费量均排在全球首位,应该说台州的西瓜产业大有可为,讲好西瓜故事,让“地瓜经济”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结果。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