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重要论述,幼儿园中一日环节都是幼儿的生活,签到也不例外。本文作者例举了三个关注自主签到的案例阐述了如何开展自主签到活动,在进行自主签到的时候应该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幼儿 自主 生活 自主签到
什么是生活?奥德嘉.贾赛特说:“生活就是我们所做以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一切生活都是个人自己的生活,生活的根源和重心是在认识和了解自己,是在观察自己及周围的环境,是在自觉”。这一论断阐明了生活具有“我的”特征。儿童的生活就是儿童实实在在的生活,是儿童当下的生活,是现实具体的生活,是亲身经历过的生活。
儿童生活既是经历也是学习的过程,正如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说的那样,生活和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自主签到是幼儿学校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幼儿一日活动流程中的一部分,其核心是“报到”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环节,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幼儿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案例一:大班“我来啦”
教师经过和孩子们的讨论决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签到。教师为每一个小朋友提供了一个小夹子,做上专属标识,小朋友则自己设计一个姓名牌,每天来园的小朋友在相应的夹子位置上挂上自己的姓名牌,表示“我来啦”。随后由每一组的小朋友轮流统计自己组内小朋友的出席和缺席情况,最后在晨间谈话的点名环节中汇报,汇总本班幼儿的出席和缺席情况。
分析:在这个“我来啦”自主签到活动中,首先教师和小朋友共同商量自主签到的形式,凸显了幼儿的主动性。也正是孩子们自己商量出来的签到方式,基本上每天没有孩子忘记签到,当然小组长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监督和提醒组内的小朋友能按时完成签到;其次在签到活动中,不局限于简单的挂牌“报到”,孩子们还要进行统计,今天谁没来?来了几个?没来的是几个?进行数数、计算和记录,发展了数数、统计和记录的能力;第三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意识,特别是小组长在签到环节中担负重要的职责,负责本组孩子的签到任务,同时也体现了小组内各人员的分工合作。
案例二:中班“我来啦”
教师利用网格做底板,设计了自主签到墙。自主签到的要求是,小朋友来园后先找一张记录纸,记录下今天的心情,有高兴的,不开心的,有生气的,还有难过的……然后找到一旁的带学号的小夹子,夹到指定的地方。晨间谈话环节,教师根据签到情况,一方面统计全班幼儿的出勤情况,另一方面根据孩子们的心情记录及时了解孩子的情绪情感,“今天是不是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请你和小朋友来说一说,看看小朋友能否帮助你”、“今天把你高兴的事情和小朋友来分享一下”。
分析:这是一个基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签到活动,教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活动版的空间,孩子们可以记录孩子的心情,准确的找寻带有自己学号的夹子并夹在指定的地方,孩子们在这个过程认识了数字,还锻炼了手部精细动作的能力。
案例三:大班“我来啦”
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了一张记录表,很简单的一张表格,横列为星期几和日期,竖列为幼儿姓名。大班刚开始时,老师根据发展目标需要设计了“记录名字”的签到内容,帮助孩子学习书写自己的姓名;一段时间后,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了额温枪,将记录姓名改为记录每天的体温;在和老师的交流中,老师们表示等进入五月份将开始学习记录来园的时间,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分析:幼儿的自主签到不是一尘不变的,是动态递进的。在这个自主签到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用心的在不同阶段更换着签到的内容,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将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时光里。
以上罗列了三个真实的“我来啦”的自主签到案例,是孩子们生活中最寻常的一部分,那么作为老师该如何充分运用这个回归于儿童生活的小环节来实现最大化的教育价值呢?
一、倾听孩子的想法,根据孩子的兴趣需求巧妙设计
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中提到“要依据《指南》分析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把握各环节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契机,洞察各环节可能给幼儿带来的活动和经验”。作为教师一方面要看到自主签到这个环节做蕴含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要关照幼儿的真实需求,可以通过与幼儿进行平等式的对话,表征表达等方式听取孩子们喜欢的签到方式及内容,例如:小班孩子在和老师交流的时候,他们最感兴趣的是来园的交通工具,所以在签到的时候教师请小朋友将自己的头像根据来园的交通工具来进行,每次签到的时候孩子们还常常进行交流,“今天我是爸爸用小轿车送我来的”、“今天是奶奶用电瓶车送我来的”……孩子们认识了常见的交通工具。又如:小班的老师考虑到小班孩子年龄小更需要情感的呵护,于是设计了几种问早的方式,如握手、拥抱、击掌,孩子每天可以将自己的头像插在相应的方式中,老师就会和孩子进行相应的问早,孩子的情绪情感得到了满足。
当然老师在设计“自主签到”的时候根据孩子的兴趣融入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建构等发展元素,通过自主签到实现幼儿的多元发展。
二、实时动态的跟进,根据孩子的发展需要提升要求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的兴趣、能力和需求是不断转换的,作为教师应该紧紧跟随孩子的脚步,满足其需要。自主签到也不例外,当孩子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某个模式的签到后会逐渐失去兴趣,那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这个问题和孩子一起来讨论,“我们还可以如何签到呢?”或者“你喜欢进行怎样的签到?”来推进自主签到的进程。在案例三中,我们看到老师们和孩子们讨论了签到的内容从自己的姓名到测量温度到来园时间的记录,层层递进,孩子们的知识经验和自我管理能力在不断提升。又如:中班的老师利用小朋友喜欢搭积木的爱好,在签到时请小朋友选择一块积木在已来小朋友搭建的基础上继续往上搭;过了一段时间,孩子们觉得每人一块积木太少了需要2块积木,老师就顺应了孩子的要求,提供了更多的积木供孩子选择。由此每天都可以看到一个由全班小朋友合作完成的建构作品,有心的老师把建构作品拍摄下来,制成建构作品集,给小朋友们带来了满满的成功感。
无论是在深化自主签到的内容还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签到的习惯,都需要教师的用心和细心,多和孩讨论,倾听孩子的想法,使得自主签到能符合孩子的发展需求。
三、注重签到后交流,根据签到的实际情况适宜指导
签到是一种形式,教师需利用一点时间来交流在签到过程中的事宜,例如:签到过程中获得的收获,遇到的问题,感兴趣的内容,操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等,当然包括一切孩子们自主自发的交流内容。提供交流的机会,第一,能真实地反映孩子们在当下的情况,例如,签到心情墙,老师就能第一时间发现孩子的情绪问题,及时排解孩子的不开心,分享孩子的开心事;第二,能真实地反映孩子们获得的知识,例如:在交通工具的签到过后,孩子们分享了坐汽车上学最快,特别稳当还舒服,乘坐电瓶车也很好,可以看见周边的风景,他们觉得乘坐自行车是最慢的,但是天气好的时候吹着微风感觉也很好,还能随时下来玩一玩;第三,能真实的反映孩子们遇到的问题,例如在进行测温记录的时候,孩子们发现温度测不出,当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孩子们就想出了许多办法,可以请其他小朋友帮着测温,可以测额头,可以测手腕,还有测温的距离还不能太远等等,总结了许多解决的方法,后续还绘制了“测温小提醒”帮助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完成签到任务。
一个小小的自主签到蕴含了许多的教育契机,其实幼儿园的课程就是如此,将孩子的生活与课程内容发生联系,作为教师最大限度的支持孩子的想法和操作,让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发展,实现“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周德藩.2009.9.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回归真实,让幼儿园课程资源更具价值》.韩志辉 张斌.《学前教育》2021.4.P4