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广州,95%以上的市场主体,80%以上的新增就业,70%以上的创新成果,50%左右的进出口,40%左右的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税收均由民营企业贡献。从制造业工厂到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一环,从田间地头到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实验室里,无不涌动着民营企业的澎湃活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广州市近期印发实施“民营经济20条”,持续吹响这支生力军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时代号角。为此,广州日报特别推出《“企”舞吧,生力军》报道,走进广州重点民营企业,对话企业家与一线员工,观察企业发展之道,一睹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发展的活力生机。
企业名片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大集团”)是以科技和服务为主导的民营农业龙头企业,1998年成立于广东广州,目前业务涵盖饲料、种苗、动保疫苗、智慧养殖、食品加工等现代农牧全产业链,在全球拥有分、子公司逾600家,员工4万人。日前公布的2023年《财富》中国500强企业榜单中,海大集团位列第201位,在广州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一。
以科技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海大集团近10年累计科研投入超40亿元,研发团队超3300人。在饲料和水产育种领域,海大集团的研发实力、创新成果和技术储备,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以服务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海大集团通过9000多名常年扎根农村的技术服务人员、数百个高效运作的技术服务站,为百万养殖户提供全流程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支持,打通农业科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带动农民致富和产业振兴。
八月,骄阳似火。尽管已是正午时分,海大集团位于珠海的一家饲料厂里,半小时内有4辆满载饲料的大货车驶出厂区,还有多辆大货车正在装货。
饲料,是养殖业的重要生产资料,也是海大集团的核心主业。2022年,海大集团饲料销量超2165万吨,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第二,其中水产饲料销量世界第一,海大集团还是广州首个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的民营农业企业。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海大集团对饲料市场的精耕细作。广东是中国水产养殖第一大省,近年来,受终端价格、养殖成本等多重因素影响,普水品种养殖行业遭受挑战。下游消费疲弱问题突出的同时,还有上游原料上涨的挑战,作为行业龙头的海大集团如何应对?
提升质量腾出降价空间 给养殖户让利提振信心
普水品种是水产品中的基础大类。以草鱼为例,年产量超过550万吨,是我国大宗淡水鱼类产量最大的养殖品种,占比约25%,被称为“鱼中主粮”。
“塘租、原料、人工、流通各个环节的成本都在涨,但卖不起价;同时消费端向生鱼、鲈鱼等特水品种转变,普水品种的养殖面积日渐缩小,普水养殖难赚钱甚至不赚钱,有的养殖户失去信心。”近日,记者走访中山市的养殖塘口时,海大集团虾特事业部副总经理丁健介绍。
如何帮助华南普水养殖户提高养殖收益?海大提出,在提升饲料产品质量的同时,向养殖户让利,提振行业信心。
丁健认为,“未来普水养殖薄利化会成为常态。”饲料作为养殖过程中最大的成本项,饲料企业让利能对提高养殖户盈利水平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具体如何做?“饲料企业要具备养殖思维,推进饲料生产模式与行情、产品和养殖模式的合理匹配,通过规划好、养得好、卖得好的‘三好模式’来提升养殖盈利的概率。”在丁健看来,要基于对卖鱼时段、鱼价行情走势的判断,来设计养殖模式中的鱼种搭配和密度。丁健说,基于此,他们鼓励养殖户和海大团队一起,通过打样算肥满度、算出鱼产量、算饲料系数和看健康度等显性化的方式,对饲料品质进行持续升级。据了解,海大集团在珠三角普水市场,将通过简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原料损耗,提高投入产出比等措施来降低制造费用;优化团队配置和分工,提升销售效率等,力争压低销售费用。
对此,中山市东凤镇的海大饲料经销商李铨福可以说深有感受。据他介绍,合作多年来,海大饲料针对不同养殖模式开发出了对应的配方和产品。“目前常用的一款海大草鱼料,鱼吃得健康、长得快,质量稳定,性价比高。出塘的鱼赶上一个相对理想的价格波段,就能卖个好价。”目前,李铨福年销海大饲料1800吨,自养草鱼140亩,已经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
实验室中,王胜等科研人员专注通过科研创新提高饲料“含金量”
针对生鱼“脂肪肝” 研发含中草药饲料
海大饲料的核心优势体现在科研创新。在海大集团的一家饲料厂的实验室中,海大研究院水产饲料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胜告诉记者,海大集团的饲料科研不仅要坐在实验室里,更要面向市场、面向养殖一线。
王胜举例道,他和同事们几年前在走访养殖户时发现,珠三角生鱼养殖规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养殖过程中,养殖户投喂低劣饲料导致生鱼出现“脂肪肝”,同时规模化养殖水体时常出现氨、氮、亚盐等有害物质超标,使得生鱼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不仅养殖过程中会出现死鱼,出塘后长距离外运时也容易死亡。
帮助养殖户解决这些问题,成为饲料科研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推出了一款大场专用料,通过添加中草药成分,并合理调配各营养素的比例,以肝肠为主要靶点,调理肝肠功能,加快新陈代谢和脂肪转化效率,让鱼长期保持健康态。”王胜介绍称,这款饲料的研发及验证耗时长达2年多,其中一些关键技术更是在很多年前就开始研究储备的。目前,这款饲料已成为不少规模化生鱼养殖户的选择。
近10年来,海大集团累计科研投入超40亿元。海大研究院设立的水产饲料、猪饲料、禽饲料和反刍饲料的专门研究中心,几乎囊括所有饲料品种,储备了庞大的原料数据和丰富的配方技术,每年向动物核心营养需求和原料数据库补充几千组对比实验结果,这令海大集团成为国内极少数能够同时产销全品类饲料的企业之一。
农业民营企业,离农业最近、联农民最紧。作为广州培育出的首个营收千亿级农业民营企业,海大集团已带领全国百万养殖户增产增收,还在持续不断地以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书写一个又一个产业振兴的故事。
海大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薛华
对话企业
海大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薛华:努力突破农业领域“卡脖子”技术
问:近期从中央到广州出台了不少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您认为哪些对企业最有帮助?企业对此有何计划?
答:最近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的各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为我们农业科技企业做大做强注入了强大信心,让我们感受到浓浓暖意。特别是各方面政策提出,支持民营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发我们农业科技企业强烈的共鸣,让我们备受鼓舞。
农业作为基础行业、传统行业,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紧迫性更强。农业民营企业,离农业最近、联农民最紧,在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助力农村产业兴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农业科技龙头企业,海大长期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积极推动水产种苗、动物营养等领域的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效。比如,饲料是关键的农业生产资料,是推动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海大饲料年销量已突破2165万吨,位居国内第二、世界第三,并持续创新豆粕减量替代技术,降低原料进口风险,为实现饲料稳产保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在水产种业领域,海大已拥有6个国家新品种,2022年鱼虾种苗销量全球第一,尤其是在全球养殖量最大的单一水产品种南美白对虾的育种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先发优势和强大的技术壁垒,破解了进口种源依赖问题。
在有关政策的鼓励下,海大将持续加大科研资源投入和产学研合作,努力突破农业领域的“卡脖子”技术,为我国饲料保供、种业振兴等基础性战略贡献更大的企业力量。
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海大集团是如何投身乡村振兴的?
答:多年来,海大持续打通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将不断升级的好产品和深服务凝结成一个个具有区域和品类特色的海大模式,通过数百家海大乡村振兴技术服务站、超9000名海大服务工程师,借助海大种苗、饲料、动保疫苗、养殖等全产业链优势及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帮助百万养殖户科学养殖、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海大力量。
问:如何把握广州“民营经济20条”的政策红利乘势而上,谋划海大集团的未来发展?
答: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海大集团是广州培育起来的营收千亿级农业龙头企业,海大的根在广州,也相信高质量发展的大广州将孕育更大的产业、更大的未来。海大集团将以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发布为契机,继续聚焦农牧主航道,紧紧围绕国家所需、行业所趋,以“科技兴农”为使命,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努力打造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科技农牧企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海大集团工作人员在中山走访塘口
记者观察 饲料“不涨价”背后的底气
“不涨价”,是饲料龙头海大集团近期向华南普水市场释放的重磅信息。
广东是水产养殖第一大省,普水品种则被称为“鱼中主粮”。近段时间,受终端价格、养殖成本等多重因素影响,普水品种养殖行业遭受挑战。面对复杂的市场局面,以及原料价格不断攀升的压力,民营企业海大集团做出一个令人钦佩的选择:提升质量、让利客户、提振信心。
为什么要选择一条艰难的应对之路?在毛利率不高的饲料行业,海大集团何以有抗住巨大成本压力的底气?走进海大集团的工厂一线,记者心中的疑问得到解答。
——底气源自领先的科创实力。“这间实验室是我日常工作的场所,在这里,我们主要处理饲料原料进厂和饲料成品出厂的合规检测,从而保障饲料产品的安全……”一谈起自己的工作,王胜滔滔不绝。正因有科研力量的支持,海大凭借着以“产学研合作专家+博士+硕士+专业技术人员”为核心的创新队伍,致力于将华南普水料“不涨价”的压力转化为“提质增效”的内生动力。
——底气源自前瞻的产业布局。得益于完善的产业链布局,海大集团可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阶段的养殖实际,为养殖户匹配种苗、饲料和各类动保疫苗产品,总结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海大好模式”,以全产业链的动能助力养殖户实现养殖成功。
——底气源自坚定的兴农初心。饲料是关键的农业生产资料,是推动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农业科技企业,海大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压力时,始终牢记与养殖户“命运相连”的兴农初心,坚持以龙头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与农户共同穿越行业周期,提振养殖信心,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民企力量。
统筹/陈雅诗、何超、赵亦平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许晓芳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