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是集“老、少、边、山、库”于一体的特殊地区,处于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连续地带之上,山高坡陡,岩石裸露,是广西岩溶分布面积最广和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5.4%,其中石山占30%,有些地方甚至被诊断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造成我市大石山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农民增收困难。

为了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各地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石头堆里“凿”出一条条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子,铺展出乡村振兴壮美画卷,形成一批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致富经验。

致富路径一:“陆基养鱼”强产业

走进平果市新安镇大龙村陆基养殖基地,一个个绿色的大圆桶格外显眼,每个圆形大桶直径达10米、深2米,饲养人员正忙着投料,一把饲料撒下去,水里顿时像炸开了锅,鱼儿纷纷浮出水面抢食,呈现出鱼跃人欢的景象。

新安镇镇政府所在地东北距平果市城区、西北距平果铝业公司均在5公里以内,其北侧紧邻平果市江南工业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但有些村因地处大石山区、偏远等原因,集体经济发展起步艰难,发展缓慢。经外出考察学习、仔细研判分析,该镇决定利用大龙村2000多平方米的闲置小学场地发展“陆基养鱼”项目,将无产业的大龙村、三合村、龙黄村等6个边远山区村捆绑起来,将村与村之间的土地、人力、技术、市场等优势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探索出“飞地抱团”的产业联盟思路,实施“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不断壮大产业发展“朋友圈”,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项目背靠山脉,山高林广,植被葱茏,有着丰富的地下泉水资源,去年一期建设总投资50万元,养殖面积达1.2亩,建成圆型养鱼池11个,将天然地下山泉水引入圆池进行养殖。养殖基地内设备设施齐全,有养殖棚、蓄水池、圆形养殖池、增氧设备、集装箱饵料房、监控室、尾水处理池等。养殖水体采用封闭再循环的方式,鱼儿能不间断地进行“健身运动”,是可实现人为控制养殖环境和养殖过程的养鱼模式。通过尾水处理系统,将产生的尾水无公害排放至农田进行灌溉,实现种养结合、绿色环保又节能的多重目的,具有效益好、见效快,生态环保、操作性强等特点。

“去年我们总共投放了6万尾红眼鱼苗,存活率超过80%。我们分3批卖出,为村集体带来36万元的经营性收入,使‘空壳’村实现了零的突破。目前我们又投放红眼鱼苗共计8万尾,预计年底即可出售。”基地负责人邓家税表示,“接下来,我们基地打算为有意愿的村民进行技术培训,引导发展陆基养鱼产业,实现共富共享。”

致富路径二:“农旅”融合有“钱”景

“原来我在这10多亩荒山上种玉米,收入去除成本后剩下不到5000元。自从国家实施陡坡地治理和退耕还林政策后,我发展了刺梨等特色产业,今年预计有5万多元的收入。”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村民杨秀政高兴地说。

刷把村位于乐业县大石围天坑溶洞群的石山地区,老一辈大都在石头缝中种植玉米换取口粮,劳作辛苦,收益不高,是“十三五”深度贫困村。

为推动刷把村脱贫奔康,县、乡两级推出政策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组合拳”,在全村实施土地整合,大力种植猕猴桃1200亩、杨梅380亩、刺梨680亩。

“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将分散在每家每户的耕地经营权‘化零为整’,实现股权到人、股份合作、集体运营。”刷把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杨胜锋介绍,此举不仅可以加快通道面山绿化,保持水土流失,还可以提升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调整全村产业结构,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地基”。

短板在山高路远、交通闭塞,出路也在山多林密、生态优良。近年来,刷把村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举,充分发挥大石围天坑群等旅游风景区优势,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旅游相关服务产业,并动员群众大力养殖土鸡、土鸭、土猪,种植玉米、红薯、核桃等农副产品,全力让优质农产品搭上旅游业发展快车,让产自深山的“山珍”成为山外市场的热销品,让绿水青山成为当地群众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2022年,刷把村获得“广西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荣誉称号。

如今,刷把村已经从曾经发展落后的深度贫困村蝶变为远近闻名的“模范村”,先后获得“国家森林乡村”、自治区“五星级党组织”“乡村治理示范村”、市级“产业兴旺红旗村”等荣誉称号,农民年人均收入近2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

致富路径三:联合建厂茶油飘香

在靖西市魁圩乡,驮林村、驮满村、那多村和那些村的自然条件相似,都是丘陵山坡地,当地群众将这4个村并称为那两坨(驮)的“穷四角”地带。

“我们驮林村种山油茶就几十亩,不成规模,量少路远,没老板来收,销路难……”“我们村情况也一样,山多地少,不是丘陵就是石坡,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难找发展出路……”

穷则思变。近年来,驮林村、驮满村、那多村和那些村转变发展思路,打破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因地制宜,靠山吃山,整合4个村山油茶资源,组建山茶油公司,建立山茶油加工厂,走抱团发展之路,变劣势为优势。同时,在云贵高原末端山地上做起大文章,积极引导当地村民种植山油茶,发展特色养殖。

“种植山油茶的前景非常好,达到盛产期后每亩每年产值可达3000元以上,目前,我们4个村已经种植940亩,升级改造山油茶500亩,另外靖西市林业局在我们4个村规划新种1700亩山油茶作为发展经济林试点。”驮林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李克冒介绍道。

“我们家种了10亩山油茶,以前愁销路,现在村集体办起了山茶油加工厂,不再愁销路问题,一年收入大约有3.5万元,而且我还能在加工厂这边务工,每个月多了一份收入,现在生活越过越红火了。”驮林村林中屯脱贫户黄东亮满怀喜悦地说。

据悉,由4个村集体联合建立起来的山茶油加工厂采用“村集体+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按照经营组织化、生产标准化、装备设施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五化”标准,组织带动群众发展山油茶产业,建立起连片标准示范基地,推动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打造“平桥山茶油”特色品牌,夯实“一村一品”村集体经济产业基础,让“穷四角”地带打了漂亮翻身仗。

“山茶油加工是季节性产业,为充分发挥工厂的更大效应,我们利用那些村和那多村群众养猪和养牛较多的优势,4个村每个村拿出闲置资金10万元,开展油茶果渣熏肉加工,制作腊肉,延伸产业链,每年每村按照10%股份进行分红,推动群众和村集体双增收。”驮林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恰说道。

思路得当好致富。2022年,4个村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0.7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78万元以上。

致富路径四:种草养牛富边民

一排排整齐的牛棚坐落在村口、绿油油的牧草种满公路两旁……这是那坡县百省乡那布村呈现的新面貌。

那布村地处中越边界,是典型的大石山区,是“十三五”深度贫困村,国务院实施挂牌督战的贫困村之一,主要居住壮族、苗族2个民族。养牛是当地家家户户一直以来的传统产业。但长久以来因养殖方式和品种问题,效益较低,产业难以持续发展。从2018年开始,那布村便采取“政府引领、党员带头、大户带动、群众参与”的模式,成立苗疆生态牛养殖合作社,大力种植牧草,推广以西门塔尔为主的肉牛养殖产业。饲养方式的改变,品种的改良,让当地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新品种牛带来的经济效益。

“我们村现在养殖的肉牛品种主要有西门塔尔牛、老黄牛和斗牛。目前,肉牛存栏有500余头,这几年,平均每年可以出栏肉牛100余头,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村团支书陶志明介绍道。

据悉,两年前,根据当地实际及群众的需求,那坡县给那布村每户农户统一建设了一间牛棚,既减轻了农户的养殖成本,也改善了村里环境卫生。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养殖大户带动等,目前,该村的养牛产业发展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群众靠着养牛住上了小洋房,开上了小汽车,养牛产业让群众的生活“牛”起来,推动更多边民在家就业创业,助力稳边固边富边。

“我的牛舍是政府帮建的,今年养殖黄牛26头,预计纯收入8万元。”养殖大户黄勇感激地说。

“我们这里家家都养牛,我家也养20多头,自从有了这个场地,我们养牛比从前轻松多了,明年我还要再多养几头。”村民陶美沙说道。

据介绍,目前,该村养殖户多达186户,存栏量近553头。仅养牛项目全村年人均收入就达7000元。

采访手记

如何释放沉淀资源,推动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是不少乡村,尤其是大石山区群众遇到的现实难题。但是,我市不少大石山区村屯用事实证明,只要思路和方法得当,就能找到适合本地的致富之路。面对大石山区的恶劣条件,我们要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石头缝里下足“绣花”功夫,狠抓乡村振兴的“牛鼻子”,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我市积极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助农增收

为推动乡村产业集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近年来,我市大力打造“一村一品”产业,助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据市农业农村局介绍,截至7月底,我市共有25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约占全广西总数的17.6%,居全区第一,涉及芒果、茶叶、香葱、番茄、油茶、桑蚕、猕猴桃、八渡笋、西贡蕉、绣球、乡村旅游等。

同时,为有效带动农业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47家,有效带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口陶汉山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