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是打造最具发展活力新城区关键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和8.8%。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全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创新为源,着力转型升级,努力打造工业经济新高地
加快重点产业链建设。着眼培育链主企业,加快正威新材料科技城、轨道交通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着眼培育骨干企业,抓好力邦制药、秦川王酒业等年度投资21.9亿元的20个技改扩能项目建设。实施工业倍增计划,遴选50户企业予以重点支持。设立工业发展专项基金1000万元、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1000万元,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基金增加至2000万元。年内培育骨干企业15户、规上企业8户、中小微企业530户,构建“链主企业+骨干企业+规上企业+中小微企业”的工业发展体系。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效融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依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四十一所,推进秦创原(陈仓)创新中心建设,打造陈仓工业发展互联网平台,助力工业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深化校地合作,与西交大、西农大等高校建立“产才嫁接”协同创新机制,年内建成1个院士工作站。支持企业引进“高精尖”专业人才,培育一批陈仓工匠和技能大师。鼓励重点企业开展产品技术研发,年内培育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高新技术企业5户、瞪羚企业1户、隐形冠军企业5户。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设立1000万元园区发展基金,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推进天然气管道建设、虢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陆港新城污水处理厂建设。盘活园区存量土地资源,加快推行“标准地”改革,实施“零增地”技术改造项目。推进园区管委会国有公司实体化运营,加大园区融资力度,开发建设标准化厂房、物流仓储、检测检验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园区餐饮、购物、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配套建设。对标省级经济开发区,编制“一区三园”发展规划和规划环评,建设“绿色工厂”,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示范园区。
二、坚持产业为基,着力提质增效,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完善“四三四”防返贫监测预警帮扶机制;接续推进“十大提升行动”,持续开展产业、就业帮扶,常态化开展消费扶贫;加大搬迁群众服务管理,全面保障搬迁群众权益;织牢特殊群体兜底保障网,确保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零返贫致贫”。实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实施村集体经济“消薄”行动,确保全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达5万元以上。培优培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内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家庭农场5个。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建设高标准农田,稳定小麦种植面积,着力扩种夏玉米,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7万吨以上。以周原、慕仪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休闲农业,建设三产融合示范区;以东关、阳平为重点,因时、因地制宜,种植万亩蔬菜,打造宝鸡近郊蔬菜种植基地。实施食品工业三年培优计划,做大副食加工。建设陈仓区名优农产品展销中心,举办花椒节、柴胡节、农民丰收节、农产品年货节,提升农产品知名度。持续扩大花椒、柴胡、核桃、中蜂等特色产业规模,完成“陈仓花椒”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大力发展养殖业,加快推动牧原生态养殖投产达效,引进大型养殖企业、扶持养殖大户、建设规模化养殖场、发展养殖专业村,打造全省一流的种养循环示范区。年内实现生猪存栏27万头,肉牛存栏5万头,奶山羊存栏10万只。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落实“路长制”,实施通村公路提升改造,完善通村公路基础设施,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实施周原、赤沙等6个镇电网改造。推进香泉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完成阳平片区一体化供水、贾村镇域水网改造工程。加快普及农村卫生厕所,完成改厕2000座。实施拓石镇通洞村、凤阁岭镇张家川村滑坡治理,完成1675户农房抗震改造、132户秋淋灾害农房恢复重建,启动避灾搬迁、同步搬迁工作。持续推进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年内完成1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改造。
三、坚持供需为纲,着力塑造品牌,努力实现服务业发展新突破
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阳平铁路物流基地二期项目建设,加快笨大货物作业区和货运中心建设,争取中欧、中亚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加快推进华誉物流智慧冷链项目,积极协调连霍高速、北绕城高速、关中环线等骨干交通道路在陆港新城落地互通,形成畅通便捷的物流环线,聚力打造铁路、公路双港互动的宝鸡内陆港。建设周原电商服务中心,谋划布局区、镇、村三级电商物流服务体系。办好跨国采购展览会、钛博会、宝鸡青岛啤酒节等十大会展活动,促进会展经济发展壮大。
着力激发消费活力。实施老旧商圈改造、新兴商圈扩容计划,推动鑫悦城、大明酒店用品城招商运营,支持金谷广场、千渭星都汇、步行街、财富街提档升级,高标准建成高力奥特莱斯欧陆小镇街区。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多业态、多形式发展,新建上汽大众、雷克萨斯4S店。支持绿丰源、吴家大院、兄弟羊庄等特色餐饮做大做强。健全商贸服务网络,一镇一个农贸市场或商业街,每镇每年至少举办一场物资交流会,提升居民生产生活便利化水平。落实商贸企业扶持鼓励政策,夯实社零稳增长基础,全年新增限上企业6户以上。
提升文旅发展能级。以十大文化活动、十大旅游活动、十大最美乡村、十大最具人气美食、十大农家乐、十大民宿评选、推介、宣传为抓手,掀起陈仓“大文旅、大宣传、大活动、大声势”发展新热潮。创建第一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镇街图书馆、文化馆标准化建设,打造“书香陈仓•阅读悦美”文化服务平台。建设非遗手工技艺特色街区、陈仓社火主题公园、赤沙血社火文化演艺传习所,办好“虢镇城区月月有秦腔”活动,开展地方特色展览讲座、民俗展演,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陈仓游客服务中心,支持九龙山、大水川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加快西镇吴山景区开发,启动“陈仓古城”建设,创建香泉、坪头、新街3个特色旅游名镇,建设农旅融合示范区,全力打造“一心一环一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四、坚持品质为要,着力完善功能,努力提升城市发展新形象
高标准完善城市功能。科学布局城市功能空间,强化规划管控,塑造特色风貌。实施科技大道、陆港大道东段等8条城市道路提升改造,加快中兴路、科技五路、陆港一路道路建设,新建陈仓北路、高速南北辅道、滨河北路、S104阳平至陈仓公路,全力保障清溪、陈仓、虢镇三座渭河大桥上半年全面竣工。实施城区西片区供水管网延伸工程,建设公租房3560套,加快推进大丰储气调峰项目,全面提升城市运行服务保障能力。
高起点加快城市建设。抓好虢镇老城区更新,实施西大街、北大街等6个片区22个老旧小区改造,加快育才苑东片区、东门十字西南片区旧城改造。打造城市新地标,推进陈仓中路片区旧城改造,加快驿家坊陈仓府项目建设,实施正威西北总部大厦项目,谋划建设城市体育公园。启动车站片区建设,实施铁苑小区、磷肥厂家属院等改造提升项目,实施虢镇火车站候车室及站台改造,推动“绿巨人”动车组在陈仓开通运行,建设站前广场,提升城市对外形象。
高质量抓好城市管理。深入实施城市品质提升“10+1”行动,抓好9大类42个品质提升项目。以公园广场、主干道路、城市出入口为重点,实施城市绿荫行动,打造绿地景观小品,建设城市“口袋公园”。落实“街长制”,常态化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复审高线达标。完善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居住小区、城中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总结、创新工作新经验、新模式,保持垃圾分类工作全市先进位次。依托网格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健全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常态化。
五、坚持项目为王,着力扩大投资,努力培育追赶超越新动能
狠抓有效投资增后劲。加快年度投资153.8亿元的正威精密导体、大唐光伏发电、县功至各河口公路改建等216个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健全完善重大项目领导包抓、专班推进机制,常态化开展督促考评、观摩点评,深化联企帮扶,破解项目堵点难点,推动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紧盯国家投资及产业政策,用好300万元项目谋划专项资金,聚焦工业经济、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精准谋划一批高质量、有特色、强基础、利长远的重点项目,提高项目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年内储备重大项目不少于1000个,深度包装精品项目不少于200个。
狠抓招商引资扩增量。围绕新材料、现代物流两个首位产业,运用市场理念和“投行思维”,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招商,以商招商、展会招商,筹建北京、上海、新疆招商联络处,探索驻点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建立招商引资线索项目跟踪落实机制,对重点线索项目盯住不放,全面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竣工投产率。全年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外资企业不少于1户。
狠抓营商环境提信心。深化“放管服”改革,聚力打造“‘陈’信办”政务服务品牌,充分发挥企业服务专岗功能,建立健全企业问题协调联络、督办落实、回访反馈机制,全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统筹用地指标,集约高效用地,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加快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消化处置,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畅通政银企对接渠道,引导驻区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供给,支持区级投融资平台发挥作用,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六、坚持绿色为先,着力系统治理,努力发展绿色生态新优势
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完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三线一单”编制,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严控“两高”项目。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开展工业炉窑、挥发性有机物、柴油货车等专项治理,全面禁放烟花爆竹,持续开展秸秆禁烧,深入推进农村清洁取暖,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大沿渭排污口监管力度,实施通关河、蔡退渠入渭口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展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保障主要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强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落实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自行检测制度。
推进美丽陈仓建设。实施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持续巩固专项整治成效,常态化治理“五乱”问题,筑牢秦岭生态屏障。加快“数字秦岭”建设,形成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保护格局。落实“林长制”,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黄河流域防护林建设。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大力实施绿化工程,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不断扩大国土绿化面积,提升绿化档次。推进虢镇北坡森林公园建设,打造开放式近郊森林公园。加大花海景观和道路绿化建设力度,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2个。
建设生态宜居家园。以农村厕所革命、污水处理、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逐步普及农村卫生厕所,完成改厕2000座。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提升处置能力。倡导农村垃圾分类,强化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利用。完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在慕仪镇开展镇域生活垃圾治理试点,建成2个镇级垃圾处理厂。落实农村基础设施“1+10”管护制度,推广“物管进村”运行模式,健全村庄保洁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扎实推进民风建设“十个一”工程。年内创建省级文明村4个、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镇2个、示范村20个,美丽庭院1000户。
七、坚持民生为本,着力增加供给,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就业优先,扎实做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确保城镇新增就业6800人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建设宝鸡残疾人康复中心。兜牢兜稳基本民生底线,提高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健全常态化联系服务退役军人机制,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聚焦“一老一小”,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鼓励公办幼儿园和社会力量建设托育服务机构。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实施中医院内科综合楼项目,保障好市中心医院港务区分院建设。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进区域内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大中医药优秀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批中医馆、名医堂,打造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争创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以“双创”工作为引领,推动区域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目标迈进,深化幼儿园“大学区制”管理改革,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提质,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做实“硬件”做优“软件”,做强陈仓教育品牌。加快体育强区建设步伐,提高城乡公共体育基础设施配备水平,打造“15分钟”健身圈。
增强社会治理能力。深入推进依法治区,扎实开展“八五”普法,持续抓好“六好司法所”建设,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实施人民调解“四抓四提升”工程,加强新时代网上信访工作,下大气力治理重复信访,化解突出信访问题,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加强公安基础设施及信息化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聚焦道路交通、密闭场所、建筑工地、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深入排查治理安全隐患,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2年,区政府将投资13.02亿元,着力为全区人民办好十件实事:一是投资3.1亿元,对东西大街、科技大道等5条城区道路进行提升改造。二是投资2.35亿元,实施S104阳平段、X306县功至各河口等4条公路建设及200公里通村公路、危桥提升加固项目。三是投资2亿元,实施虢镇火车站及站前广场提升改造项目。四是投资1.5亿元,完成隆科公司、群力公司等6个片区2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五是投资1.2亿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六是投资8000万元,实施阳平渭河入渭口、金陵河流域生态治理。七是投资7500万元,在渭河公园、北坡等区域,实施绿化景观提升改造。八是投资6600万元,新建南环路小学,完成23所中小学校操场软化工程。九是投资4000万元,实施周原、赤沙等6个镇电网建设改造工程。十是投资2600万元,实施50处农村饮水巩固提升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