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方泥鳅的养殖技术和方法

加深水位到1.5-2米就可以了。只要冰层不冻到底,泥鳅就不会被冻死。平时多注意破冰打洞,可以让水里有充足的氧气。如果下雪了,最好能把雪及时清理了,这样不会影响光合作用。

泥鳅冬眠一般会整体钻入水底的淤泥之中,这样温度相对来说就会高一些,可以让泥鳅在寒冷的冬季生存下来。不过,若泥鳅在冬季无法顺利找到过冬的场所,那么它们就可能被冻死。

2. 北方泥鳅鱼的养殖技术

以下三种在北方好养,1、金鱼类,金鱼在新疆,北疆,室外水深1.5米以上,是可以安全越冬的。室内,无加温装置时,可以养殖并安全越冬。

2、红白长尾鲫、五花长尾鲫,天津换新水产良种场培育出的观赏鱼品种,耐低温,可在北方无加温装置安全越冬。

3、锦鲤幼鱼(成鱼太大,不适合家庭鱼缸养殖),可适应低温生活,在北方家庭鱼缸内可以安全越冬。

3. 无土泥鳅养殖技术方法

1、泥鳅无土养殖,是用多孔塑料泡沫或木块、水草等非泥土物质,提供一个可给泥鳅钻入洞孔隐蔽的栖息空间。

2、北方加深水位到1.5-2米就可以了。只要冰层不冻到底,泥鳅就不会被冻死。平时多注意破冰打洞,可以让水里有充足的氧气。如果下雪了,最好能把雪及时清理了,这样不会影响光合作用。

3、传统的饲养泥鳅方法离不开淤泥环境,现今由于化肥的使用和大量的野外捕获导致野生的泥鳅无法供应市场需求。再加上食品安全问题日趋明显。农业生态养殖成为必然。无泥土养泥鳅,可以不用淤泥。这种方法的立足点既可多层次立体利用水体,又便于捕捞商品鳅。

4. 泥鳅北方地区冬天怎么养

泥鳅冬天同样需要喂食,水温下降后,其活动量较平常少,但同样需要喂食以补充其体力,不至于通过冬天后变瘦,体质下降,待春天水温上升后发病率大大增加。喂食量视泥鳅活动情况和水温而定,中午水温高时投喂。

水质管理在台湾泥鳅养殖的任何一个阶段都非常重要。冬天也不例外,台湾泥鳅因其生长快,平时食量大,当然排泄物也多,冬季同样需要注重水质管理。水质管理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加换新水,每天7-10天可以加换5-10厘米的水位。

5. 泥鳅的养殖技术要怎样养殖最好

泥鳅市场价格稳定,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也比一般的水产养殖高,但是养殖泥鳅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我们在养殖泥鳅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饲养池建造

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面积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

清池消毒 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

1、鳅种放养

每亩投放规格整齐、体表光滑、无病无畸形、300尾/公斤的泥鳅苗种280~300公斤,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在水温10~15℃时,浸泡消毒15~25分钟。

鳅苗孵出3天开始摄食。此时应投喂煮熟研碎的蛋黄或鱼粉悬浮液,一日数次,投喂量以1小时内吃完为限。过2天~3天改投水蚤、轮虫、捣碎的丝蚯蚓或蚕蛹等。经10天左右的培育,鱼苗长到1厘米时即可转入到鱼种池中饲养。

泥鳅是喜温的鱼类,最适宜的水温在25-28度,在这个温度内泥鳅的活跃度高所以摄入的食物多,它就能快速生长。

2、饲料投喂

泥鳅食性杂,水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人工饲养还应投喂蛆虫、蚯蚓、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

二至三龄的泥鳅性成熟,水温在二十五度左右为最佳,四到九月都可以繁殖,五月下旬到六月下旬是盛产期。

3、日常管理

泥鳅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饲养管理,才能获得较高成活率和产量,特别是在当前高温多雨的季节。在暴风雨期间,塘基或田埂单薄处最容易逃鱼,因此,在放养前要将塘基或田埂加固夯实,在雨季要加强巡视,如发现有裂缝处要及时填补。在进排水口要加固栏栅,以防鱼逃逸。同时在暴雨过后,要及时排出内涝水。

6. 北方适合养殖泥鳅吗

不容易缺氧。

1、池塘养殖: 池塘养鳅,一般选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厘米,水深50-60厘米,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积可大可小,以2-3亩为好。池塘应排灌方便,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放养前应进行清塘消毒,其方法和用量与鱼苗池相同。

2、池塘混养 即和其它鱼类混养。如和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鳊鱼等混养。这种养殖方式其选塘、清塘,消毒、放养等和池塘养殖相同。

混养的优点是:不需专门给泥鳅投喂较多饵料,只需给其它鱼类投饵。而鱼类吃不完的饵料和排出的粪便即为泥鳅的食物来源。故这种养殖方式效益高,水面利用价值大,值得大力推广。

3、稻田养殖 我国南方稻区广阔,利用稻田养鳅,既节约水面,又能获得粮食,经济效益显着,是高效农业良好的种养模式。

3.1、稻田选择。养殖泥鳅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为佳。稻田四周要高筑田埂.进排水口要设二道网,以防泥鳅逃逸。

3.2、放养与管理。于早稻或中稻插秧活蔸后放入苗种。一般每亩放养4—5万尾。放鳅前,也要追施有机肥料,以培养水中浮游动植物。

3.3、养鳅稻田要尽量少施农药或不施。即使万一需要使用,也应分批下药,且喷头朝上,不要把药液喷到水面。另外,也不要使用除草剂。双季晚稻栽种时,最好采用免耕法,可避免机械损伤泥鳅。

4、坑塘养殖。

这种养殖方式是利用房前屋后的小型肥水坑塘养鳅。坑塘面积可大可小.十几平方米到四五十平方米均可。一般常规鱼类在这种坑塘中会因有机质过多、溶氧不足而导致缺氧死亡。泥鳅因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而在这种坑塘中生长良好。

刀鳅鱼,体细长,前端稍侧扁,肛门以后扁薄。头长而尖。吻稍长,但不及眼后头长,吻端向前伸出成吻突,其长度约等于眼径。前鼻孔呈管状,位于吻的两侧;后鼻孔圆形,近眼前缘。

眼位于头部的侧上方,表面覆以薄皮,眼下前方有一倒生的小刺,埋于皮内。口下位,口裂几成三角形,口角达眼前缘或稍超过。上下颌具绒毛状齿,呈带状排列。胸鳍小而圆,无腹鳍,背鳍和臀鳍分别与尾鳍相连。背鳍前方有1排各自独立的硬棘,约为31-33枚;臀鳍具棘3枚;尾鳍略尖。体鳞细小,侧线不显著。体背黄褐色,腹部淡黄。

头部从眼上向后有2条淡色线条,沿体背纵伸至尾鳍基。体背、腹侧有许多网状花纹,背鳍、臀鳍与尾鳍的基部网纹更为明显,体侧有30余条褐色垂直条斑。有些个体条斑上端色较深黑,有部分个体近腹侧的条斑之间杂以短斑。背棘基黑褐色,胸鳍淡黄色或灰黄,其余各鳍灰色,臀鳍下缘常饰以白边。

7. 北方泥鳅的养殖技术和方法图片

泥鳅是一种鱼类,在中国南北方都大面积存在,所以南北方都吃泥鳅,泥鳅在淡水鱼类中营养价值更高。具有健脾养胃,祛毒化滞等功效,泥鳅的营养物质能满足人体生长发育需求,能够延缓血管的衰老,使血液流通顺利,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还能促进体弱多病的改善。

8. 北方泥鳅的养殖技术和方法视频

泰国虎鱼胡饲养方法及经验:;

1、鱼缸:首先要选择适当的鱼缸才能让爱虎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因为一般情况下饲喂得当一只8厘米左右的幼年泰国虎经过两年多的饲养基本可以长到40厘米左右,因此应该选择大型鱼缸饲养,基本1.5米*0.6米*0.6米的水族箱就能够满足饲养要求,这样才能让你喜欢的泰国虎更加健康成长。;

2、喂食:泰国虎处于生长期的食量是惊人的,所以喂食多,自然饲料残渣也就多,因此对于泰国虎鱼必须选择足够的过滤系统来完善水质的处理,满足水质调控的需要。很少有人单独一台水族箱仅仅饲养一只泰国虎,泰国虎多与其他大型观赏鱼混养。 ;

3、水质:泰国虎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经过长时间的饲养,在水温26~33度都能很好适应,PH值在5~8.5左右就能满足生长要求,但是对于泰国虎来说,溶氧量必须要满足要求,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随着水温的不断增加需要及时使用增氧设备,创造高溶解氧的水质条件。 ;

4、总结:其实对于泰国虎鱼怎么养的问题是很简单的,只要养好水质,稳定水质,溶氧量达到要求,喂食规律,泰国虎就可以健康的生长!;扩展资料:;饲养经验;1、泰国虎鱼别称南托斯鱼暹罗虎鱼,原产为泰国的溪流和河流中,在婆罗洲、苏门答腊也有分布,幼年的泰国虎鱼的基本体色是白色有黑色条纹的色彩,成年以后白色会逐渐变成黄色,形成老虎一样的花纹,为颇受欢迎的观赏鱼。;2、泰国虎适应水质的能力是比较强的,非一般的鱼类能比,对于水质的温度和酸碱度的要求也是比较宽松的,但是对于水质的溶氧量是比较高的,所以饲主在饲养泰国虎的时候一定要给它溶氧量比较高的水质环境。;3、泰国虎鱼是猎食性鱼类,非常喜欢吃活饵,喂食活饵可以调动它的活动积极性,也比较新鲜干净,同时捕捉活饵的画面,会让饲养者得到一种满足感和欣慰感。;4、活饵一般可以选择喂食泥鳅、小鱼、小虾等等。喂食泥鳅的时候,一定要用大盐泡着,而且泥鳅生命力特别旺盛,所以喂食的时候一定要把它剪成段喂食,以防穿透虎鱼的肠胃。;

5、喂食小鱼的时候,用高锰酸钾或者大盐消消毒,然后用清水饲养几天,期间不给喂食,以免污染水质,保证饲料鱼是健康的。喂虾的时候,一定要去掉虾头虾尾,同样的理由,不能划伤虎鱼的小肠胃。

9. 泥鳅养殖条件方法

一、建池:在房前屋后,庭院周围,选择有水源、避风向阳的地方建池。池子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待干后放进肥泥0~5尺,注入清水1尺,即可放种。

二、放种:池子砌好后,按每平方米放1—15斤计算投放鳅苗。苗可到市场上去购买或自己繁殖、捕捉;不管怎样,都应选择体壮无伤,大小均匀的鳅苗投放,并按三雌一雄的比例搭配。

三、投食:由于泥鳅属杂食性鱼类,所以无论牛粪、米糠,或者麦、蝇蛆都可以作饵料投喂,一般日投三次即可。投喂量一般据采食情况自行确定。

四、施肥: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

五、捕获:要捕获泥鳅,首先要把池水放干,采取捕大留小的办法,以确保池内有一定数量的鳅苗,利于继养和高产。

六、水质管理:有条件的可以保持长流水,无流水的需要定期更换补充新鲜水,保证水中的含氧量。特别是高温天气,必要时可以增加循环喷水花洒设施,以改善含氧量和降温。也可搭建阴棚,来适度降低水温。

10. 北方泥鳅的养殖技术和方法是什么

1、准备工作

家庭养殖泥鳅时,要使用鱼缸作为容器,将其清洗干净,然后在底部铺放一层薄薄的沙壤土,方便打洞,并且还要在水缸中放入小型的增氧设备,以免泥鳅缺氧死亡。

2、食物选择

泥鳅属于杂食性小型鱼类,喜食水蚤、蚯蚓等浮游生物、有时也会摄取藻类和水底腐烂植物,家庭养殖过程中,可以给泥鳅投喂鱼虾、青菜以及动物内脏等。

3、水质管理

养殖泥鳅的过程中,要间隔5-10天换一次水,泥鳅身上的粘液较多,会污染水质,一定要保证水源干净,尤其在夏季高温时节,要每隔3天给泥鳅换一次水。

4、养殖环境

泥鳅喜欢栖息在水生植物下面,室内养殖时,可以在鱼缸中放入水草、浮萍等,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并且泥鳅不耐热,要加强通风,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0摄氏度。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