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公害鲫鱼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居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肉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 13克、脂肪 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鲫鱼药用价值极高,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鲫鱼分布广泛,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最大体长约30cm,栖息深度为0-20米,无毒,经济型食用鱼类,物美价廉。多产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带,洱海鲫鱼较为出名。鲫鱼是我国淡水养殖中的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是以杂食性为主的鱼类,以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而成为水产养殖业备受关注的养殖品种,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广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递增,养殖规模也在逐渐扩大,而由于环境污染以及管理不到位等多重原因,鲫鱼的患病率逐代提高,产量逐年下降,养殖户为了避免经济损失,增加收益,在养殖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抗生素药剂及促生长激素,造成人食用后引发器官病变,并且危害着新生儿的发育,造成致畸致残,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秩序,还对环境及生态平衡造成影响,因此一种低成本、效果好的无公害鲫鱼养殖方法有待发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变当前鲫鱼养殖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公害鲫鱼养殖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无公害鲫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鱼塘使用前进行彻底清淤,清理淤泥后,使用新的壤土铺设池底10-12厘米厚,暴晒7-9天,注入新水,水中添加二氧化氯、过氧化钙,并在水体中植入益生菌和浮游生物,防止病毒细菌的潜伏,且该消毒剂绿色无毒,该益生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这些益生菌产生的活性物质对细菌、病毒和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刺激鲫鱼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激活T、B淋巴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群体免疫力,能合成维生素B1、B2、B6、烟酸等多种B族维生素,提高鲫鱼体内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数量分别为1×10^3cfu/ml、3×10^4cfu/ml;
(2)将上浮2-3天的鲫鱼苗种用浸泡液浸泡5-10分钟,不仅对病毒和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还增强了鲫鱼内脏各个部位的抵抗力,尤其是肝肺功能,该浸泡液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黄芩13-17份、柴胡11-14份、山药10-13份、三七10-12份、板蓝根9-11份、甘草9-11份、茜草8-10份、大蓟7-9份、小蓟6-8份、蟾酥4-6份、刺猬皮3-5份、土鳖虫2-4份;
(3)浸泡处理后,将鱼苗转入鱼塘,使鱼苗密度4000-5000尾/亩,前1-2天不投喂饲料,让鱼苗吃培育塘内浮游生物,之后使用抗病饲料喂养鲫鱼,该抗病饲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麦麸30-35份、豆渣25-30份、酒糟23-26份、鹅菜21-25份、黑麦草20-22份、虾皮15-17份、鸡蛋壳14-16份、菜叶果皮12-15份、紫穗槐5-8份、碱蓬4-6份、马齿苋3.5-4.5份、紫苏2.5-3.0份、桔梗2.2-2.4份、白术1.8-1.9份、大黄1.5-1.7份、黄柏1.4-1.5份、黄芩1.3-1.5份、柴胡1.2-1.4份、槐花1.1-1.3份,食盐1-2份、菜籽油2-3份、诱食剂1-1.5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药液的制备方法为:
(1)将所述重量份的黄芩、柴胡、山药、三七、板蓝根、甘草、茜草、大蓟、小蓟粉碎至至120-150目的粉末状,将粉末混合均匀后投入到提取罐中,加入900-1000倍体积的水,在300-400转速下搅拌30-50分钟,得到搅拌液;
(2)将所述重量份的蟾酥、刺猬皮、土鳖虫粉粹至80-100目,加入700-800倍体积的水小火熬制2-3小时,得到熬制液;
(3)将搅拌液和熬制液混合均匀,加热至100℃,提取10-12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在40-50℃下减压浓缩至原来体积的50-60%,得到浓缩液,经过紫外线杀菌即得所述浸泡液。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诱食剂是有以下成分:黄豆、玉米粒、木香、白薯、小麦粒、芝麻、麸皮,按照6:5:4:3:2:1:1的比例组成的,其制作步骤为:
(1)将黄豆、玉米粒、木香、小麦粒、芝麻、麦麸分别炒出香味后冷却,磨成粉末;
(2)将白薯洗净,切成条,用微波炉烤干,至含水量为20-25%为止,研磨成糊状;
(3)将上述粉末与白薯糊混合均匀即得所述诱食剂,该诱食剂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使鲫鱼摄食量增加,有显著的诱食和促生长效果,并且大大缩短了摄食时间,防止饲料腐败变质,引起病毒细菌繁殖,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增加养殖效益。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鱼塘中二氧化氯浓度为1-2ppm,过氧化钙用量为10-15千克/亩,防止水质老化,抑制病毒、细菌、寄生虫及对鲫鱼有害的其他生物生长繁殖。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浸泡液在定期在鱼塘中使用,平均每亩鱼塘用量为20-30千克,时间间隔为30-40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从改变鱼塘养殖环境及饲喂饲料出发,将鲫鱼的生长环境保持在平衡健康的状态,防止水质老化,抑制病毒、细菌、寄生虫及对鲫鱼有害的其他生物生长繁殖,增强鲫鱼的免疫能力,能够抵抗流行病的感染,本发明改进了传统饲料,在饲料中添加低成本的成分,并能够起到促生长强体质的作用,将鲫鱼产量提高了23.2%,死亡率降低至1.35%,饲养得到的鲫鱼天然无公害,有利于良种的繁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无公害鲫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鱼塘使用前进行彻底清淤,清理淤泥后,使用新的壤土铺设池底10-12厘米厚,暴晒7天,注入新水,水中添加二氧化氯、过氧化钙,并在水体中植入益生菌和浮游生物,防止病毒细菌的潜伏,且该消毒剂绿色无毒,该益生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这些益生菌产生的活性物质对细菌、病毒和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刺激鲫鱼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激活T、B淋巴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群体免疫力,能合成维生素B1、B2、B6、烟酸等多种B族维生素,提高鲫鱼体内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数量分别为1×10^3cfu/ml、3×10^4cfu/ml;
(2)将上浮2天的鲫鱼苗种用浸泡液浸泡5分钟,不仅对病毒和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还增强了鲫鱼内脏各个部位的抵抗力,尤其是肝肺功能,该浸泡液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黄芩13份、柴胡11份、山药10份、三七10份、板蓝根9份、甘草9份、茜草8份、大蓟7份、小蓟6份、蟾酥4份、刺猬皮3份、土鳖虫2份;
(3)浸泡处理后,将鱼苗转入鱼塘,使鱼苗密度4000尾/亩,前1天不投喂饲料,让鱼苗吃培育塘内浮游生物,之后使用抗病饲料喂养鲫鱼,该抗病饲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麦麸30份、豆渣25份、酒糟23份、鹅菜21份、黑麦草22份、虾皮15份、鸡蛋壳14份、菜叶果皮12份、紫穗槐5份、碱蓬4份、马齿苋3.5份、紫苏2.5份、桔梗2.2份、白术1.8份、大黄1.5份、黄柏1.4份、黄芩1.3份、柴胡1.2份、槐花1.1份,食盐1份、菜籽油2份、诱食剂1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药液的制备方法为:
(1)将所述重量份的黄芩、柴胡、山药、三七、板蓝根、甘草、茜草、大蓟、小蓟粉碎至至120目的粉末状,将粉末混合均匀后投入到提取罐中,加入900倍体积的水,在300转速下搅拌30分钟,得到搅拌液;
(2)将所述重量份的蟾酥、刺猬皮、土鳖虫粉粹至80目,加入700倍体积的水小火熬制2小时,得到熬制液;
(3)将搅拌液和熬制液混合均匀,加热至100℃,提取10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在40℃下减压浓缩至原来体积的50%,得到浓缩液,经过紫外线杀菌即得所述浸泡液。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诱食剂是有以下成分:黄豆、玉米粒、木香、白薯、小麦粒、芝麻、麸皮,按照6:5:4:3:2:1:1的比例组成的,其制作步骤为:
(1)将黄豆、玉米粒、木香、小麦粒、芝麻、麦麸分别炒出香味后冷却,磨成粉末;
(2)将白薯洗净,切成条,用微波炉烤干,至含水量为20%为止,研磨成糊状;
(3)将上述粉末与白薯糊混合均匀即得所述诱食剂,该诱食剂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使鲫鱼摄食量增加,有显著的诱食和促生长效果,并且大大缩短了摄食时间,防止饲料腐败变质,引起病毒细菌繁殖,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增加养殖效益。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鱼塘中二氧化氯浓度为1ppm,过氧化钙用量为10千克/亩,防止水质老化,抑制病毒、细菌、寄生虫及对鲫鱼有害的其他生物生长繁殖。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浸泡液在定期在鱼塘中使用,平均每亩鱼塘用量为20千克,时间间隔为30天。
实施例2
一种无公害鲫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鱼塘使用前进行彻底清淤,清理淤泥后,使用新的壤土铺设池底10-12厘米厚,暴晒8天,注入新水,水中添加二氧化氯、过氧化钙,并在水体中植入益生菌和浮游生物,防止病毒细菌的潜伏,且该消毒剂绿色无毒,该益生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这些益生菌产生的活性物质对细菌、病毒和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刺激鲫鱼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激活T、B淋巴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群体免疫力,能合成维生素B1、B2、B6、烟酸等多种B族维生素,提高鲫鱼体内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数量分别为1×10^3cfu/ml、3×10^4cfu/ml;
(2)将上浮2天的鲫鱼苗种用浸泡液浸泡8分钟,不仅对病毒和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还增强了鲫鱼内脏各个部位的抵抗力,尤其是肝肺功能,该浸泡液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黄芩15份、柴胡12份、山药12份、三七11份、板蓝根10份、甘草10份、茜草9份、大蓟8份、小蓟7份、蟾酥5份、刺猬皮4份、土鳖虫3份;
(3)浸泡处理后,将鱼苗转入鱼塘,使鱼苗密度4500尾/亩,前1天不投喂饲料,让鱼苗吃培育塘内浮游生物,之后使用抗病饲料喂养鲫鱼,该抗病饲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麦麸32份、豆渣28份、酒糟24份、鹅菜23份、黑麦草21份、虾皮16份、鸡蛋壳15份、菜叶果皮13份、紫穗槐6份、碱蓬5份、马齿苋4.0份、紫苏2.8份、桔梗2.3份、白术1.85份、大黄1.6份、黄柏1.45份、黄芩1.4份、柴胡1.3份、槐花1.2份,食盐1.5份、菜籽油2.5份、诱食剂1.3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药液的制备方法为:
(1)将所述重量份的黄芩、柴胡、山药、三七、板蓝根、甘草、茜草、大蓟、小蓟粉碎至至130目的粉末状,将粉末混合均匀后投入到提取罐中,加入950倍体积的水,在350转速下搅拌40分钟,得到搅拌液;
(2)将所述重量份的蟾酥、刺猬皮、土鳖虫粉粹至90目,加入750倍体积的水小火熬制2.5小时,得到熬制液;
(3)将搅拌液和熬制液混合均匀,加热至100℃,提取11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在45℃下减压浓缩至原来体积的55%,得到浓缩液,经过紫外线杀菌即得所述浸泡液。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诱食剂是有以下成分:黄豆、玉米粒、木香、白薯、小麦粒、芝麻、麸皮,按照6:5:4:3:2:1:1的比例组成的,其制作步骤为:
(1)将黄豆、玉米粒、木香、小麦粒、芝麻、麦麸分别炒出香味后冷却,磨成粉末;
(2)将白薯洗净,切成条,用微波炉烤干,至含水量为22%为止,研磨成糊状;
(3)将上述粉末与白薯糊混合均匀即得所述诱食剂,该诱食剂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使鲫鱼摄食量增加,有显著的诱食和促生长效果,并且大大缩短了摄食时间,防止饲料腐败变质,引起病毒细菌繁殖,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增加养殖效益。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鱼塘中二氧化氯浓度为1.5ppm,过氧化钙用量为12千克/亩,防止水质老化,抑制病毒、细菌、寄生虫及对鲫鱼有害的其他生物生长繁殖。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浸泡液在定期在鱼塘中使用,平均每亩鱼塘用量为25千克,时间间隔为35天。
实施例3
一种无公害鲫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鱼塘使用前进行彻底清淤,清理淤泥后,使用新的壤土铺设池底10-12厘米厚,暴晒9天,注入新水,水中添加二氧化氯、过氧化钙,并在水体中植入益生菌和浮游生物,防止病毒细菌的潜伏,且该消毒剂绿色无毒,该益生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这些益生菌产生的活性物质对细菌、病毒和内源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刺激鲫鱼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激活T、B淋巴细胞,提高免疫球蛋白和抗体水平,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群体免疫力,能合成维生素B1、B2、B6、烟酸等多种B族维生素,提高鲫鱼体内干扰素和巨噬细胞的活性,数量分别为1×10^3cfu/ml、3×10^4cfu/ml;
(2)将上浮3天的鲫鱼苗种用浸泡液浸泡10分钟,不仅对病毒和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还增强了鲫鱼内脏各个部位的抵抗力,尤其是肝肺功能,该浸泡液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黄芩17份、柴胡14份、山药13份、三七12份、板蓝根11份、甘草11份、茜草10份、大蓟9份、小蓟8份、蟾酥6份、刺猬皮5份、土鳖虫4份;
(3)浸泡处理后,将鱼苗转入鱼塘,使鱼苗密度5000尾/亩,前2天不投喂饲料,让鱼苗吃培育塘内浮游生物,之后使用抗病饲料喂养鲫鱼,该抗病饲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组成:麦麸35份、豆渣30份、酒糟26份、鹅菜25份、黑麦草22份、虾皮17份、鸡蛋壳16份、菜叶果皮15份、紫穗槐8份、碱蓬6份、马齿苋4.5份、紫苏3.0份、桔梗2.4份、白术1.9份、大黄1.7份、黄柏1.5份、黄芩1.5份、柴胡1.4份、槐花1.3份,食盐2份、菜籽油3份、诱食剂1.5份。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中药液的制备方法为:
(1)将所述重量份的黄芩、柴胡、山药、三七、板蓝根、甘草、茜草、大蓟、小蓟粉碎至至150目的粉末状,将粉末混合均匀后投入到提取罐中,加入1000倍体积的水,在400转速下搅拌50分钟,得到搅拌液;
(2)将所述重量份的蟾酥、刺猬皮、土鳖虫粉粹至100目,加入800倍体积的水小火熬制3小时,得到熬制液;
(3)将搅拌液和熬制液混合均匀,加热至100℃,提取12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在50℃下减压浓缩至原来体积的60%,得到浓缩液,经过紫外线杀菌即得所述浸泡液。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诱食剂是有以下成分:黄豆、玉米粒、木香、白薯、小麦粒、芝麻、麸皮,按照6:5:4:3:2:1:1的比例组成的,其制作步骤为:
(1)将黄豆、玉米粒、木香、小麦粒、芝麻、麦麸分别炒出香味后冷却,磨成粉末;
(2)将白薯洗净,切成条,用微波炉烤干,至含水量为25%为止,研磨成糊状;
(3)将上述粉末与白薯糊混合均匀即得所述诱食剂,该诱食剂提高了饲料的适口性,使鲫鱼摄食量增加,有显著的诱食和促生长效果,并且大大缩短了摄食时间,防止饲料腐败变质,引起病毒细菌繁殖,降低发病率,减少死亡率,增加养殖效益。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鱼塘中二氧化氯浓度为2ppm,过氧化钙用量为15千克/亩,防止水质老化,抑制病毒、细菌、寄生虫及对鲫鱼有害的其他生物生长繁殖。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浸泡液在定期在鱼塘中使用,平均每亩鱼塘用量为30千克,时间间隔为40天。
对照试验
对照试验在蚌埠市渔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鲫鱼养殖基地进行,将同一批鲫鱼鱼苗20000条均分为4组,前三组使用实施例的方法养殖,而第四组作为对照组,使用现有养殖技术养殖,无关变量保持一致,将试验结果统计后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本发明得到的鲫鱼不含激素和抗生素,对人体没有损害,并且鱼苗死亡率降低至1.35%,极大的节约了成本,成鱼率达到98.5,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损失,收入提高26.8%,由此可见本发明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