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刚过几天,炎热的天气卷席而来,此时也正是黄河三角洲地区水稻秧苗的分蘖期。
在位于垦利街道十八户村的黄河三角洲耐盐碱水稻科技基地里,东营市本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为2600亩水田补给水源,田野里绿油油的水稻随风摇曳,在蓝天的映衬下,如同一幅天然的画卷。
“咱们前面这一地块种植的就是我们耐盐碱优质水稻——软米,生长周期在200天左右,亩产能达到千余斤,特别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东营市本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树永指着前方的稻田说。
据了解,本来农业最初主要是以稻米加工、销售为主的企业,“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看到了黄河口大米的优势所在,公司也开始布局延长产业链条,探索种质开发利用、基地绿色种植。”东营本来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廷芸谈道。目前公司已成为一家集种质开发利用、基地绿色种植、农产品品质评价及新品研发、品牌化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去年,本来农业落地垦利街道,与十八户村及周边几个村签订了水稻种植土地流转合同,共计2600亩,打造水稻试验示范基地。今年,持续加大推广黄河口大米品牌,专注“良种+良法”,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以十八户村为中心,带动周边村的优质水稻种植,形成核心产品的聚力和“一村一品”的竞争力。
“目前,咱们基地不仅自己种植优质黄河口大米,我们还承接了山东省农科院、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天津市育种场等科研院所的优质水稻品种试验,为下一步良种推广、耐盐碱种质选育打下基础。”刘树永介绍说。
目前,十八户村1017亩水稻田全部纳入绿色认证。在种植过程中,本来农业严格按照绿色生产标准,采用生态种植方式,肥料使用以有机肥料为主,建设“智能虫害监测系统”,精准施药减少农药使用量,实现了种地和养地相结合,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沿着基地稻田四周新修建的观赏栈道往里走,稻鸭混养区、稻蟹混养区、稻虾混养区正在建设。本来农业建立了“村集体+企业”共建模式,自今年开始,与村集体联合打造黄河口大米网红直播基地,探索稻虾混养、稻蟹混养、稻鸭混养模式,进行观赏栈道、观景台和稻草屋建设,吸引更多的人来此打卡,身临其境感受稻米文化,更好地宣传推广黄河口大米,进而实现电子商务、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生态涵养等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寻初心,食本味。这是我们的企业文化。”周廷芸说,“我们不仅想通过努力种好黄河口大米,也想让更多的人品尝、认可、了解我们的黄河口大米,讲好‘黄河口农品’故事,叫响‘黄河口大米’品牌。”
黄河口大米种植在垦利街道由来已久,六村、七村、北河南村等都有种植,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产品品质,做强产业品牌,扩大黄河口大米的品牌影响力,推动黄河口大米产业发展。接下来,垦利街道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部署,以建设黄河口大米全产业链重点链,推动黄河口大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维持适度种植面积,合理配置资源要素,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实施品牌培育战略,做大做强黄河口大米品牌,为打造品牌发展、百姓富裕、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垦利样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