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鸡的饲养管理目标:

(一)高的产蛋率和种蛋的合格率:

1、产蛋率的影响因素:遗传和饲养管理;

2、种蛋合格率的影响因素:⑴蛋重; ⑵蛋形;⑶蛋壳质量; ⑷蛋表面的清洁程度;⑸蛋的内部品质(异物、气室、系带)。

3、提高种蛋合格率的措施:饲养优良品种;增加拣蛋次数;控制种鸡年龄;减少蛋的破损和污染;注重防疫。

(二)高的种蛋受精率与孵化率:

1、影响种蛋受精率的因素:

(1)种鸡自身因素(精液品质、交配能力);

(2)种鸡的营养;

(3)种鸡的环境条件;

(4)管理因素(饲养密度、种蛋的管理);

(5)繁殖技术(自然交配时的比例、人工授精时的操作技术)。

2、影响孵化率的因素:

(1)种蛋本身的原因(即种蛋质量);

(2)孵化条件(种蛋放置方法、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翻蛋、凉蛋、海拔等) 。

(三)低的死淘率:种鸡的培育成本高,死亡时造成的损失也大。

(四)控制可垂直传播的疾病:白痢、支原体病(慢呼)、大肠杆菌病、减蛋综合症、脑脊髓炎、淋巴细胞白血病。

二、生长期的饲养管理(后备种鸡)

(一)蛋种鸡的饲养方式(略):多用笼养。

(二)饲养密度:依不同的饲养方式而定。

(三)搞好分群管理:种鸡不同组合或品系其遗传特点、生理特点、发育指标有一定的差异,应把大小、强弱不同品系分开饲养。自然交配时,在育成末期(18周龄前后),将公鸡先于母鸡7~10天转入成年鸡舍,然后在晚上将母鸡转入。

(四)搞好卫生防疫:做好环境消毒;做好鸡舍的消毒;做好带鸡消毒;做好消毒药的更换。

(五)光照管理:

密闭式鸡舍

周龄

0~3

4~19

20

21

22

23

光照时间

24

8~9

10

11

12

周龄

24

25

26

27~64

65~72

光照时间

13

14

15

16

17

开放式鸡舍

周龄

出雏日期(日/月)

4/5~11/8

12/8~次年3/5

光照时间(h/d)

0~3

24

24

4~7

自然光照

自然光照

8~19

自然光照

按日照最长时间恒定

20~64

每周增加1h,直到16h

每周增加1h,直到16h

65~72

17

17

(六)选择淘汰:

1、母鸡的选择(可与转群相结合):第一次为6周龄前后,第二次在18周龄前后。淘汰畸形,伤残,病弱,毛色杂,体重过大过小个体。

2、公鸡的选择:分三次进行,前两次与母鸡一样,但对毛色和体格要求高。第三次在配种前或人工授精的训练期间进行,选择第二性征优秀、精液品质好的公鸡。

(七)提高整齐度:公母鸡的体重要求每周均应在标准体重±10%的范围内,且整齐度均应在80%以上。

三、产蛋期饲养管理

(一)适时转群与合群:转群时间应安排在18~19周龄。平养时在产蛋前2~3周合群。

(二)保证营养的供应:母鸡的营养要求:

产蛋率(%)

粗蛋白(%)

蛋能比(g/MJ)

Ca(%)

大于80

16.5

14

3.5

80~65

15

13

3.6

小于65

14

12

3.7

(三)日粮的配制要求:应减少动物性饲料原料的使用量,以减少被病菌污染的机会,日粮中也要控制棉仁粕及菜籽粕的用量,防止毒素超标,影响种蛋质量。

(四)确保种蛋的质量:加强种鸡的饲养管理;加强种蛋的管理。

(五)合适的公母比例:平养时:轻型蛋种鸡1:12~15;中型蛋种鸡1:10~12。笼养时:留种比例为1:0~30使用比例为1:35~40

(六)控制开产日龄:控制在21~22周龄开产

(七)强化免疫:除执行蛋鸡正常的免疫程序外,为提高后代的母源抗体水平,开产前必须免疫ND-IB-EDS-76油苗及IBD油苗,必要时还要免疫AE,且产蛋后每隔3个月要重新再免疫ND及IBD,并做好消毒工作。

(八)白痢净化:阳性率不可大于0.5%。可用血清学试验进行监测。在12周龄、18周龄及开产后每隔10~15周重复进行一次,淘汰阳性个体。同时做好其它垂直传播疾病的净化工作。

五、种公鸡的饲养管理

(一)加强种公鸡的营养:种公鸡对ME及粗蛋白比母鸡低,ME为10.87~12.13MJ/kg,粗蛋白为12~14%,配种期间另外添加精AA、VA、VD、VE及VB12可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及初生雏的健雏率。

(二)防止种公鸡的损伤,促进适当运动:种公鸡尽量单笼饲养。

(三)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温度20~25℃,光照时间12~14h,光照强度10Lx;

(四)定期检查精液品质:及时淘汰及时补充;

(五)合理使用种公鸡:1~2d采精一次;

(六)定期检查体重:防止过肥过瘦,且任何时间都不能出现体重减轻现象。

(七)种公鸡的特殊处理:剪冠、断喙(平养和笼养时公鸡有区别)、断趾。

六:提高种蛋合格率的措施:

1、品种 2、增加拣蛋次数 3、年龄

4、减少种蛋的破损和污染 5、注重防疫

七、强制换羽

(一)概念:采用人为强制性方法给鸡群造成突然的强烈的应激,导致其新陈代谢紊乱而后停产换羽。自然换羽时间为2~4个月。

(二)意义:

1、节省饲料及培育新鸡的费用;

2、改善蛋壳品质;

3、延长种鸡的利用期;

4、选择优良种鸡。

(三)换羽前的准备:

1、鸡群的调整:能够用于强制换羽的鸡群应是正常产蛋9~11个月的健康鸡,产蛋率正常下降至70%左右,换羽前将病弱残鸡及正在换羽和已经换羽的个体鸡挑出。

2、实施前一周,进行ND的免疫。

3、抽测50只左右的鸡的体重并做好标记,以做为参考标准。

(四)方法:

1、饥饿法:

(1)停料停水期:开始的前3d停料又停水(气温超过30℃时每天供水1h),光照6~7h;

(2)停料限水期:从4~12d停料,每天提供两次饮水每次0.5h,光照6~7h,并从第8d开始监测体重的变化情况,当与断料前相比下降25%左右时,进入恢复期;

(3)恢复期:此期的前两周用育成料,另外补充复合V及微量元素,接下来的两周用预产料,然后用产蛋料,恢复期的第1天喂料量为20g/d·只,以后递增15g/d·只,1周后自由采食,别饲期间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光照从恢复期开始逐渐增加,约经6周增加至16h稳定。

这样经3~4周即可开始产蛋,第6周产蛋率可达50%以上。

2、化学法:采用高锌日粮(抑制鸡的食欲中枢),在产蛋期饲料中添加2.5%的ZnO或3%的ZnSO4,连用5~7d,即完全停产,当体重下降25~30%时换为产蛋料,期间不限水,第1周自然光照,第2周渐增,至第5~6周时达16h。

也有用高碘(0.5~0.7%)、低Ca()、低NaCl()日粮的方法。

3、生物法:每只鸡注射或拌料20mg孕酮,2~4d内可停产,7~12d换羽,3~4周产蛋恢复,也可用睾酮、氯地孕酮、促卵泡素,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此法由于会干扰鸡的内分泌,故很少使用。

4、综合法:前2~3d停料停水,第4d开始给水,自由采食含锌2%的饲料,连喂7d,光照均为8h或自然光照,一般到10d后全部停产,从第11d开始自由采食正常蛋鸡料,恢复16h的光照,约经20d左右即可开产。此法换羽快,休产期短,恢复产蛋快,但换羽不彻底,产蛋下降快。

(五)换羽期间的注意事项:

1、严密监测体重变化。

2、严格挑选鸡群:病、弱、残、公鸡及已换和正在换羽的鸡应挑出不进行。

3、选择合适的换羽时间:秋冬之交。

4、监测鸡群的死亡情况:正常时第1周死亡率应小于1%,第2周应小于1.5%,前5周应小于2.5%,8周死亡率应小于3%。

5、恢复喂料时应缓慢递增,否则易引起暴食而死亡。

6、监测产蛋情况:从开始停料至产蛋恢复至50%的时间应为50~60d,过早到达说明换羽不完全,过晚说明恢复期过慢。

7、平养时应提前把垫料全部清除干净,防止鸡群因饥饿啄食而引起消化道疾病。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