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思敏 通讯员 熊文楷 简臣杰

5月28日下午,走进港口乡泉洞村的黄泥塘生态家庭农场,一群群林下生态放养土鸡或扎堆觅食,或悠闲踱步,咯咯咯地叫得正欢,给寂静的村庄平添了许多生机。

图片

“在天然山林中,土鸡住得好,吃得香,时刻呼吸着新鲜空气,还在树林这个天然的‘健身房’得到锻炼……运动量大使其肉质韧性提高、肉质鲜美、口感极佳,深受广大顾客的青睐,今年截至目前,销售额已达400余万元。”黄泥塘生态家庭农场负责人庞卫军告诉记者。

图片

2015年,在外打工多年的庞卫军决定返乡创业,成立了黄泥塘生态家庭农场,从开始放养的800只鸡到如今近8万只鸡,多年来,他凭借一股吃苦耐劳的拼劲,让他的林下养鸡产业蒸蒸日上,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养鸡大户。

近年来,随着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该农场依托“政府+农场+村集体+农户”的运营模式,共流转山地500亩,年均出栏土鸡5万余只,土鸡蛋500万余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得益于林下放养的模式,优质的鸡肉和营养价值极高的绿壳鸡蛋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目前主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线上的大部分销往沿海城市,线下主要是销往本地市场,年均销售额稳定在800万元左右。”庞卫军乐呵呵地说。

致富不忘众乡亲。年近70岁的村民庞复兴早几年也想过养鸡,但苦于没有资金。得知他的情况后,庞卫军主动提供帮助,免费为他提供鸡雏、饲料、兽药和养殖技术,并主动为他垫付资金。在庞卫军的指导和帮助下,庞复兴的土鸡养殖路越走越宽。

“这几年一直在合作社里干活,除了每天喂喂鸡,打扫一下鸡窝,自己另外还养了1500多只鸡,年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庞复兴说。此外,养鸡场每年用于饲料的玉米多达100吨,按照市场价格,庞卫军每年还会向种植玉米的村民收购玉米用于制作饲料。

近9年的养鸡经历,让庞卫军本人也由养鸡人成长为引领村民致富的带头人,共吸纳周边村民就业2000余人次,农户年均增收8000余元,实现了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经营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的局面。“黄泥塘生态家庭农场将加快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做大做强‘黄泥塘’品牌,带领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谈及未来发展,庞卫军信心满满。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