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快项目推进。争取新开百银靖西年产8万吨铝材项目、靖西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合隆·帝景豪庭、靖西市人民医院异地建设项目等11个亿元项目施工建设,抓紧抓好续建靖西市返乡农民工扶贫创业园(C区)项目、易地扶贫搬迁配套产业园一期、靖西市乒乓主题体育公园等30个亿元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竣工银山颐园商贸城、靖西市长丰国际大酒店2个亿元项目,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投资量。

3.破解项目瓶颈。全面梳理分析项目推进的存在问题,

解决制约重大项目的瓶颈问题。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要素保障问题。按照同类问题或共性问题、用地审批问题、征拆问题、资金问题进行归类,制定对应解决措施。二是坚持结果导向,分级解决制约重大项目推进问题。对确属本单位层面协调解决的事项,通过定期召开项目现场会、专题会、协调会等形式直接解决。对本单位无法协调解决的事项,提请市领导协调解决。

(二)强化各项政策措施,巩固脱贫摘帽成果。

继续按照年度脱贫摘帽目标,进一步加强“两不愁三保障”以及饮水安全攻坚战,确保年度脱贫目标村、户切实达到“十一有一低于”、“八有一超”脱贫标准,确保剩下的33个贫困村和7944个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摘帽,与全市人民一道同步全面小康。

继续打好项目建设、易地搬迁、内生动力、产业扶贫、集体经济、就业扶贫等“六场硬仗”。全力推进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边贸扶贫、生态扶贫、危房改造等工程。抓好财政整合资金等各项扶贫项目建设,补齐贫困村屯基础设施短板。加强乡村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配备,强化控辍保学力度,确保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落实基本医疗保障“198”政策,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兜底保障、“一站式”直接结算等医疗保障服务,加快完善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相关扶持和保障措施。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的扫尾工作。加快老乡家园建设,优化小区环境,强化小区管理,提高小区入住质量。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和就业扶持工作,加快推进深圳龙岗-百色靖西等扶贫产业园建设,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企业进驻园区,提高搬迁人口和贫困人口就业率。抓住国家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实施新一轮兴边富民行动,持续做好边境一线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夯实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基础。突出抓好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加快扶贫车间建设,多渠道多方式,促进更多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加大定点帮扶力度,提高深圳龙岗对口支援靖西扶贫协作水平。

(三)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

1.多渠道筹集资金,狠抓边贸项目建设。争取中央和自治区加大转移支付资金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金融信贷资金的作用,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引进民间资本,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利用多渠道筹集的资金,实现沿边公路等级提升,交易仓储设施扩建,互市贸易设施配套等,不断完善各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商贸物流、边境贸易、电子商务等重大项目库,统筹协调推进重大项目的建设,着力抓好万生隆国际物流园区、岳圩口岸建设以及“靖西·东盟五洲边贸城、富安国际商贸城”前期筹划、招商引资、开工建设,动态跟踪建设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竣工项目企业入统,大力培育新增长点。

2.加快开发开放平台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进一步深化万生隆边境贸易集聚区建设,完成配套功能;继续跟进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申报工作,争取早日获得国家批复。推动龙邦口岸一般贸易区、新兴边民互市点尽快运营。

3.深挖外贸潜力,大力发展互市商品落地加工。加快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的落地加工区建设,继续推进边民组建边贸合作社,引导边民抱团开展互市,继续推进“边贸合作社+落地加工企业”,引导边贸合作社与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企业签约协作,推动互市商品产业链转型升级,活跃边境经济,留利边境,造福边民。力争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

(四)加快城建项目建设,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深入推进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完善城市管理,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城市。坚持走产城融合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力争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1.着力推进城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继续推进龙邦镇边关风情旅游带建设项目、化峒镇八德村雷屯-云屯-贺屯片区“乡村振兴”综合示范项目和以新靖镇河阳村下那足屯为全市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活动示范点项目,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推进宝珠安置点、那足安置点等5个安置点及1个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新开工百祥路(西段)、太极路北段、德爱规划三路等项目。

2.全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全面完成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健全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机制,打造智慧城市,实现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严整机动车乱停乱放和不按规定行驶等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全面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严格城市建设规划执法,实行群防群控网格化巡查,确保“两违”建筑零增长。

3.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大力推进产业发展。把产业发展贯穿于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工业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扩大就业,为靖西城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继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降低迁入城镇落户的条件,合理引导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提高搬迁对象的职业技能和谋生能力,加强就业培训,拓宽移民就业安置渠道。三是强化城乡规划管理,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多规合一”,做好城区片区组团规划。结合全域旅游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业态和功能分区进一步优化。推进一批市政基础工程建设,抓好重点街区景观规划。四是不断完善城镇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

4.推进撤乡设镇和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加快同德乡、南坡乡、新甲乡撤乡设镇申报工作。积极推进设立康城街道办等相关工作。

(五)着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2020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着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宣传力度等工作,努力建成一个城区景城一体、山水共荣的“锦绣靖西”。

1.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旅游集散中心一期、二期和国际绣球城一期美食街投入使用。继续推进旧州-鹅泉漂流和滨河绿道项目、锦绣古镇、金紫荆酒店等6个在建旅游项目建设步伐,进一步改善城市旅游配套功能。同时,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

2.加快构建四大板块为支撑的全域旅游新格局。立足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浓郁的边关特色和民族风情等特点,打造靖西精品旅游线路,挖掘壮民族特色人文。推进“旅游业+”战略,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商贸、农业等产业领域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以“观光游”“康养游”“文化游”“边关游”四大板块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3.加强旅游宣传力度。加大旅游策划力度,创新宣传方式。积极承办一批全区全市重大活动,组织旅游企业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各种旅游博览会、旅游推介会及旅游商品交易会,不断扩大我市旅游宣传推广区域,提升我市旅游知名度。依托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及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靖西整体形象宣传。积极与周边地区建立营销合作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线路共推、游客互送。力争全市旅游接待量、旅游总消费增长15%以上。

(六)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2020年,我们将深入实施的“千企技改”,继续推进“企业大调研大服务活动”,开展“产业大招商攻坚突破年活动”,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优化工业企业生产要素保障和服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工业园区建设,着力推动锰铝等传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我市工业产业结构朝多样化方向发展,力争全年工业总产值增长7.1%,工业增加值增长8.8%,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家。

1.继续推进铝产业“二次创业”。进一步强化对信发铝业公司、天桂铝业公司、广西华银铝业公司生产原料、电力等要素的保障和服务工作,确保380万吨氧化铝生产达产满产;推进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铝杆、靖西鲁桂铝业有限公司铝合金圆铸锭项目实现达产;进一步靠前服务,建立专门项目服务小组,推进百银铝业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铝材项目、佛山汇楹铝业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高端装饰铝材项目和湖北龙涛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工业与建筑铝材加工项目建设,争取年内竣工投产,使我市铝产业链从上游向下游延伸、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价值链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提升,形成“热电—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铝精深加工”完整产业链和“上下游一体化”产业模式,实现铝产业“二次创业”。

2.继续推进锰产业转型升级。在确保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等传统锰加工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推进锰企业向新能源材料加工转型,推进靖西湘潭电化科技有限公司2万吨高性能锰酸锂电池正极材料、裕能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3万吨纳米级磷酸铁锂项目达产满产;推进湘潭电化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磷酸铁扩建等项目建设,使我市锰产业继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并向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市工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3.继续加大工业园区建设。继续加大靖西工业园区、深圳龙岗-百色靖西扶贫产业园、万生隆扶贫产业园建设力度,特别是在园区基础设施方面继续加大投入;重新修订颁布《靖西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园区招商引力度,特别是在铝锰精深加工、边贸落地加工以及劳动密集型等产业方面,吸引更多的工业企业到各园区落户,推进我市工业向多元化发展。

4.加大小微企业培育力度。落实上规优惠政策,抓好企业培育,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培育力度,重点推进一批扶贫车间、农产品加工及建材等小微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拓宽销售渠道、争取专项资金扶持、优化融资服务等有效措施,促其早日上规入统。

(七)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2020年,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突出发展特色农业,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确保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继续推进3万亩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20处,屯内主干道硬化47条,新建产业道路412公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科学规划产业布局,着力提升各级各类农业核心示范区,年内力争创建1个市级农业核心示范区,9个乡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110个村级现代农业示范点。

粮食:充分利用24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成果,巩固粮食核心产能,继续抓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改革。因地制宜推广间套种技术,提高粮食复种面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商品蔬菜:加大蔬菜产业的招商力度,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加大扶持投入,在龙潭河、庞凌河流域的新靖、化峒、新甲等乡镇建设相对集中连片的商品蔬菜基地,带动全市商品蔬菜产业发展。加大贫困户种植商品蔬菜的扶持力度,切实提高产业扶贫覆盖率。全市商品蔬菜计划种植面积6万亩,产量12万吨。水果:继续加强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举办和参加果品展销会、交易会,提高我市果品影响力和知名度。计划水果新种面积3万亩以上,其中以优质沃柑、脐橙为主的柑橘类水果发展种植2万亩,全市水果面积达2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5万吨,总产值3亿以上。甘蔗:加强技术服务,推广良种良法,力争增产降本提效。组织技术人员分片分点进行现场指导。计划新种甘蔗面积1万亩,产量14万吨。桑蚕:加大扶持力度,着力改善蚕农种桑养蚕的生产条件,提升蚕农种桑养蚕技术水平,实施桑蚕“种养分离”示范点8个以上,辐射带动面上桑蚕产业的发展。全市新种桑园面积2.4万亩,鲜茧总产量750万公斤,产值达3亿元。烤烟:加大实施无人机统防统治、绿色防控、专业化精益烘烤等技术,提高烤烟产量质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烟水配套工程项目建设,增强烟草农机站力量,加大机耕服务力度,不断拉长农机服务链。加快标准化烟站建设步伐,规划建设好渠洋、安德两个标准防雹作业点建设,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制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烤烟种植面积7.5万亩,烟叶收购量18万担。

中草药:发挥企业优势,狠抓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抓好佰和明中草药种植示范园区、蕲艾项目种植示范、橘红基地建设。继续推进“靖西药王谷”、艾叶制品厂项目建设工作。一抓好中草药种植管护工作,进一步扩大山豆根等道地药材的种植规模。新种植中草药面积1万亩。

特色养殖产业:发挥福喜乐养殖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争取实现猪仔、肉猪年出栏100万头。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规模养牛、养羊等草食动物产业。全市肉类总产量3.2万吨,增长6%;水产品产量增长4.5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

(八)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建设项目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严控“两高一剩”新项目,从源头控制高耗能行业发展。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督管理。引导企业重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切实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推行清洁生产,促进节能降耗减排。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规定。强化资源综合利用,消化我市铝锰两大产业产生的废渣,减轻环保压力。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实施方案。治理岩溶面积49.7平方公里,其中治理石漠化面积19.9平方公里。继续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项目建设。积极开展节能法律法规宣传,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节能减排意识,形成全社会自觉节能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重矿区土地复垦,深入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抓好巩固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沼气池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实施。推进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建设。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大力发展乡村美丽经济,全面打造农村宜居环境,巩固提升清洁乡村和生态乡村活动成果,抓好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农村“三改”“六提”“三增”工作,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的便利性便捷性。继续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推行“林长制”,努力实现“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的目标。2020年计划新造和改造油茶林2000亩,封山育林3万亩。完成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目标任务。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氨氮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百色市下达指标以内。

(九)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教育: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工作重点,加大投入力度改造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公平;做好新建第三高中各项前期工作,壮大靖西中学百年名校声誉,将靖西民族高中建设成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积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通高中教育,重点支持靖西市外国语实验学校发展。做好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分批推进村屯级公办幼儿园建设,扩大公办幼儿园总量,全力加快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优先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20条底线”未达标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设施设备建设,全力推动教育脱贫攻坚。

医疗卫生:继续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全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着力解决医保报销最后一公里以及“一站式”系统结算问题,全面落实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满足群众就近看病就医需求。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重点加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结合推进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健康城市创建工作,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落实到位。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完成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达标、基层医疗卫生标准化建设工作任务。加强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管理,切实减轻病患者的负担。

就业社保: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门式”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新系统的升级使用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问题。加强就业创业工作,加大职业培训力度,促进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深化深圳龙岗区结对帮扶转移就业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及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计划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8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3.3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1万人以上,失业保险参保2万人以上。

文化体育广电:继续加强边境示范性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的管理,开展易地搬迁老乡家园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持续组织文化志愿者下基层服务,切实把惠民工程落到实处、惠及百姓。能融尽融,推动文化+体育+旅游经济发展,开展2020年春节民俗文化活动,组织承办广西第十四届运动会乒乓球赛等,进一步催发文化+体育+旅游经济辐射效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传保护、传承和文物保护工作力度。

基础设施: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村屯水泥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巷道硬化、给排水、垃圾处理、“改厕改厨”、电网改造、光纤进村入户、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和林业植被恢复工程。认真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