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全国专家商贾看过来 靖州茯苓:“小疙瘩”也时髦

这几天,71岁的“茯苓大王”王先有一直很忙,他正在参与筹划一场全国性的学术与商贸交流大会。据悉,继2017年全国第二届茯苓大会在靖州召开后,今年11月全国茯苓学术专家和各方商贾及种植大户又将汇聚靖州,研讨茯苓产业发展新路径。

藏在雪峰山深处的苗侗大地,何以有连续举办如此大会的底气?乘着党的二十大召开的东风,记者来到现场采访。

10月17日,靖州工业园区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靖州国苓科技有限公司大楼熠熠生辉,二楼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这是一笔发往山东的200吨茯苓产品订单,削皮、切片、切丁……机器轰鸣,流水生产链循环往复,一袋袋成品鱼贯而出。

这是被媒体称为“小镇青年”的“80后”大学生李焕国去年回乡创办的企业,投资1000多万元,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屹立在园区中央,吸纳近百劳动者就业。“从目前情况看,今年预计产值可突破5000万元。”在车间,他双手捧着洁白的茯苓丁向记者展示,“你看,多么好的成色!”

他说,目前企业正处在快速上升期,他的目标是2年内年产值将突破亿元。

李焕国说,他只是该县五六万茯苓产业从业人员之一,靖州茯苓之所以能做大,得益于先辈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父亲曾经是种植大户,经营着一家茯苓加工厂,李焕国从小耳濡目染,也是一个小小的“行家里手”,在云南大学念书时就开始推广茯苓种植经验。

“当时在火车上看到有人带着茯苓,就与他们聊开了。”李焕国说,一伙人围着他问长问短,好像“传经”一样,“很有成就感。”

他还被请到村里现场教学,腾冲、楚雄、大理等地都有他的足迹,“之前,一些种植户10斤松木只能产一两斤茯苓,我告诉他们方法后,最高可产4斤,增产明显。”

靖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植被丰茂,是我国茯苓的主产地和集散中心,被誉为中国“茯苓之乡”。茯苓在秦代被视为“茯兔”,南北朝被奉为“小神仙”,唐代药王孙思邈称之为“龟苓”。如今,这个“土疙瘩”成了村民致富、乡村振兴的“金娃娃”。

之前都是野生,产量小,真正将茯苓作为产业做大的,当数王先有。

他9岁时与父亲同患水肿病,生命危在旦夕,一名退伍军人用茯苓解救了父子俩。此后,他家对茯苓视为珍宝,开始尝试人工移栽技术。

19岁时,王先有正式接过父兄的接力棒,带领父老乡亲发展茯苓产业。

2009年,他选育的茯苓新品种“湘靖28号”获得成功,并研发了袋料栽培新技术、大宗道地中药材茯苓种植及产业开发关键技术,夺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至今,他一直担任靖州县茯苓专业协会会长。2013年,他将“湘靖28号”搭载神舟十号进入太空,并在太空育种成功。

50多年的的锲而不舍,王先有不负青春,换来的是茯苓产业欧欣欣向荣。

目前,靖州全县茯苓从业人员达5万多人,人均增收1.5万元。2021年,靖州茯苓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31.8亿元,占全县GDP三成以上。

如今,靖州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和全国茯苓科技文化推广中心,年均集散鲜茯苓8万吨,干茯苓3.9万吨,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年均产值近30亿元。

茯苓,其貌不扬、外黑内白的“土疙瘩”,让靖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茯苓之乡”。

10月17日,记者在靖州茯苓加工贸易中心看到,茯苓面、茯苓茶、茯苓菜等产品琳琅满目。近年来,该县加大科研力度,将单一的茯苓产业升级为保健品、食品、美容品多种产业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令我们倍感振奋。”站在靖州茯苓加工贸易大市场大楼前,71岁的王先有壮心不已,打算与大家再大干一场。

他说,“有党的好政策支持,靖州茯苓没有理由不吸引外界的目光。”

(记者 谌孙存 李青青 杨博嫒 田敏 通讯员 何嫘 邹家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