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图 洞庭海大 章正鑫
端午过后,黄颡鱼价格下跌
2016年-2017年初,黄颡鱼成鱼价格持续走高,养殖户的积极性持续高涨,很多养殖户就开始预测下半年鱼价会出现下滑。果不其然,今年端午节过后,湖南地区黄颡鱼成鱼价格在短时间内从最高12.5元/斤降到了9元/斤,下降的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另大多数养殖户都措手不及。另一方面,由于今年的黄颡鱼养殖面积增加和水花放养密度增加,很多从业者预测2018年黄颡鱼价格也不会太好,效益不好的养殖户将会被淘汰,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这个关键的交叉路口,是转养四大家鱼还是其它特种水产品,是坚持养殖黄颡鱼还是改行上岸,您会如何选择呢?
笔者认为,保持良好心态理性看待鱼价,优化养殖模式并提高养殖技术,黄颡鱼养殖仍然大有作为。
绿皮 理性看待鱼价
虽然今年鱼价下滑厉害,但是最终保持住9元/斤,如果养殖一斤黄颡鱼的成本是7块钱,那么仍然有2元/斤的利润空间。实际上很多选择自己孵苗的养殖户养一斤黄颡鱼的成本还不到6块钱,这样的利润空间是很多养殖品种达不到的。
绿皮 优化养殖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湖南地区黄颡鱼成鱼平均亩产在1500斤左右,技术较好的养殖户可以做到每亩2000斤以上,按照现在鱼价行情每斤利润2-3元,每亩可以赚到4000-6000元。但如果优化养殖模式后产量可以达到每亩2500斤,那么同样的鱼价每亩就可以赚到5000-7500元。实际上2500斤的亩产并不算高,邻近的湖北黄颡鱼亩产早已经突破了3000斤,气候条件相近的江浙地区亩产高达4000斤以上。
优化养殖模式,提高产量
那么如何优化养殖模式,笔者梳理出两种方案供大家参考。目前很多养殖户的模式为每年年底左右投放规格30-40尾/斤的寸苗,密度为13000尾/亩,第二年端午开始分批买鱼,7-8月份即可干塘,这种模式的产量在1500斤/亩左右,其特点是养殖周期短,产量低。以这个养殖模式为基础,优化后即可提高亩产量。
第一种优化方案
需要有苗种池来配套
苗池面积约为成鱼池塘1/3大小,在年初时候选择300尾/斤的苗种放在苗种池进行标粗,成鱼池塘的放养时间、规格和密度保持基本的模式不变。等5-7月份左右成鱼塘达到上市规格,卖掉一部分后再将苗种转入大塘,到年底可以干塘,这样相当于一年养两批鱼,可以实现产量翻翻,而且单批鱼存塘的密度不大,风险较低。(详情见表1)
第二种优化方案
比较简单粗暴
直接在大塘放苗的时候提高放养密度,将密度提高到18000-20000尾/亩左右,按照平均1.6两上市规格,即可达到2500斤/亩的产量。这种模式虽然存塘密度大,风险相对较高,但是操作简单。(详情见表2)
行情低迷,利润不减反增,有诀窍
上述两种方案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养殖本身就是一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无论是增加批次还是加大密度,对鱼成活率的管理,以及生长速度的控制所需要的配套条件,都与低产量模式不同。如何保证较高的成活率,同时让鱼快速生长,这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众所周知,饲料成本占养殖环节总成本的70%,所以选择优质高档的饲料在高产模式下显得尤为关键。
湖南洞庭海大饲料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的水产特种饲料生产厂家,2016年底已经开始布局建设模式户,就提高亩产的养殖模式进行了探究和实践,下面来看看模式户谭国强的具体表现。(详情见表3)
2017谭国强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今年鱼价不高,但是谭老板亩利润不减反增,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总结有以下因素:
1.提高放养密度,将放苗量从第一年的15000尾/亩增加到了18000尾/亩,亩产量也从2000斤增加到了2500斤。
2.优化饲料档次结构,使用42蛋白高档次饲料9510搭配40蛋白9511使用,在养殖前期保证了鱼的快速生长,降低饵料系数,使养殖成本更低。
3.全程使用海联科产品调节水质和鱼体体质,提高了养殖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