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李小华

近年来,地处湘南的安仁县在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中,大胆创新五个“盯着干”机制,用政策浇水、服务施肥、倾情培育,种好就业帮扶车间“摇钱树”,让广大百姓群众在“家门口”就尝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红利。

正是凭着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的“五个盯着干”的打铁功夫,补短板,强弱项,壮筋骨,有效助推安仁县就业帮扶车间这棵“摇钱树”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勃发生机,向阳长大,结出了政府满意、企业满意、百姓满意的多赢硕果。

紧盯目标任务合力干

该县是个革命老区县、农业大县、也是个劳务输出大县。该县在2018年底摘掉国扶贫困县帽子后,严格按照“四摘四不摘”要求,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多的新动态、新变化、新情况,坚持把办好就业帮扶车间,方便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大重要任务来抓。科学制定了《安仁县2022年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实施方案》、《2022年“十佳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优秀员工”评选方案》等措施。实行县委常委包乡镇、联系县领导和乡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片到户的责任机制,齐心协力抓好全县就业帮扶车间的创建和运营正常化和长效化,鼓励和引导有实力、有爱心的加工企业进驻乡村创建就业帮扶车间100 家以上。

为确保任务落到实处,该县采取领导包干制、问题清单制、跟踪服务制、群众评议制、考核奖罚制等10大机制,倒“逼”13个乡镇和162个村及100多个后盾单位,拧成一股合力,攥成一个拳头。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情怀,紧盯群众关注的堵点大干;用“利为民谋,事为民办”的担当,抓住群众期盼的实惠苦干;用“千辛万苦,千方百计”的实干,打造就业帮扶车间的增收亮点。仅去年,安仁县就业帮扶车间增至122家,吸纳脱贫户劳力就业4173人,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有力保证。

紧盯标准要求接力干

盯,是一种认真态度,干,是一种行动作风。县人社局、乡村振兴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县产业开发区、县财政局和各乡镇共同参与,负责就业帮扶车间的申报、审核、授牌和补贴申报审核等相关工作。凡是在安仁县境内注册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包含农村专业合作社)在乡(镇)村设立的车间或生产点和乡村生产性个体工商户;企业(不包含农村专业合作社)或个体工商户吸纳农村劳 动力或弱劳动力20 人以上(含脱贫人口或者监测人口5 人以 上),且年稳定用工6个月以上,月均工资不低于1220 元,工资必须由银行按月打卡发放;用工场所安全,安全措施到位;鼓励车间负责人替劳动力购买工伤保险和相应额度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在乡(镇) 村建设、购买或租用厂房、农户闲置房、闲置村小学校或村委会 从事生产加工活动生产,厂房面积在100 平方米以上,至少能提供就业岗位20 个,并带动脱贫人口或监测人口5 人以上稳定务工的,可以申报为厂房式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居家从事生产加工活动的(含脱贫人口或者监测人口5 人以上),可以申报为居家式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并评选选表彰乡村振兴就业帮扶“十佳车间”和“优秀员工”活动,象春风化雨催生出“比、学、赶、超的新热潮。

紧盯落实到位努力干

说一千道一万,关键要靠干。安仁县县人社局联合乡村振兴局、产业开发区、乡镇等广泛宣传“就业帮扶车间”优惠政策,召开县内各类企业座谈会、交流会、协商会100多场次,鼓励企业通过创建“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破解当前园区企业“招工难”等问题;引导乡镇结合实际,主动对接优质项目,协调解决车间选址、筹建、生产等过程中的实际困难问题,为车间项目落地提供“一次办、网上办、帮代办”的最优服务。

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助力度,县财政安排1300万元专项资金,从一次性开办费、带动脱贫人口或监测人口就业稳岗、以工代训等方面给予补贴;县人社局、县农业局等单位唱好配合戏,举办各类技术培训300多期,提升劳动力素质和专业化能力,进一步拓展就业空间,实现就业与用工无缝衔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县委书记王洪灿坚持每个月定期深入各乡镇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现场办公。对政策宣传不到位、车间创建不理想、推送就业不主动的乡镇主要负责人及时进行约谈,有效确保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这棵“摇钱树”健康长大。“园区企业把生产车间办到村里来,我们不出村就可以上班,少的每月可拿3000多元,多的能拿5000多元。”安仁县金紫仙镇新洲村村民陈婕兴奋地告诉说,村里几十名妇女在“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上班,既能赚钱补贴家用,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一举两得。

紧盯动态变化着力干

只有精准掌握事物不断发展的“晴雨表”,才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对此,县里建起了稳就业,防返贫“监测网”,定期和不定期组织乡村振兴局等单位联合行动,对全县已授牌的就业帮扶车间的运营情况进行督查,督查内容主要有,用工情况、用工环境、工资发放情况(农村劳动力由银行按月打卡 发放)、资料整理(工资签字确认表与打卡金额要保持一致)、 乡镇对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监管和扶持等,督查情况纳入乡村 振兴就业帮扶车间补贴申报条件。各乡镇要安排专人加强对乡村振兴就业 帮扶车间日常管理,建立管理台账,对乡村振兴就业帮扶车间生 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到位。

为确保省就业扶贫平台中脱贫劳动力就业信息和就业车间农村劳动力实际用工信息一致,堵塞弄虚作假掺水分的漏洞。在去年底和今年春节期间,县人社局沉入“一线”,着力打好“三张底牌”:一是“摸清”农村劳力有就业愿望的“底”。13个乡镇162个村和79个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带着“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走家串户问卷登记,掌握了全县67000多人在今年的就业愿望;二是“摸准”工业园区100多家企业的用工“底”。掌握了2023年园区企业要新增用工岗位9700多个的信息;三是“摸好”个体商店等自主招工“底”。掌握了1000多家个体户要招人的“底”。心里有了三个“底”,精准施策端出了深化服务、强化责任、细化考核、硬化落实的岗位推荐、匹配“大盘子”。

紧盯产业融合奋力干

就业帮扶车间一头连着产业,一头连着市场。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为了收到兴产业与稳就业融合发展的效益,安仁县委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工业大县,农业强县,商贸物流中心县,乡村振兴示范县”的战略思路。全县掀起了“大干快干产业项目”的大会战热潮,13个乡镇纷纷根据县域产业发展规划,把就业帮扶车间当作做优产业的“试验田”,壮大产业的“孵化器”,在选点布局就业帮扶车间时,都紧紧与“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传统优势、资源优势、品牌优势等相融合,对接奥港澳大湾区把安仁打造成菜篮子基地、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智能制造基地、高端零部件生产基地、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基地等10大产业基地。

县里按照一户一策,因户施策的措施,依托就业帮扶车间,扶持农民发展“中长远”期产业项目近万个,发展“短平快”吹糠见米产业项目3万多个。平背乡“奎源农业公司”以“公司+车间+农户”的模式把种药农户组织起来。建有中药材核心示范基地3万亩,还研发加工出了枳壳花茶、枳壳果脯、枳壳润喉片、枳壳益肺酒等功能性食品畅销市场。目前公司100余农民进车间就业,吸纳4800脱贫户入股,年户平增收1万余元。

五个“盯着干”环环相扣,助推全县就业帮扶车间,由少变多,由弱变强,步入了可持续良性循环发展轨道。这正是:就业车间建村头,致富路上有奔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