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主要有播种育苗和嫁接育苗两种。播种育苗方法简便,但定植后结实迟,变异性大。生产上应提倡使用嫁接苗。
一、育苗
(一)播种育苗
枇杷实生繁殖用的种子必须严格选择,以树势健旺、连年丰产、果大质好、抗逆性强的壮年树为采种母树,果实必须充分成熟,果形大,种子少,一般含种子1~2粒为宜。
枇杷种子没有休眠期,宜随采随播,发芽率高。如需贮藏,可用干沙与种子混合,置阴凉干燥处,贮藏6个月发芽率仍可达60%。种子含水量高,呼吸作用强,最怕堆放发热和阳光直晒。播种前应择新鲜饱满种子,用800倍托布津溶液消毒12小时。苗地最好选疏松的砂质壤土。有宽幅条播和撒播两种,播种量前者每亩40~60公斤,后者100~250公斤(每公斤种子440~500粒)。枇杷幼芽顶土力弱,播种宜浅,播后不覆土仅用木板下压种子入土,再盖薄土或细沙,以不见种子为度。畦面盖草保湿。播后约20天发芽出土,分批揭草并搭棚遮荫。幼苗长出3片真叶后每月薄施水肥2~3次。齐苗后,分次间苗、补苗,使苗木生长均匀粗壮。
枇杷苗期最怕积水,苗圃地应适当偏干,雨季开沟排除积水,久旱浇灌。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等。新梢充实后,最迟于冬至前后移苗分床,经1年至1年半培育,茎粗1.5厘米左右,即可定植或供嫁接用。
(二)嫁接育苗
1.砧木的选择(1)普通枇杷
通常采用的砧木是普通枇杷的实生苗(称本砧),种源易解决,嫁接亲和力强,但根系分布浅,抗旱力差。
(2)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
江苏吴县用作枇杷砧木,并认为白皮种比紫皮种好,光福枇杷产区普遍使用。嫁接后生长好,丰产,寿命长,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力强,且不受天牛危害,并有矮化作用。
(3)楹椁Cydonia oblonga Mill.用媪檮嫁接枇杷有明显矮化作用,早结丰产,但根系浅,寿命短,适于低湿平地。据报道,以色列用槛椁作砧木的枇杷园,每公顷矮化树(株行距2米X4米,树高2.5米)产量高达25吨,比日本的枇杷平均单产7.6吨高2倍以上。
2.接穗的采集和贮藏
接穗必须采自优良母本树、树冠外围生长粗壮、枝条充实、节间较疏、叶柄较小、芽点处覆盖有白色茸毛的1~2年生长枝,以中段为最好。-般随采随用。若早采,应去叶留柄保存于湿润细沙堆中或塑料薄膜密封后贮于10C左右的冰箱、冷库中。沙藏切忌过湿,冷藏要密封,适时打开检查,正常情况可贮藏1~2月。
3.嫁接时期
枇杷适宜的嫁接时期,一般在1月上旬至4月上旬,尤以立春前后春梢萌动前嫁接成活率最高。春梢停长后、夏梢萌发前嫁接成活率亦高。芽片嫁接法除12~1月剥皮较难和夏季高温多雨易引起腐烂外,其余季节均可进行。
4.嫁接方法
枇杷嫁接方法多用枝接,也有用芽接的。大砧木多用切接、劈接和嵌接,小苗嫁接常用下列几种方法:(1)折砧切接砧木在离地面 20~ 30厘米处斜剪2/3,使上部折倒而不断,折口用利刀削平滑,在皮层与木质部间(稍带木质部)纵切,长度接近接穗长削面,穗砧形成层对正贴紧,塑料薄膜条缚扎保护(芽眼处不包扎)。嫁接后15~ 20天即可萌芽,待接穗嫩梢生长,叶片展开,表面茸毛脱落后断砧,过早影响成活,延后抑制生长。
(2)剪顶留叶切接在叶片 深绿色与浅绿色交界处,将顶端嫩梢剪去,保留下部叶片,然后在剪口处切接。这种嫁接方法成活率高达90%以上,并可缩短育苗时间。(3)顶芽留叶劈接在萌生而尚未充实的幼嫩春梢的1/2~1/3处剪砧,然后在剪口处劈接。同样具有剪顶留叶切接法的优点。
(4)芽片贴接在砧木离地面 10~20厘米树皮光滑处用刀尖自下而上划两条平行切口,宽0.6~0.8厘米,长约3厘米,深达木质部,切口.上部交叉成舌形,从尖端将皮层挑起,并往下撕开,切去大部分,留下小段夹放芽片。削取接穗中部芽片,并使芽片比砧木的芽接位略小,撕去木质部,芽片插入紧贴,用塑料薄膜条自下而上缠绕,使封闭良好,不让雨水进入影响愈合。接后25~30天(冬季约2个月),即能愈合,选阴天解绑,6~10天后检查,成活植株进行折砧处理,即于芽片上方2~3厘米处,把砧干剪4/5而不剪断,并折倒伏于地面,促进芽片萌发,待新梢充实后(新梢长10~15厘米,具5~6叶,且有2叶以上叶色转浓)即可全部剪去砧尾。
枇杷伤流旺盛(伤口、切口易流出汁液),影响嫁接愈合,故嫁接时砧木必须保留部分叶片或留“提水枝”,或用倒砧法,继续光合作用供给砧木营养物质,蒸发水分减少伤流。这是提高枇杷嫁接成活率的重要关键。
5.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后20~30天检查成活,及时补接,并随时抹除砧禾蘖芽。但砧木弱或刚移植后嫁接的,留部分砧芽叶片有利于新根的发生和成活,待接芽生长正常后再把萌蘖除去。还要及时遮荫,适时施肥和防治病虫害。要待接芽萌发的新梢伸长生长后才薄施勤施水肥。1 年生砧木较2年生砧木嫁接苗的生长弱,肥水管理更应精细,注意氮肥施用浓度,初期一般在0.4%以下,施后清水洗苗以免肥害。
二、建园种植
(一)建园
枇杷适于山地、平地种植。山地若选择坡度平缓、土层深厚、肥沃的砾质或砂质壤土中下坡建园,则枇杷根系分布深广,生长好;过于粘重、浅薄的瘦瘠山地,植株长势弱,抗性差,寿命短,一般不适于建园。平地宜选择地势高燥、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的砂质或砾质壤土种植。枇杷易遭风害和寒害,建园时应选择避风、冷空气不易积聚的坡段种植。园地选定后按高标准建园。山坡丘陵地应修等高梯田,并挖大植穴,施足基肥,改良土壤,筑建排灌系统和道路设施,减少水土流失。平地应深沟高畦或筑墩种植。
(二)种植
枇杷株行距一般为4米x5米,每公顷450~ 600株。也有矮化密植、株行距2米X4米、每公顷1 245株、管理得法产量高达25吨的报道。枇杷栽植期最好于春梢萌动以前,即12月至翌年2月,春梢充实后夏梢萌发前也可栽植,但应避免在刮西北风或雨天时进行。园地整地施基肥回穴工作须提前1个月以上完成,以便穴土下沉充实。苗木最好带土种植,利于提高成活率和缩短缓苗期。枇杷根系好气性强,最忌深栽和积水。因根系较浅,应设立支柱防风。
三、树冠管理
(一)整形
枇杷树冠层性明显,主干怕晒,但华南产区多不注意整形,任其自然生长,成为自然圆头形,往往树冠过高,管理不便,且树冠迅速外移,内膛秃净,表面结果,易遭寒冻害和日灼。枇杷较好的树形有变则杯状形和空心圆头形。
1.变则杯状形
这种树形树冠矮化,仅2米多高,管理方便,较适合于风大地区和开张性品种,巴西、日本和我国台湾省常采用。
苗木定植后不剪顶,第--年离地面40~60厘米处留第一层主枝4条,第二年在主枝适当距离留副枝,并距第--层主枝60厘米左右留辅助性侧枝3条,第三年同样留辅助性侧枝2~3条。以后逐层降下来,变成杯状形,最后把第一层4条主枝用竹竿绑缚,枝条近于水平,布满四周而不相互重叠即成。
自然形的成年大树可改造成为该树形。先用4~5年时间从下而上分次删去第--层上面各层主枝,后把主干截除。注意大伤口须涂接蜡,以防病菌侵入;暴露阳光下的枝条,须涂石灰乳以防日灼伤。
2.空心圆头形
空心圆头形也即分层主干形,树体生长快,初期产量高,但树冠高大,管理较不方便,较适于千性强的品种,宜于土层深厚、避风环境采用。该树形是在自然形基础上调整而成。苗木定植后,在主干离地面30~40厘米处留第一层主枝3~4条,以后每隔60厘米左右,留第二、第三层主枝,每层2~3条,最后将主千顶端剪去,即成空心圆头形。
(二)修剪
1.幼龄树的修剪
未结果的幼龄树较少修剪,主要是配合整形,于早春新梢抽发前,把密生枝、交叉枝和重叠枝等作必要的剪除,以促进新梢萌发生长和合理树体结构的形成。
2.成年树修剪
枇杷采收后1个多月即为花芽生理分化期,所以,收果后应及早对残存果柄或结果枝顶端适当修剪,使萌发新梢,当年成为结果母枝;剪除衰弱枝和密生枝,以促进果痕梢尽快萌发充实,成为当年的结果母枝。修剪应以轻剪为宜。采果或修剪后,枝条上往往萌发多条新梢,宜在侧枝适当距离选留1~2条作为结果母枝培养,其余的新梢应及早抹去,使养分集中,结果母枝粗壮。枇杷枝梢剪口不易愈合,又易传染癌肿病,对直径2厘米以上的枝条,要削平剪口,涂防病药剂并促进愈合。
3.疏花(穗)疏果
枇杷花多果多,任其自然结果,则过度消耗养分,削弱树势,大小年结果,果小,品质下降,成熟期参差不齐。疏花(穗)疏果是枇杷生产上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冬季无寒冻害的地区,疏去部分花穗,调整营养枝和花穗枝比例,有利于年年丰产和增大果实。疏花穗以10月上旬至11月初花穗明显可见但尚未开花时进行最适宜。早疏可以减少养分消耗,利于冬梢萌发良好,但疏穗过早易发生2次花穗,需再疏1次。冬季有寒冻害的地区,疏穗可于春季疏果时一并进行。
疏折花穗的数量和方法,依树龄、树势及品种而不同。一般幼树、弱树多疏,壮树、盛果期树少疏;-枝上有4穗则疏1~2穗,5穗疏去2穗;大果形品种适当多疏。先把叶片少的、发育不好的病虫危害的花穗去掉,并掌握去外留内、去迟留早、去弱留强和树冠上部多疏的原则,以利树冠扩大和减少日灼病发生。此外,应多留抽穗早的中心枝上的花穗,少留抽穗迟的扩展性枝上的花穗,使其抽生营养枝、遮荫和使果实成熟期一致。
枇杷花序大,座果率高,疏果有明显增大果实的作用,且大小均匀,成熟期一致。温暖地区疏果常于2月下旬前后、花序残花落尽、幼果蚕豆大小时进行。:有寒冻害的地区
则于3月中下旬晚霜过后、能识别寒冻果时为妥,可先疏去部分尚嫌过多的果穗,然后逐穗疏果粒,疏去病虫害果。寒冻害果,畸形果,小果,过密果。每穗留果数,旺树、结果枝叶多、强壮的适当多留,弱树、弱枝和叶片少的结果枝少留或不留。-般大穗留7~8个,小穗留4~5个,大果品种适当减少1/3。此外,注意选留大小一致且处于果穗中段的幼果,以便于套袋和采收。
4.套袋
套袋是预防裂果、日灼病和病虫害、鸟害、保持果实外观完好、色泽鲜艳的有效措施。套袋在清明前1周到谷雨时进行,早套为好。此时果粒已相当大,颜色将由浓绿转淡绿(俗称转白期),果穗开始下垂,便于包套。材料可用旧报纸等,一般为长方形20厘米X13厘米(1 张报纸做8个)或30厘米x20厘米(1 张报纸做4个),包前先理好叶片,放于果实下面,用纸将果穗和部分叶片裹起。包时报纸--边 比果穗长出一半,后将纸片两边在果穗基部拉紧折向一边,用蕉类假茎纤维等松缚,再在果穗茎部的枝上紧缚,果穗前端则不缚扎,使叶片前端露出和利于通气。先包树顶及外围果穗,树冠内果穗有枝叶遮荫也可不包。预先做好的纸袋需剪两角,以利通气和观察。
四、土壤管理
(一)施肥
1.幼树施肥
华南地区枇杷无明显休眠期,年抽梢3~5次,生长量大,需肥量也大,幼树每年施肥5~6次,每2个月1次,以氮肥为主,薄肥勤施,促进枝梢生长,加速树冠成形。
2.结果树施肥
成年结果树年施肥4次。春肥在疏果后,即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促进春梢萌发和幼果发育,施肥量约占全年的20%~ 30%。夏肥分壮果肥及果后肥。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对钾的需求量最多,为氮的2.7倍,4月上旬果实膨大期,施以钾、磷为主的速效性肥料,促进果实迅速膨大,提高产量和品质,施肥量占全年的10%左右,并进行根外施肥;果后肥在采果前或采果后1周内施,迅速恢复树势,提高树体营养水平,促进夏梢萌发和花芽分化,施肥量约占全年的30%~ 50%,以氮肥为主,配部分有机质肥。秋肥在花穗开始出现的9~10月施,补充树体营养,提高受精结实能力和抗寒力,施肥量占全年的10%~20%,以有机质肥混合过磷酸钙或石灰施用。
枇杷是需肥量很大的果树,每年产100公斤鲜果需硝酸铵3.3~3.8公斤,过磷酸钙2.4~2.9公斤,氯化钾0.6~0.7公斤。所以,15~ 20年生的壮年树每公顷年用氮150.0~ 225.0公斤,磷90.0~ 187.5公斤,钾112.5~225.0公斤。据印度分析,枇杷果实含氮0.89%,五氧化二磷0.81%,氧化钾3.19%,说明枇杷果实特别需钾。若氮过多,果大,但色、味均淡,外观和品质差;若钾过多,果虽大,但酸多肉硬。肥料各要素应配合适当。
(二)间作和耕作
幼年枇杷园株行间可间种豆类或菜蔬,形成混作的生物群体,减少水土流失和阳光直射,缩小土温变幅,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利于幼树生长。
成年枇杷园土壤耕作管理可用清耕法(耕后休闲法),一般春、夏季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状态,于秋、冬季深翻或扩穴改土。此法由于有机质分解快,短期内能显著增加土壤养分。由于枇杷园每年需补给土壤较多的有机物质,故用生草法和盖草法,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改善生态条件,具有显著作用。此外,培土可加厚土层,提高土壤肥力。
(三)排水和灌水
枇杷性喜湿润不过分曝晒的环境,最忌园地积水,特别是果实成熟期雨水过多易引起严重裂果、烂果,园地应及时排水;但过分干燥,日晒强烈,又容易使果实焦灼,应灌水及中午喷水。夏梢老熟后,适当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秋、冬季干旱易引起大量落叶,影响树势,花穗变小,开花提早,应注意灌水或覆盖树盘保湿。
五、采收
1.采收适期
枇杷的花期长,果实成熟期不一致,必须分批采收。枇杷果实没有后熟作用,全面着色后品质基本上不会提高,但稍微早采品质就会显著降低,适期采收尤为重要。果实成熟前15~20天,随着果皮颜色由黄绿转黄再转橙黄或橙红色,果实的重量迅速增加,糖分迅速提高,酸度迅速降低,果肉逐渐变软。适宜采收期应是果皮充分着色,呈现出该品种完全成熟时所固有的色泽时,或稍延后3~5天采摘。如需远运或供加工罐头的果实则可适当提前,约八九成熟时采收。
为加速枇杷成熟和糖分的积累,可用内盛吸附性乙烯颗粒20~ 30毫克的聚乙烯袋,果实着色前套袋,2~3天后,果实颜色开始转变,可提早4~11天成熟。
2.采收方法
枇杷果实成熟时皮薄,肉嫩,质软,多汁,稍加碰擦,皮即受伤变色,采收要特别小心细致。必须备有“人”字形采果梯、采果钩和采果篮等工具。采收时由下而上、由外向内顺次进行。采摘时手执果穗基部剪下或折断,手指不接触果面,不拉扯果实,轻拿轻放,以防茸毛蜡粉脱落或果皮受损。所有盛器具内壁均应平整光滑,用碎纸或布作衬垫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