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中的锦鲤花纹各异,寓意着吉祥和幸运,在海宁,还有人把锦鲤当宠物来养。近日,周王庙镇上林村引进的尚领锦鲤共富工坊正式投入运营,这让锦鲤爱好者缪学锋的养鱼爱好成了全村的共富事业。
瞧,这里就是锦鲤们的新家,透过全玻璃的景观池,锦鲤在水中悠然自得。
这些锦鲤,给人的第一感觉,那就是大!它们的主人缪学锋骄傲地告诉记者,这些大的锦鲤已经养了四五年了,个头都在80到90厘米,市场价在5万以上,还不愁卖。
尚领锦鲤共富工坊占地面积12亩,内部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鱼池30多个,每个鱼池里都养殖着不同品种的锦鲤,昭和、大正、白写等60多个主流品种,3000多条锦鲤,每一条都独一无二,每一条都是缪学锋从国外精挑细选而来。“10月份到2月份是采购季,我会去各个有名的渔场采购。我养锦鲤十多年,有五六年都一直在海外来回。”缪学锋说道。
缪学锋是养鱼深度爱好者,6岁开始养鱼,从普通金鱼到各类热带鱼,12年前又迷上了锦鲤,在锦鲤圈,他喜欢大家叫他“老墨”,水墨画的墨,“锦鲤在水中游过能呈现出水墨画一般的意境。”缪学锋说,“全世界没有一条重复的锦鲤,每一条都不一样,它都是带有个性的,根据自己的喜好,找到一尾你喜欢的鱼,内心是很满足的。”
去年,生态优美的上林村和爱养锦鲤的缪学锋一拍即合,上林村投入800多万元,将村里原有的两个土塘进行改造,以风险可预、收益可期的理念建起了尚领锦鲤工坊。对于这个宽敞明亮又智能的锦鲤新家,缪学锋很是满意,他介绍说,基地里有目前全国独一无二的生化系统,可以将氧气注入并留在表面,把不要的氨氮及没有用的气体挥发出来。
除了将氧气进行过滤,基地还采用物理沉淀模式进行水质过滤,更加节水,也更加环保。
硬件提升后,缪学锋也为基地争取到了全省首个锦鲤论证资质,简单来说,就是这里的每一条锦鲤都有自己的“身份证”,同时,基地还可以为其他渔场的锦鲤派发“身份证”。“有这个资质代表我可以成为一个认证机构,每个证书上面有二维码,只要扫一扫二维码,所有的鱼都可以精准溯源。”缪学锋解释说。
有了专属“身份证”,锦鲤的销售也是“如鱼得水”,目前,销售分为线上线下,线下会有来自江浙沪地区的锦鲤爱好者上门挑选,一般都会按照一池的规格进行购买;线上的销售方式则更为有趣,每条锦鲤都会被拿出来展示并拍卖。“因为每条锦鲤不一样,所以线上销售时,由爱好家来定价拍卖。”在缪学锋看来,这是一种十分有趣的模式。
今后,尚领锦鲤工服工坊还计划向村民提供种苗、养殖技术和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带动全民共享和参与,辐射带动周边农民,依托旅游服务、产业发展创收,进一步带动共同富裕。“可以为群众提供种苗、养殖技术等一条龙服务,为以后形成一个新的产业打下基础,接下来我们每个组里面的土塘也可以放养锦鲤,真正地增加群众的收入。”上林村党总支副书记沈英说道。
市传媒中心记者 | 王婷 章添 陈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