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重庆隆平五彩田园

▲雷竹基地雷笋获丰收

▲大足同心公园美景

▲原乡·荷花村美景

▲最忆小橘柑橘基地

“小李,你看我这葛根粉可以卖好多钱啊?”

“我的土鸡蛋是散养吃虫的土鸡下的,能不能有个好价钱!”

……

赶场天,大足区高坪镇高峰村村民李忠君的门面格外热闹,十里八乡的村民带着自己的“土货”围在门前。赶早场的村民们,为什么围着别人门前卖货?

原来,李忠君的门面是一所电商超市,因为土鸡蛋是最主要的商品,所以有个接地气的名字——“三百傻蛋”。他从村民手里收购“土货”,然后通过电商卖出去,帮大家把原本卖不掉的“土货”变现。因为收购价格合理,农民有赚头,所以很快便有了几百户“供货者”,生意红火。随后,李忠君还成立合作社,将脱贫帮扶对象103户共300多人纳入合作社。

李忠君的故事或许并不惊艳,却是大足区乡村振兴发展中农民们想脱贫、愿致富,更愿带着大家一起富的愿景与决心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大足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编制了现代农业发展总规、乡村旅游规划等7个涉农规划,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产业振兴、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2019年,全区年农业总产值达75.2亿元,增加值51.5亿元、增长4%,农民人均收入增长9.3%……

正如李忠君所说,在全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民只要埋头干,土鸡蛋也能变“金蛋”。

聚焦产业脱贫 让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产业

2019年秋天,大足区拾万镇百亩水稻试验田传出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由袁隆平院士亲手赠与的超级稻“超优1000”种子首次在大足试种,经测产平均亩产量达到903.9公斤。这是大足区争取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这块“金字招牌”落户后,助力大足水稻试验种植取得的又一佳绩。

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为何将专家工作站落户大足?

拾万镇自古被誉为大足粮仓,拥有万亩优质高产水稻基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传统的水稻产业种植技术与模式已经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大足区引导拾万镇开始转型升级,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并将水稻作为主攻方向。

为此,他们邀请袁隆平院士来重庆设立专家工作站。令大足人欣喜的是,袁隆平欣然同意。2019年3月,袁隆平重庆院士专家工作站在拾万镇首次试种袁隆平超级稻“超优1000”,并在8月29日的测产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依托袁隆平重庆院士专家工作站,大足区还分别与西南大学、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了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大足分院,确定了粮油强区的总体部署。预计到2025年,大足区优质粮油种植面积将达60万亩,粮油产品加工率将达60%,商品率将达70%,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加工企业将达7家。

然而,“水稻强区”只是大足大力发展产业脱贫的其中一环。近年来,大足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取向,力求找到适合的产业,选对适合的人员,因势利导谋求发展。

在这样的策略下,2019年大足农业粮经比为44.7:55.3。全年粮食作物稳定在92.8万亩,经济作物115万亩,其中建成优质粮油基地52万亩、特色果蔬基地45万亩,新发展雷竹、冬菜、荷莲、花椒等特色产业4.64万亩。

同时,品牌建设也成效明显,新认证“三品一标”54个,包括无公害农产品33个、绿色农产品19个、有机农产品2个,有效期内认证产品104个,熊猫雷笋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银奇心猕猴桃等7个农产品获全市农产品公用品牌“巴味渝珍”授权,9个产品上电商平台,大唐丰域葡萄入驻盒马鲜生。

此外,大足“三富”产业已成茧待破。大足区正规划“三富”产业的发展,计划打造“一纵一横”“三富”产业带,建成硒锶油菜苔10万亩;大足区国有平台公司鑫发集团正在注册“足硒”“大足硒锶”“拾万硒锶”品牌。目前,全区送检农副产品179个,涉及25个镇街,均含硒、锌、锶,其中52个产品达到富硒标准。

发展特色农业 让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

2019年7月,大足区高升镇先进村扶贫产业基地里,一辆满载5吨番茄的货车缓缓驶出村里的乡村小道。种植在这里的首批番茄此时已然成熟,它们将直接被送往位于江津的重庆双福国际农贸城批发市场。正值番茄畅销时节,这里的番茄供不应求,车辆一运到,就会被零售菜贩抢购一空。

“先进村是市级贫困村,全村的建卡贫困户有96户之多,贫困户普遍年龄偏大、没有文化、收入低、身体不好。”大足区人大代表、高升镇镇长宋晓燕说。2019年,外来业主经过调研,准备在先进村从事农业基地建设。这个意愿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镇上召开村民动员会、家家户户宣讲、签订土地承包协议。当年4月,占地92亩的先进村扶贫产业基地建成,首批栽种了番茄苗。

扶贫产业基地的建设,为先进村10多户建卡贫困村民带来了福音,他们成了基地固定雇佣的帮手,每月能有额外1000多元收入。农忙季节,这里甚至能让30多户人,都有活路可做。

高升镇先进村的扶贫产业基地在大足并不鲜见。近年来,大足区紧紧围绕“一园四基地”发展思路,突出重点产业,发挥区域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明显。

目前,大足区已有区级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202家(国家级1家、市级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52个(国家级示范社10个、市级29个)、家庭农场659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市级11个、国家级1个。

全区大力发展“中稻+再生稻”、“稻+油”、“稻+虾”等绿色高产综合种养模式,建成绿色优质水稻26万亩、优质油菜16.6万亩、硒锶油菜苔10万亩。市级油菜托市收购企业之一双福油脂公司年加工2万吨,订单收购本区油菜1.85万吨。

另外,大足区地标产品大足冬菜全区共种植30000亩,产量1.05万吨,获“重庆市百年老字号”“最具文化特色的华商品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荣誉;大足黑山羊年存出栏44万只,先后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和保护名录、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著名商标,颁布实施地方标准6个,品牌价值2.03亿元,已建成国家级黑山羊标准化示范区。

大足冬菜、粉条、富葛等已出口到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10多个国家。其中苕粉加工企业主要以玉龙山食品公司为代表,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重庆名牌农产品、重庆老字号等,销售收入2900多万元。富葛种植面积1万亩。与大足冬菜、大足黑山羊、苕粉并称“大足四宝”的熊猫雷竹笋种植2万亩,冬笋30元一斤,最高亩产值可达15万元。大足荷莲种植近5万亩,以荷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此外,全区共有枇杷10万亩,分别建成无公害枇杷生产基地镇4个、基地村6个。葡萄2.6万亩,其中100亩以上的葡萄园9个、50亩以上的葡萄园34个。芳香产业流转土地6000亩,与重科院日化所共建研发中心,确立产品体系。目前正在建设加工厂,预计明年投入生产。

2020年,大足区计划通过发展生产培育2-3个扶贫主导产业,每个脱贫村形成1-2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有竞争力的扶贫增收产业。

有条件的脱贫村建成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基地,让每个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群众都能实现产业扶贫项目带动,从而让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构建共享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先借后还、代耕代种等模式,不断健全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

打造美丽乡村 让璞玉焕发光芒

蓝天白云下,一条条干净整洁的乡村公路向前延伸,漂亮别致的民居散布两旁,满坡绿意、成片雷竹、干净整洁的养殖场汇聚成一个全新的乡村面貌……

这里是大足区龙岗街道观音岩村。过去,由于没有规模产业、基础设施落后、不通水泥路,长期顶着“穷村”的帽子。世居于此的村民们和他们的“老家”相看两生厌,姑娘们不愿嫁进这里,年轻人外出打工离开这里。

然而,观音岩村却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有1500多亩世代沿袭种植的桃李园,斑驳的千年古驿道、写字崖还有历经沧桑香火旺盛的宝林寺。“老家”仿佛就是一块未曾打磨过的璞玉。

2018年,在大足区举行农旅文商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三变”改革试点村竞选比赛,一个以“老家·观音岩”为主题的农旅文商融合项目在这里落地。项目规划面积12180亩,一期实施6399亩,将按照心恋老家—接待服务区、大地飞歌—农业观光区、稻花香里—农耕体验区、花田李下—老家风情区、月到风来—乡野文化区的“一心四区”功能布局,从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转变,把“美丽”转化成生产力,全力打造国家农业公园、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国家4A级景区、美丽乡村社区示范。

2019年,通过招商,3500万元的投资进入观音岩,20余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3.5公里主公路完工投用,全村户户通上自来水,2000余亩森林彩化工程已完工,300亩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已投用。旅游公路、采摘便道、古驿道及附属设施修复工程,100亩湿地景观花海、500亩植物多样性栽培基地、1000亩四季水果标准园等项目正稳步落地。

村子变美了,旅游业发展起来了,大家渴盼的美好生活正一天天变成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迁回老家的村民就达600多人,他们有的开办农家乐,有的发展特色产业,在快乐中忙碌着。

“观音岩”的故事,在大足很多乡村也在悄然上演着。近年来,大足区深挖乡村、特色产业与大足石刻水乳交融的内在联系,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功能互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旅农商融合发展乡村产业体系。

2019年,大足区举办“天下大足醉美乡村”文化旅游系列活动达9个,全年乡村旅游人数达1000万人次,收入33.6亿元。隆平五彩田园、冬菜、荷莲及石雕、五金锻打技艺等亮相央视《魅力中国城》、“双晒”等活动,大足还获得“优秀魅力城市”“魅力文化景区”“魅力乡村旅游目的地”称号。全区建成休闲体验观光园23个,引进上海信泽等公司,策划推动以老家·观音岩、棠香人家等为核心的“大足十八村”建设。

在邀请袁隆平院士团队、市农科院等专家团队推进大足农产业发展的同时,大足区还结合“养心、养身、养生”的理念,策划宝顶石刻—龙水湖—五彩田园“三点一线”旅游线路,成功打造市级农旅精品观光线路6条、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5个、示范点10个。宝顶镇慈航村获评“全国休闲乡村旅游示范村”,拾万镇长虹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成为全域旅游城市建设重要一环。

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乡村自身面貌、人居环境的改变。2019年,大足区农业农村委搭建专门的班子,全力改善人居环境,聚焦“三清一改”,打造区级示范片27个,4次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题推进会,现场观摩18个镇街示范点。依托文化、科技、“孝善立德”等436场次活动,宣传呵护环境、爱护卫生等知识。

全区组织开展了春季、夏季、秋冬季“三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小手拉大手”、“万名党员带领十万群众开展环境整治”等形式多样的清洁活动,共有111.2万人次参加村庄清洁行动战役,清理垃圾9979吨、沟渠4175公里、农业废弃物4211吨。

2019年以来,大足区改造农村危房1895户,新改建卫生厕所2.68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81%;建设“四好”农村公路498公里、入户道路150公里、污水管网60.12公里,建成垃圾分类示范村6个,绿化村庄公共场所205亩。

璞玉般的“老家”,正被雕琢、打磨成一个个乡村美丽之地,焕发耀眼光芒。

刘茂娇 图片由大足区农业农村委提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