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育儿心得

——城阳区第三实验小学2.2班魏来家长

7月下旬,国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八零后家长我们见证了中国教育发展成就,我们是国家教育红利的受益者;如今国家提出“双减”政策,对于本次教育改革,我们坚决拥护。首先,从国家层面上提出学校是教育的主体,提高教学管控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其次,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逐步降低校外培训热度,减轻家庭教育支出。

国家提出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家长有喜有忧。那么我们如何面对“双减”政策呢?如何响应“双减”政策,顺势而为,教育好孩子呢?今天和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我的育子心得。

一、调整心态,消除内心焦虑

“孩子学习不好,上不了高中,考不上名牌大学,人生就荒废了。”“读技校,学一门手艺,做蓝领工人,以后没有出路。”家长的焦虑确实反映出大众对当今社会分工的偏见,将焦虑映射到孩子身上,超前教育,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已经把孩子当成学习的机器。而这种教育方式会产生两种后果: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短期内有所提高;二是灌输式的教育,把知识一下子灌输给孩子,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长久下去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没有思想的机器人,扼杀孩子的创造力。高考就像一座独木桥,众多学生挤着过桥,考上“985”、“211”名校,踏上人生新的起点,但高考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通过其他途径,孩子们也会达到成功的彼岸。我们爱孩子,喜欢他们的聪明伶俐,感谢他们给家庭带来的无尽快乐;同时,我们也要调整心态,学会接受孩子的缺点和不足,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教育引导孩子。

二、陪伴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

“双减”工作,减轻学生的课余负担,不代表减少父母的责任,相反,它更考验父母的担当。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一旦错过就找不回来,过去的童年和逝去的时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性格不同,爱好不同,帮助每个宝贝找到自己的亮点,努力让他发光发亮,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更多的陪伴。闲暇时间,我陪伴孩子学习英语,和他一起打球、一起游泳,接送他上辅导班。慢慢的我发现,孩子的兴趣不在于此,他对植物认知超过同龄人,喜欢花花草草。最初,对于他的爱好我不太理解,一个小男孩怎么会喜欢草木花卉,以为他是三分钟的热血,过些天就会忘记这事。每当过路花店的时候,他都会拉着我进去,一本正经的选起花来,还会告诉我不少养花的小窍门;去公园散步,遇到各种植物,他总会停下来,拉着我的手“爸爸,这是什么花啊,你给我查查”,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渐渐的我认同了他的爱好,陪他一起看植物百科全书,带他去世博园,让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自已喜欢的东西。我没想过把孩子培养成植物学家,也没想过他是否会将这个爱好当成人生追求,只想做他的兴趣合伙人,陪伴他快乐的成长。

三、与老师携手,共同助力孩子成长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教育主体重回校园。家长作为最了解孩子的人,需要与老师携手,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专注力,以及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共同助力孩子的成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发挥出“1 1>2”的效果,使孩子可以高效的、充分的利用在校学习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做到“双减”不减质量、不降成绩。

以上是我对“双减”政策的理解以及在教育孩子过程的一些心得体会。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离不开家长的陪伴,让我们做一个有担当的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成就孩子美好的未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