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县南依秦岭,北濒渭水,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了周至猕猴桃细腻多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使周至县成为世界公认的猕猴桃最佳优生区和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周至县大力实施猕猴桃产业“九大提升工程”,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了主辅产品层次分明、果肉色彩各异、早中晚熟合理搭配的多样化猕猴桃品种布局,年产鲜果55万吨,年产值突破60亿元,果区人均收入突破1.6万元,小小猕猴桃已成为周至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的“金蛋蛋”,猕猴桃已发展成为周至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特色主导产业。

致富种植杨桃图片_致富种植杨桃视频_种植杨桃致富

硕果累累的周至猕猴桃

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发展

一是坚持标准化种植,打造高品质形象。实施品质升级工程,严格技术标准,出台《推动周至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八项措施》,制定《周至县猕猴桃鲜果等级标准》《周至县猕猴桃贮藏技术规范》,优果率达90%以上。实施“优品种、提品质、做品牌”战略,建立“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经营机制,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及产业园31家,果业产业化联合体9家,形成了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标准化猕猴桃生产集聚地。大力实施全产业链“九大提升工程”,率先实施猕猴桃规模化“订单农业”,擦亮做强“周至猕猴桃 鲜甜自有道”“终南山下 道地好果”区域公用品牌。

二是坚持产业化发展,强化高科技支撑。完善核心产业带“两轴两心七区”的空间布局,促进全域“农业设施+农村基础”相互完善,大力推进道路、水利、冷藏库等基础设施和加工厂、仓储等附属设施建设,累计修建猕猴桃贮藏库2680座,年贮藏能力35万吨,实现了猕猴桃鲜果错峰销售。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和猕猴桃科技人才培养,拥有陕西省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猕猴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科研及转化机构10所、职业农民3700余人,实现猕猴桃新技术、新品种的就地转化应用。建成深加工企业26家,年加工果干、果膏、果酒、果酱、饮品、冻果等各类产品15万吨,产值达18亿元。

三是坚持市场化引领,实现高效益销售。举办“猕猴桃主题年会”“猕猴桃电商艺术节”等活动,组织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经营企业与国内外客商积极对接,2个京东云仓、32个天猫优品服务站相继落户周至,电商体验中心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投入运营。拥有猕猴桃鲜果销售龙头企业50余家、电商382家、微商1万余个,培育发展猕猴桃出口企业12家。在北京、上海、沈阳、福州等大中城市开办直营店20余家,猕猴桃鲜果以及深加工产品远销中东、西班牙、俄罗斯等地区,年出口量1.6万余吨,实现创汇1.5亿余元,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聚焦发展目标,走稳致富之路

下一步,周至县将把猕猴桃产业作为“一号工程”,按照“优布局、调结构、提品质、增效益”的总体思路,坚持“优化品种、提升品质、做强品牌”三措并举,大力实施“九大提升工程”,打造全国农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周至样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集中资源强品牌。依托猕猴桃优势特色产业科研机构技术支撑、产业规模及区位地理优势,支持猕猴桃产业技术标准制定、新优品种研发推广、冷链物流改造提升、贮藏后熟“即食”技术等基础研究,建立果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优果优价,提升产品附加值。着力打造“周多福”等商业品牌,创新开展年事活动,加大宣传营销推介,讲好周至猕猴桃故事,不断提升周至猕猴桃国内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二是强链升级补短板。加快创建现代化国家级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择优引进企业主体,建设集现代猕猴桃生态观光采摘示范园、农产品精深加工园等产业业态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园区,打造年产值超100亿元的国家级周至猕猴桃产业集群。积极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引导支持县域内龙头企业技术、设备更新换代,建设智能化、现代化生产车间,做到全产业链无缝链接。

三是融合发展惠民生。大力实施“农业+”战略,建立龙头企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实现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深度融合、成果共享。依托周山至水生态人文优势,深挖猕猴桃种植历史、产品特色、营养价值、文化内涵,大力发展猕猴桃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探索发展形成“赏花、纳凉、采摘、康养”等农旅体验模式,实现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制作:周至网信办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